情归故里(十)莺音缭绕的上海鲁迅公园(多图)
去年十月寻回故里正好也有大学闺蜜同时回国。来美后我俩只在圣地亚哥见过一面, 那也是十六年前的事了。这次说好要在上海好好聚聚,一起回味豆蔻年华意气风发的美梦及一吐美国奋斗史的酸甜苦辣。离开故乡太长时间了,上海使我们变得既陌生又遥远,我们竟都不知道怎么在上海约会,却又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上海虹口公园。
约定上午十点三十分见面, 我九点五十分就到了。 出国后虹口公园早就更名为《鲁迅公园》了,站在降底金字周恩来题字的“鲁迅纪念馆”牌子底下,看着形形式式、来来往往、 老老少少神态怡然的人群,我这颗游离海外孤独的心立马有一种想要融入家乡风情的直觉,决定哪天我要好好仔细来这里走一朝。
我姐任何时候都要自告奋勇充当我的向导。就在我要回state那个周末,我们置身于热闹非凡,人声鼎沸,莺音缭绕的茫茫人海《鲁迅公园》的欢乐里 。
匆匆的生活人们总有自己的向往和爱好。循着雪山草地激昂高亢的歌声,我们朝着围着水泄不通的人群挤去。这是一个自发产生的,自由组合群众合唱团体。却是个个训练有素,认真极致,人手一谱。但看那手舞足道,神采飞扬的指挥,全身鸡血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我姐很快地站在人群中张开嘴巴就唱开了。《 我和我的祖国》,《月之故乡》,《黄水谣》,《 迎风飘扬的旗》,《 茉莉花》,《望春风》等等,他们唱了很多很多,有男女声高低部齐唱,分声唱,混声合唱。我姐一直不停地从容着我,唱啊,一起唱啊! 我对唱歌一窍不通 ,甚有自知之明哪敢破坏这种和谐的气氛。倒是被这种精神感染的舍不得离开。
我姐和资深指挥王老师交情甚好,趁着休息我给王老师来张写照。
各种戏曲二三成戏,自得其乐。你看与不看,夸与不夸,喜欢与不喜欢都在那里妖娆。
老当益壮亦舞亦歌不输娇情,一曲高山情用尽了老翁舞步踏剔,老童不告诉你多年轻。
吹萨克斯风上海老克拉头势清爽,风度翩翩。籁轻音乐调心滌肺,玄妙升华,灵魂在这里精密过滤,心达气谐。
口琴笛子悠扬,我显我才自娱自乐。
别具一格交响乐团由“舟舟”小朋友指挥。所有唐氏综合征都是显性常染色体畸变,有一张标准家谱脸,他们眼距大,鼻梁塌,脸型平。看看这个有摸有样天才傻子指挥家我最喜欢的德沃夏克被他拔扬的全场振奋,你认为他对音乐有障碍吗?他和舟舟如出一辙神韵让我感慨音乐无界,人人走进,自由徜徉。
指挥也可以是一种舞姿。
能歌善舞,黑衣斑马裤性情中人自然是我的阿姐了。
公园里的老艺人书法和画画描在扇面上的艺术就是江南又一情调了,我买了来送给外国同事。老少同礼,内外无欺,站在我旁边的外国友人也买了几把一个价。相信外国朋友一定是会欣赏中国扇面艺术了,他们手握纸扇拉着老人开心的合影。
一块由大自然随意切割的山石上,精致的鸟笼在歌声鼎飞中静静地竖立着。一身黑丝绒的华袍,雍雅,金光铮亮,鹅黄色的尖啄伸出如打造出的水晶体透亮,圆铮铮的脑袋上两片金灿灿的布衣相嵌在骨溜溜的眼睛后面正显了一幅美画如娇。我说:“哦,好漂亮的鹩哥会说话吧”,主人得意地点点头。无论我怎么引诱,她的小脑袋左甩右晃的摆动着,一幅打量着我这个何方神圣大家闺秀的架势,巧嘴紧闭。主人问她:“你今天为什么不说话啊?”她马上小嘴一蹶“要吃生活了!”(意即挨揍)弄得我们惊讶不异。“小姐真漂亮!”接着在主人的引领下她金口大开,“早饭吃过吗?”,“身体健康”,“恭喜发财”,突然她话峰一转“东方明珠去过伐?”我一时被她逗得哈哈大笑。接着她普通话、英语、唐诗滔滔不绝,她说话语音清晰,语调优美,甜津津的好象她的肚子里装了按纽,无论什么词一触即成,我则被她萌得前仰后翻。
世界文豪广场
穿过公园的世界文豪广场最冷清寂寞的就是鲁迅纪念馆了。采纳了现代江南民居的风格特点,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庭院式建筑。纪念馆收藏有文物、文献资料二十余万件,其中有鲁迅的文稿、诗稿、译稿、书信,以及鲁迅收藏的木刻作品和生活用品等。
在这个深秋的下午,馆内寂静无人。我一个人坐在不大的视听室地上一边边地听着《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心中泛起阵阵漪涟。这首不知道读过几百边的鲁迅的叙事兼抒情的散文诗,此时完全呈现一种新的演绎,字字珠玑,沁人心脾。所谓的枣树、奇异而高空、粉红色的梦想,已不再是不知所云的呓语,而是真真切切的人、事、物了。
垂柳絮影一叶舟,荷塘醉碧影乡情。 万紫千红点睛过,高空掠雁释我怀。
(注:扇面和鲁迅纪念馆照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