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近二年没回家了, 去年底的时候挖空心思费尽周折终于拿到了假期, 临出发前一礼拜父母才知道我的行程。 妈妈在高兴之余嘀咕了一句: “怎么不在家待到过年”——好像这也太不现实了。 总觉得如果辞职, 最高兴的肯定是我父母。
回家最大的事除了吃还是吃, 反正在家人眼里我永远都是标准身材——“ 你一点不胖, 正正好”。 所以和家人团聚是吃, 见亲朋老友是吃, 生日庆祝是吃,逛街无聊之下是吃, 游山玩水之余还是吃。 奇怪的是本来馋的牙痒痒的回家后反而没啥胃口了。
比如油条, 一直心心念念的, 到家第二天早上就去了附近的无铅油条点, 没吃完三口咽不下去了, 油腻腻的全都在喉咙口。 妈妈说可能有时差没休息好; 第二天再去, 还是没吃完半根;换个地方去小菜场吃最原始最“正宗” 的油条, 差点吐了; 后来去了KFC 油条加皮蛋瘦肉粥, 粥喝完了, 小小的一根油条50% 没吃完。 这种状况一直到假期结束还那样。 奇了怪了,而且从此以后一直到现在对油条半点欲望也没有。
当然有好吃的, 贴几张这次回家最喜欢的。
荠菜汤圆:和以前的物理老师出去吃饭, 她儿子开车带我们去了一个远远的,远远的, 太远的———而且那天还下雨!饭店, 特意为了吃荠菜汤圆, 好吃呀, 怎么好吃就不说了, 否则口水哗啦啦:-), 那天吃完还去厨房把剩余的全部买回家。 过了几天去游山玩水, 在一个茶馆无意中发现居然也有这种汤圆买, 想都没想, 和嫂子连下三碗, 要知道我们刚刚吃完午饭 。就是这个:
虾:酱油虾&盐水太湖白虾, 永远最爱的。只要在家里, 爸爸妈妈天天一碗放在面前当零食吃: 一只整下入口, 舌头轻轻一卷, 虾身就出来了, 留下一个完整的虾壳, 吃虾水平还保持着。 不过太湖白虾有点变种了, 开始接近河虾的腔调。
大闸蟹: 没吃到固城的, 阳澄湖的季节也稍稍有些过了, 太湖蟹也还不错。西风起了, 蟹膏很肥, 一顿三只毛毛雨
小云菇: 跟老爸回他老家武汉吃到的, 第一次吃到这么嫩, 香 , 味道如原野的香菇。 惊为天食:-) 回来时堂姐还塞了几包在行李里, 万水千山背到北美, 却不知怎么做。 不想糟蹋就这么放着了。
石馍: 也在爸爸老家吃到的, 除了馄饨, 这是这辈子吃到的最好的面食, 都不用蘸酱, 就吃“光版”就好, 比窝窝头细腻, 比面粉“ 杂粮” 一点, 又一个原野的味道
不知道叫什么, 在汉口逛街看到的, 有点像年糕, 但水分很足, 似乎有水果的味道, 很不错。
叫不出名字的羹: 以前的闺蜜新街口点好菜等呀等, 高铁晚点呀, 晚上9点赶到南京吃晚饭,一直吃到到人家饭店关门。 他们说好吃的我一概不感冒, 唯独这个羹, 好像最后都被我承包了:
回到家乡菜: 金花菜是毫无疑问喜欢的, 家里怎么做都没有店家做的好吃, 秘籍是除了要加点高粱酒, 火要大, 一炒一拌就好了, 人家厨子说的:
三鲜油面筋: 典型家乡菜, 甜蜜蜜的。 其实还有荤汤百叶, 回家第一天中午老哥和表弟请客的, 光顾着激动没好意思也没想到拍照了。 —— 这二道菜百吃不厌。
醉蟹—— 第一次吃到用大闸蟹做的醉蟹, 一开始还在顾虑会不会生的不卫生, 第一口下去后就什么也顾不上了, 估计酒里面还放的蜂蜜。 不开车就放开胆子连吃一双。
白鱼: 正宗清蒸鱼呀, 暴腌一下, 清蒸, 除了鲜美还是鲜美, 没什么好说的, 还不肥腻, 太湖特产。
茭白: 一回家就唠叨的, 妈妈说不是季节不好吃就不买,提了几次也不买,急得我, 不好吃也想吃呀真是的。 好不容易嫂子请客吃本帮菜给我抓到机会, 毫不犹疑点了咸菜茭白, 哎哟, 正宗本地茭白好不好。 那天开始老妈就天天去菜场买了做了我家最传统的油闷茭白, 一直到假期结束, 我吃不厌, 现在又想了:-)
忘不了的小吃: 被老哥带去山塘吃的, 据说那里的很正宗: 汤圆, 鸭血粉丝,黄芽菜肉丝春卷,鸭血小馄饨, 臭豆腐还有豆腐花。 结果那天捧着肚子没走几步居然看到小时候的: 海棠糕梅花糕和泡泡馄饨, 可是肚子塞不下吃不动了。 后来又去了一次南京, 中午时分和老友约好吃饭, 我就挑了鸭血粉丝, 老友说: “你这个老土,真坍我的台!” :-))
假期结束回北美带了三只大闸蟹, 肥肥的, 就放随身的行李的, 没查到, 运气不错, 嘿嘿
发现最喜欢最念念不忘的还是家常菜, 家乡的家常菜, 不管走哪都忘不了.
那个谁说:"什么也阻止不了你这个吃货对食物的向往"____我只情有独钟好不好
老哥说:" 你老了, 所以开始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