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关东军的投降 |
|
|
|
|
|
(1945年8月) |
8月14日下午,后移到通化的关东军司令部,接到留守在长春的侦察参谋野原博起中佐之电话,大意是:明15日中午,将有重要广播,请总司令官以下人员回长春收听。 |
山田乙三、秦彦三郎、副参谋长松村知胜、作战班长草地贞吾、参谋濑岛龙三等,乘飞机于当晚到达长春,在与大本营通话中,知明天将由天皇广播重大事项,要关东军通知所属各部队、机关,组织收听。 |
|
(一)投降须经参谋同意 |
8月15日中午,关东军机关人员收听了裕仁天皇的广播。23时,接到大本营大陆命第1381号停止战斗的命令。但山田乙三和秦彦三郎都很清楚,执行这样重 大问题的命令,不能简单从事,首先须与关东军司令部的参谋人员进行研究。因此时前方各部队还正在与苏军进行着大规模的作战。 |
日本自明治维新于1868年10月17日,按兵库县知事伊藤博文的上奏,成立以勤王而平息国内诸藩有功的部队为骨干,建立起日本正式陆军以来,其军队中之 地方及政治派系一直未断。这些军人有的组织“国策研究会”、“双叶会”、“一夕会”、“樱会”等等的政治团体,而日本海军中则有“水交社”、“拔刀队”等 的政治组织。这些组织的成员都为极端国家主义分子,他们高唱国家至上,鼓吹向外扩张,对某些要人如首相、大臣、将军、学者、财界及社会团体等,如果与其政 治主张不符,他们出于政治上的激情,有时以个人,有时以集体,不惜动用武力而铲除对方,其中规模较大的是1936年的2月26日,驻东京的第1师团之第 1、第3步兵联队,野战重炮兵第7联队,以及近卫师团中的部分青年军官,他们对日本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对政党政府的贪污、枉法和阻止军人的军事独裁而不 满,他们经相互通联竟出动了约1500人的部队,袭击与占领了总理大臣、内大臣的官邸,击毙击伤了数名政府阁员及陆军之将军。由于日本军队中有这些特殊情 况,加之由于军事技术装备的不断改进和战术上的演变,使参谋机关及参谋人员握有相当的实权。因此在军内的诸多重大问题,通常须先与参谋人员进行研究,以求 统一。这点,关东军也不例外。 |
8月16日2时,关东军司令部在办公大楼的三楼中间作战室,召集参谋人员开会,研究如何执行裕仁的广播诏书和大本营停止战斗的命令。会议由关东军总参谋长 秦彦三郎主持,到会的有作战参谋9人,情报参谋5人,政务参谋2人,以及作战主任和报导部长。当秦彦三郎说明开会的本意后,争论随之开始,有些人情绪激动 杀气腾腾。会上有3种主张,一种是主张坚决打下去,就象目前东、西两正面的部队那样,与苏军血战到底,为大日本帝国而拼到最后1人。第二种主张是继续作 战,在有利的形势下与苏军停战。第三种主张是遵照天皇的命令,立即停止战争。但赞成坚决打下去的人,几乎占绝对的多数。 |
此时山田乙三、秦彦三郎一直在静听,当争论的高潮过后,秦彦三郎开始讲话,他认为,作为军人必须服从天皇的命令,如果大家要坚决打下去,那么请先砍下他的头再去打。 |
秦说了这些话以后,会场先是肃静了一会,然后即有人开始呜咽、哭泣,接着司令官山田乙三讲话,大意为:尽知各位对帝国之衷情,然而停战的圣旨已下,关东军一定按照命令,完成终战之各项事务。 |
就这样,关东军才统一了向苏军投降的看法。不过对裕仁天皇的广播诏书,在关东军的部队中,还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认为那又是美、英、中、苏等国的阴谋活动。 |
|
(二)关东军之投降命令 |
关东军于8月16日18时,收到大本营第1382号电令后,于22时向其所属部队下达了“关作命甲第106号”停战命令,即: |
(一)帝国已决定对美、英、苏联、中国停止战争。 |
|
(二)关东军尽一切办法,以达成停战。 |
|
(三)各方面军、军,以及直辖部队,及时中止战斗行动,在停战交涉期间,只有在遭到苏军攻击的情况下,才可进行自卫之战斗行动。 |
|
(四)以下数点务望特别注意: |
|
1.各部队之宿舍、给养等,应在适宜之地区集结,为以后之行动作准备。 |
|
2.以后之放火、破坏等,必须严格禁止。 |
|
3.须尽力保护日侨。 |
|
4.要掌握各分散之部队,且将本命令之宗旨予以传达。 |
|
5.各兵团、部队,应适时与当面苏军进行停战交涉,交出武器,让出阵地。 |
|
6.各兵团、部队,停止战斗行动之顺序、时日,应即速报告。 |
|
|
(三)裕仁天皇之特使与我国高悬在东北之国旗 |
为使停战诏书得以顺利贯彻,对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南方军司令官及方面军、军司令官们进行安抚、慰问,日本皇室特于8月17日派出3名亲王,到三个方向具体传达裕仁的旨意。竹田宫陆军中佐恒德王到长春;朝香宫鸠彦王陆军大将到南京;闲院宫春仁王陆军大佐到西贡。 |
恒德王中佐于17日傍晚到达长春大房身机场。19时在关东军司令部向山田乙三以下官佐具体传达了裕仁的旨意。第二天他准备去临江,向伪满皇帝溥仪转达裕仁 的慰问,并去敦化向第1方面军的喜多诚一等传达圣旨时,原来与恒德王一起任关东军参谋、现任关东军作战班长的草地贞合大佐,特地提醒他:苏军在东部的地面 部队,已到达延吉、镜泊湖一带,其空军活动相当频繁。自8月15日宣布投降以后,长春和东北的整个城市与乡村的中国人,都已高悬起中国国旗,不少地区积压 了多年愤怒的中国人,已举着这面旗子开始行动。部分原满洲国之军警人员,已开始反戈。因此他劝竹田宫从安全上考虑,应想尽一切办法,急速离开东北战地。 |
接受草地贞吾劝告的竹田宫,于18日上午回国时途经沈阳,向第3方面军的后宫淳及官佐们传达了裕仁的停战旨意后飞向朝鲜。 |
竹田宫的座机由沈阳飞往汉城时,由第101教育飞行团第26教育飞行队教官镰田正邦大尉,后藤宰久、福田滋、西谷真六中尉驾驶4架战斗机护航。当8月19 日这4架飞机由汉城返回沈阳,准备在北陵机场降落时,发现机场上已停有不少苏军飞机。这4架敌机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最后在较低的高度上,一起作了自杀性 的“下滑倒转”,全部撞炸在北陵机场跑道头上。 |
|
(四)伪满皇帝被捕 |
日军投降后,对伪满洲国政府和皇帝溥仪,关东军和其国内交涉,陆军省及参谋总长同意在溥仪履行宣布退位的手续后,可以去日本的京都市居住。 |
8月18日下午,溥仪在宫廷列车内举行集会,宣布退位。原拟19日由通化飞往平壤,后改换可乘座15人的MC-20型运输机直飞京都。以后又改变计划由沈 阳换大型客机飞往日本。当溥仪所乘的飞机到达北陵机场之前,苏军的部队已占领了机场。在解除机场日军武装的同时,捕获了刚降落的溥仪、随从及关东军副总参 谋长(专管伪满皇宫事务)吉冈安直中将等人。他们被押上苏军运输机,在郑家屯机场降落。当晚,这架飞机直飞后贝加尔方面军驻地的赤塔。溥仪被送往苏联看 管。 |
|
(五)远东苏军总司令对关东军投降之规定 |
8月15日中午,关东军机关人员听了裕仁关于停战的广播后,副总参谋长松村知胜即去东京,具体研究向苏军交出武器与阵地等有关问题。17日松村知胜回到长 春。18日召开了有军及各主要部队的参谋长会议,传达了有关命令与研究交出武器等具体步骤。会议最后由山田乙三作了训示。 |
经与苏军的联系,懂得俄语的关东军总参谋长秦彦三郎与参谋濑岛龙二、野原博起、大前正奛三中佐,于8月19日乘飞机至绥芬河车站东北约50公里的扎里科沃 苏军远东第1方面军司令部。下午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员马林诺夫斯基元帅、远东第1方面军司令员麦列茨科夫元帅、远东空军 司令诺维科夫元帅、太平洋舰队司令尤马舍夫上将与秦彦三郎进行了洽淡。其中秦彦三郎一再恳求苏方在他们投降交出武器后,能尊重日本军人的名誉,保护日本的 侨民。苏军元帅和将军们对日方代表之请求表示理解,根据苏联政府的对日政策,即在当日对秦彦三郎作了以下较宽容之规定: |
(一)武装解除后,向苏军交出市政等一切权力。 |
|
(二)除局部供应外,军队、军需品不得进行大规模之移动。 |
|
(三)日军解除武装后,允许仍佩戴军衔、携带军刀,将军之副官、军官之勤务兵,维持原状不变。 |
|
(四)在东北各要地,苏军尚未进驻时由日军担任警备,苏军到达后由日军自己解除武装和交出武器。 |
|
(五)关东军总司令部,在其所属部队全部交出武器后解散,其间所需之通讯、车辆、联络飞机等,由苏军提供。 |
|
(六)武装解除后,日本军队之给养,由其自己解决。关于粮食运输之车辆使用、给养标准,仍按现在不变。 |
|
(七)其它。 |
|
|
(六)关东军在各地投降之经过 |
由于苏军以多路、猛烈、快速向关东军发动进攻,使敌在东部图们、牡丹江市一线之第1方面军遭到了相当大的损失,部队处于极度混乱状态。在西部乌兰浩特、通 辽、赤峰、锦州的第1方面军部队,因后宫淳事先已主动将部队撤至长春、四平、沈阳铁路以西一线附近地区,而方面军指挥机关又一直掌握着部队的动态,所以主 力并未与苏军交战,损失较小。 |
关东军的部队,除分散、失去联系的单位之外,其它均在现作战地停止和交出了武器。 |
苏军是按各方面军的作战地域进行受降。长大铁路沿线及以西地区由后贝加尔方面军受降。以东、以北地区由远东方面军负责。 |
|
1.长春地区第30军之投降 |
8月19日,苏军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部作战处长阿尔捷缅科上校,以军使身分率领部分空运部队乘机,在长春机场降落,来到关东军司令部,要日军立即交出武 器。山田乙三企图延宕时间,但苏军的装甲部队已接近长春,轰炸机在长春附近盘旋。山田乙三不得不在19日下午,令在长春地区的日军全部交出武器。 |
驻于长春地区的日军,是饭田祥二郎第30军末光元广中将的第148师团。第30军军部在公主岭。8月18日,148师团为防止伪满部队的不稳,曾与伪满皇室的禁卫团发生冲突,解除了该团的武装。这一事件的发生,使长春市内的人心更加浮动。 |
19日下午,148师团按照山田乙三的命令,其在长春南郊的部队放下了武器。驻于长春以南范家屯车站附近的第231联队,开始同从西线推进过来的苏军装甲部队作了抵抗,被打死、打伤10余人后停止了战斗,被苏军强行解除了武装。 |
|
2.沈阳地区第3方面军之投降 |
8月15日,后宫淳收听了裕仁天皇关于投降诏书的广播后,知日本的大势已去。但他为了减少部队的被俘人数和解决部分日本家庭,缺乏男青年的困难,于8月 17日请示了关东军并取得同意,将在沈阳、辽阳、抚顺、鞍山、本溪、安东、四平、长春等处就地征集尚未补充到各部队的新兵,遣散百分之十,令其回家。乘机 还放走了相当一部分在营的军人。苏军在受降中发现了这一情况,曾经组织人员到社会上查找,一度引起社会上的混乱。 |
8月19日下午,苏军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部政治主任普里图拉少将,到达了沈阳日军第3方面军司令部,指示后宫淳立即命令部队交出武器。在沈阳附近中山惇中 将的第136师团,当晚放下了武器。在辽阳的第372联队,以及在太子河北小烟台的挺进队与其它师团,交出武器的时间较晚。 |
20日,后宫淳大将等以下17名将官,以战俘身分被苏联后贝加尔方面军,用飞机送往赤塔附近之收容所。 |
|
3.东部敦化、延吉、牡丹江地区第1方面军之投降 |
敌第1方面军所属军和大部师团,在8月15日,都以收讯机,收听了裕仁的投降诏书。但在一线作战的师团,隐匿了这一消息,未向联队以下部队传达。 |
这个方面军在作战中,部队极为混乱,损失最为严重。在延吉的第3军,损失战斗力为1/3,其中第128师团损失达一半;在牡丹江市的第5军损失战斗力为50%;在佳木斯的第134师团,损失达1/3。 |
8月18日,苏军远东第1方面军第25集团军的1个师,沿着图们、延吉、明月沟的铁路两侧,进至敌第1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的敦化。敌第1方面军参谋长樱井 镣三在当日到契斯季亚科夫上将的第25集团军司令部洽淡。19日正午,在敦化的139师团及第1方面军,凡能接到通知的,全部交出了武器。按照苏军的规 定,允许投降后的日本军官佩戴军衔和军刀,允许日俘营区的哨兵携带枪支与刺刀,允许用电话与下属联系。如动用各仓库的服装、粮食、军需物资,必须得到批 准。 |
当有关手续办妥之后,原关东军第1方面军司令官喜多诚一大将及该方面军将官的一半,与副官、勤务兵一起作为俘虏,于8月23日乘坐苏军的飞机,飞往伯力。送入战俘收容所。 |
|
4.北部孙吴、黑河、海拉尔地区之投降 |
上村干男的第4军,根据关东军8月10日的命令。于8月11日向哈尔滨移动。13日制定出防守哈尔滨的作战计划。 |
第4军还在8月12日协助哈尔滨以南的平房细菌武器工厂,消毁了一切生产设备与产品,并派人护送日本细菌学家石井四郎军医中将及其机关撤离哈尔滨。 |
关东军原曾考虑将在长春的第30军移到梅河口地区,担任警备和持久作战,但因第3方面军在8月10日对30军、44军已下达了新的任务。经研究决定,8月 15日晨调哈尔滨的第4军及149师团到梅河口,调博克图的第119师团到齐齐哈尔。但因15日中午广播了停战诏书,这些部队的调动于8月16日取消。进 到哈尔滨的第4军,曾准备当苏军从北面进攻哈尔滨时,将松花江大铁桥炸毁。 |
在孙吴的第123师团,战斗至8月16日,部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战死约500人。根据指示,师团长北泽贞治郎中将派出代表与苏军取得了联系,17日全师团交出了武器。他是关东军中最早解除武装的1个师团。 |
在黑河西岗子固守的独立混成第135旅团,8月11日以后,即与123师团失去联系,一直依托地下工事进行抵抗,至8月20日战死约300人。当天北泽贞治郎派出的人员与该旅团取得了联系,21日这个旅团尚剩约1600人向苏军作了投降。 |
位于海拉尔的独立混成第80旅团,从8月13日以后,即遭到优势苏军的包围,陷于孤立苦战。8月18日,其旅团长野村登龟江,与苏军取得联系后,部队在当天全部离开北山的地下永久性坑道,向苏军投降。 |
|
5.关东军直辖部队在通化地区之投降 |
关东军直辖的第125师团,原为驻齐齐哈尔第3方面军之直辖部队,后来调至梅河口与通化地区,担负构筑该地区长期坚守之防御工事任务,从8月11日起,归关东军直辖。 |
8月15日广播了投降诏书后,该师团参谋长藤田实彦大佐反对投降,伙同部分人员并隐匿了若干武器,准备依托山区进行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17日,他与部 分人员携带了武器,脱离师团,隐伏于附近山区。1946年春,他纠合了一些尚未回国的日侨,制造了反对共产党的通化暴动事件,结果被第4野战军之一部,将 有关案犯全部擒获,藤田实彦等均被处决。 |
这个师团在投降时,由其师团长今利龙雄率领,于8月24日至26日向苏军投降。 |
|
(七)烟消云散之关东军军歌 |
至8月下旬,苏军已经全部接受了关东军的投降,9月5日下午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总参谋长秦彦三郎中将等,亦被苏军以飞机由长春飞至哈尔滨,于第 二天即9月6日从哈尔滨飞抵伯力,进入俘虏收容所。从此,原关东军60余万之部队,以及指挥这支部队和控制伪满洲国各级机构的148名将军,先后被押入苏 联境内欧亚各地之战俘收容所与劳动大队。其中有部分被俘人员,直至1946年的夏季才去苏联,因苏军进入东北之部队,根据其政府在1946年1月21日提 出的:凡日本在东北用于军事目的之产业及设施,均为苏军之战利品。由于这些战利品特多,因而除苏军自己外,还动用了大批日俘予以拆卸、装运。不过,从整体 上来说,于1919年4月12日以我国山海关以东地区命名而成立之日本关东军,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的8月15日已经最后解体,而代表着侵略者声音的 那首“关东军军歌”,随之也就烟消云散,消声匿迹,其歌词为: |
朝霞之下任遥望 |
|
起伏无边几山河 |
|
吾人精锐军威壮 |
|
盟邦众庶永康宁 |
|
满载光荣啊!关东军 |
|
|
(八)投降后在东北地区之日侨状况 |
根据日方统计,其流入我国东北之日侨总数约为100万人。日本进入朝鲜及我国之日侨,与其它国家侨民服从所在国政府法令,尊重所在国风俗习惯,从事于对所 在国有益之工商、文化活动,以求得自身事业发展的做法不同。这些进入我国东北的日本侨民,他们以其政府及军队为后盾,在不少方面进行强制性的工商业和农业 开发。“九·一八事变”后,则以日本政府及军队之势力与影响,对我国社会和民众进行监视和欺压,成为统制我国东北的细胞。 |
以农业为主,从日本移民来各地之“开拓团”,他们还是一支准军事部队,配有军马(平时用于耕作),握有枪枝,他们强占民众土地进行聚居,并在这些聚居的地方,组成了军事性质之“自警村”。 |
这些具有日本侵略者官方身分的日本侨民,当日本被迫投降后,愤怒的民众,随即对其进行清算,他们立刻就失去了职业、财产、房屋,成为无所凭依的逃难群。 |
|
图8-25 关东军投降后,日本侨民向南满及朝鲜集结之路线图 |
我国东北地区的春、秋季节很短,日本投降时已是8月中旬,两个月后东北已进入寒冷季节,这些仓促逃离住处的日侨,因缺少住处、衣食、药品和取暖设施,由于 冻馁、营养不良、生活不安定而发生了大量的流行性斑疹伤寒等疾病,其中死亡较多的是老年人和幼童。在这些逃难群中,有的被迫暂作力工以谋生,有的将子女托 送给我国的民家抚养,有些无依之妇女,特别是边远合江地区之日本妇女与就地农民成家者不少。据日方粗略统计,在1945年冬季中,日侨在我国东北死亡等数 字较高的地区有: |
(一)佳木斯地区,死亡约2500余人;约2500名妇女与本地人成家。 |
|
(二)延吉地区,死亡约7000人。其中延吉市日侨约17000人,因流行病而竟死亡了约5000人。 |
|
(三)齐齐哈尔市,共有日侨约50000人,死亡约3500人,下落不明者约4000人。 |
|
(四)哈尔滨市,共有日侨约161000人,死亡约21000人。 |
|
(五)长春市,共有日侨约250000人,死亡约为31000人。 |
|
(六)吉林市,共有日侨约42000人,死亡约为4000人。 |
|
(七)四平市,共有日侨约26000人,死亡约为3500人。 |
|
(八)沈阳市,共有日侨约280000人,死亡约为26000人。 |
|
(九)安(丹)东市,日侨死亡约为3000人。 |
|
日本之侵华部队,在我国东北的,按与伪满洲国签定之条约,其关东军之任务为进驻和协防,而在我国关内战场的中国派遣军之任务为出征。由于任务及环境的不 同,故日本政府的陆军省确定,在伪满进驻的部队,其家属可以随军,而在我国关内担负出征任务的中国派遣军之家属则不能随队。故在东北的日侨中,有相当一部 分是关东军之随军家属。 |
【ZT王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