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客/ “九二共识”在地动山摇------给蔡总统5.20就职之典的礼。2016/04/25

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伦敦客 “九二共识”在地动山摇------给蔡总统5.20就职之典的礼         2016/04/25

 

2015年习近平说,“九二共识”是两岸共同政治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有没有这个基础?谁撼动了这个基础?“九二会谈”有两会意见互动、互相影响之后结果吗?

 

台方诞生“一中涵义”的“一中各表”与中方“一中原则”的“各表一中”存在根本争议

 

1992年“九二会谈”分北京商谈、香港商谈、“一中各表”回应三阶段。海协会(下称中方)提出“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共1971年来沿用的旧三段论(当时钱其堔2000年8月的“新三字”没问世):“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及“香港商谈”时提出的“海峡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各表一中”。

 

海基会(下称台方)提出的“一个中国涵义”,是“香港商谈”时的第八表述方案“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及1992年11月3日根据台湾国统会同年8月1日讨论通过的“一个中国涵义”(下称八一涵义),即1995年被海基会副秘书长焦仁和总结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之内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中共当局认为‘一个中国’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统一后,台湾将成为其辖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台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一九一二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台湾故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这是香港商谈中断前和事后回应阶段,海基会正式诞生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即“一中各表”。

 

中方“各表一中”与台方“一中各表”显然是截然不同的关于“一个中国”政治议题的 观点立场。“一中各表”,因各方认知完全不同,台方“一中”是指中华民国,显然不符合中方希望的“一个中国原则”要求;中方“一中”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显然也也不符合台方期盼的国统会“一个中国涵义”要求。中方“各表一中”与台方“一中各表”之间,“各说各话”,“立场对立”、距离甚远、争议太大。

 

“九二会谈”,双方在“一个中国”议题上并没有什么意见互动、互相影响之后结果,故根本没有“九二会谈”共识,也更不存在所谓的“九二共识”。故从“九二会谈”到2000年4月陆委会主委苏起自创“九二共识”起的八年中,全世界有人提及“共识”,但无人提及“九二共识”四字;中台双方文件、报刊媒体、官民各自交流更不见“九二共识”四字!可见,在21世纪前,这个名词是不存在的!

显然,只有“九二会谈“,“九二北京商谈”、“九二香港商谈”、“九二功亏一篑”、“九二争议”,根本不存在“九二共识”!所谓“九二共识”,充其量是求同存异的“九二谅解”罢了。

 

为何没有共识的“九二共识”,习近平会重提?为何雪藏13年后的2005年中共才承认,才在中共公文里启用?为何对苏起自创的“九二共识”要沉默5年后,中共才认可该名词?中共利用 “各表一中”的所谓“九二共识”,来压制或一天也不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和国民党的“一中各表”,凸显双方对这个所谓“九二共识”,存在无法共识的争议。

 

为何习近平要以 “九二共识”为利器,威逼蔡英文520就职非认不可?目的一个,企图以“各表一中”的“九二共识”,实现“一国两制、两岸统一”终极目标。然而,24年来,中华民国、国民党、台湾民意坚持“一中各表”立场,也从未承认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表一中”立场,更未发生习近平恐吓的“地动山摇”;恰恰相反,只有争议没有共识的“九二共识”正在“地动山摇”。揭开以下与中共党媒宣传不一的“九二会谈”始末,是非常必要的。

 

“九二北京商谈”,对事务性协商是否表明“一中原则”态度及澄清“一中涵义,两会发生争议,迫使商谈暂停

 

1992年3月22日至27日,台湾海基会法律服务处处长许惠祐等6人与大陆海协会李亚飞就“海峡公证书使用”和“开办海峡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问题在北京进行第一次工作商谈。

 

海基会初提出:比照国家间驻外使领馆认证做法处理大陆公证书在台湾使用;另援引国家间通邮做法解决开办两岸挂号函件业务问题。但两合理要求遭中方拒绝。中方认为对国家主权有个前提认同条件,因“我们是一个国家,这个原则我们是坚定不移的”。台方以“没有授权谈一个中国问题”、各自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事务性协商无关”为由与中方发生激辩,各持己见,互不退让。

 

3月30 日,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就事务性协商应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向海基会阐述“五点原则”(简称“唐五条”)。

 

唐概括中共立场是: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内部事物,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协商解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政治内涵;表达方式可以协商。

 

“唐五条”表面协商,实际是批驳并拒绝台方事务性协商比照国与国的做法,是唐直接封杀“中华民国”对“一个中国涵义”的认知立场。

 

台方坚决要求中方澄清“一中”涵义;中方坚持商谈前早已备好的“唐五条”,刻意模糊涵义,执意不予澄清,说只要双方表明坚持’一个中国”的态度就行。为此双方仍互不退让,商谈无法继续进行,只好暂停。 

 

“九二香港商谈”,双方对“一中涵义”表述,四次交锋均无共识。台方诞生第八表述方案即“一中各表”,被中方借故撤谈抛在一边,谈判被迫中断

 

1992年10月26日至30日,许惠祐与海协会质询部副主任周宁就“公证书使用”及“挂号函件”问题继续在香港进行第二次处长级工作商谈。

 

三天里,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表述上,先后进行四次交锋:

 

第一次口头交锋:周提出“一个中国原则”问题,许以“事务性协商不涉及政治”为由拒绝;

 

第二次口头交锋:周再提“一个中国原则”问题,许要周澄清“一中”涵义,周以“事务性协商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为由拒绝;

 

第三次书面交锋:双方各自提出五个书面表述“一中原则”方案。中方归纳为:海峡两岸文书使用问题是中国内部事务。在两岸共同谋求国家统一过程中,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考虑到两岸不同制度现实和这类文书使用的特殊性,加以妥善解决。台方归纳为:双方本着“一个中国,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及“谋求两岸和平、民主、统一”的原则,在此过程中,鉴于两岸分裂状态,双方均认为必须把文书查证当作中国人事务加以妥善解决。

 

但双方各自拒绝对方(如关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台湾是中国一个省等)表述方案。

 

第四次书面交锋:为减少争议,台方提出三项修正表述方案,并建议如不能达成协议,可各自口头表述。其中第三项就是许惠祐1992年10月30日代表海基会向海协会提出的第八表述方案,该内容与“八一涵义”第一条第一句:“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内容基本一致。

 

对台方这个诞生于谈判桌上的“一中各表”,原本打算延长半天商谈,后被中方以无授权决定是否接受各自口头表述为由,单方面撤出谈判,于111返回北京,迫使谈判中断。台方“一中各表”,亦被抛在一边。

 

“香港商谈”中断后,中方作出“杀回马枪”的口头或函件“补救”,对“一中各表” 表示尊重和接受,并建议再约时间各自表述“一中原则”,台方以不再约时间同时表述为由拒绝。最终,台方的“一中各表”被搁置。整个“九二会谈”未达成实际共识

 

中方1030撤谈后,台方仍抱很大诚意期待谈判恢复,故在许惠祐提出第八表述方案后,又于11月3 日致函海协会,表明已征得有关台湾同意,建议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述”。同日,海协会副秘书长孙亚夫电告海基会秘书长陈荣傑,并透过新华社发布新闻稿,对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示“一个中国原则”,表示“尊重并接受”。海基会在同日发布的新闻稿中,第二次强调1030提出的第八表述方案为“一中各表”的具体内容。

 

台单方面留在香港等待谈判继续,直到停留到11月5日谈判无望,才离港返台。

 

直到1116,海协会才致函海基会,对台方“以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正式予以“尊重和接受”,并建议再约时间,各自表述“一中原则”。但海基会表示香港商谈已各自表述,没有必要再约时间同时表述。

 

123,海基会复函海协会提到113新闻稿内容,第三次强调“八一涵义”就是“一中各表”具体表述内容。但中方从未接受台方“一中各表”。“一种各表”被中方长时搁置,直至今日也未承认。

 

陆委会副主委马英九在《中央日报》上,用“政治勒索”一词,抗议中断的“香港商谈”,将“一中原则”争议曝光,并否认有会谈共识

 

1992年10月31日,针对海协会以无权决定是否接受海基会“一中各表”为由,不辞而别,迫使香港商谈中断情况,马英九立即公开谈话予以谴责道:“在一个中国的原则问题上,中共如果想用模糊的概念把我们吃掉,我们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我方不能接受不加注说明的一个中国原则。”

 

六天后的116,因海基会代表续谈无望返台后,马英九又在《中央日报》上刊文抗议:“商谈‘功亏一篑’的原因有四:1、中共凸显政治企图,文书验证等为事务性问题,本不应与政治议题纠结,而中共为了要在“一国两制”策略找寻突破点,因而坚持要谈“一个中国”原则,显然是以事务性问题掩护其政治勒索。…… 2、海协会明知双方就有关‘一个中国’的表述问题无交集,欲对外一再扬言双方已获得共识。这种言不顾行、行不顾言的作风,错失达成协议的良机。”

 

马英九曝光中共“一中原则”真面目,是企图将“一国两制”强加给台湾人,最终实现中共以“政治勒索”手段吞并台湾目的。假如有香港商谈共识,他怎么会说香港商谈“功亏一篑” ?他也不可能说海协会“对外一再扬言,双方已获得共识”,换句话,他是下了会谈根本没有共识的结论 !他妙用“政治勒索”一词,既对海协会无政治授权的嘲讽,又对中共霸权式强推“一中原则”的痛斥,更告示两岸人民,“香港商谈”毫无共识。
 

《中央日报》刊登,郝柏村对中断“香港商谈”的谴责声音

 

当年行政院长郝柏村对中断的香港商谈,在1992年11月6日的《中央日报》上愤怒谴责道:“共产党一向视谈判为斗争手段,我们对两会在香港会谈一事,不必期望太高,也不必介意会谈没有具体结果。”他指出,“中共同意我们以口头方式通知对方,而是经由新华社报道,最后才以电话告知海基会陈荣傑秘书长。中共此一作法,……预留余地,这就是它一种策略的运用,既不可靠,也不能信赖,会谈双方当然没有共识”。他还说:“中共突然同意我方以口头方式表达对‘一个中国’立场的看法,我们既已表达了立场,何需它同意或接受,两会在香港会谈,事涉复杂,中共人员欲只预定在香港停留两天,这也是花招之一”。

 

 

据台湾《自由时报》2015年11月13日报道,中共公开反对台方“一中各表”至少12次之多,凸显“九二共识”争议巨大

 

1、1996年5月22日,海协会秘书长张金成说:“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从未有过‘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

2、1996年11月1日,唐树备说:“台湾方面解释成‘一个中国、各自表述’,那是它的事情,与当时的共识风马牛不相及”;

3、1997年7月11日,唐树备说:“海协会多次表明,不同意台湾方面对‘一个中国’内涵的理解,所谓‘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显然不符合当时的情况”;

4、1999年8月4日,中国国台办声明:“海协会从来没有承认,今后也不会接受台湾当局编造的所谓‘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台湾当局的谎言必将被彻底揭穿”;

5、1999年9月8日,国台办又声明:“海协会坚决反对台湾当局把两岸共识歪曲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后,台湾媒体不正确概括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海基会向海协会声明‘谋求国家统一’、‘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记录在案的事实”;

6、2000年4月28日,唐树备又说:“1992年11月两会协议,大陆从未同意‘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共识只是‘一个中国原则’,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平等谈判”;

7、2000年5月29日,唐树备再说:“1992年的共识就是双方都谋求国家统一,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方面形成‘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只是台湾的意见不是两岸的共识”。

8、2004年12月1日,国台办再声明:“九二香港会谈造成‘九二共识’,重要原因是当时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和‘追求国家统一’的政策立场。台湾当局承认中国只有一个,台湾和大陆同属中国,中华主权和领土完整没有分割”;

9、2005年3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对话和谈判即可恢复,而且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10、2005年5月9日,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说:“九二共识的核心就是‘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是这个的领土,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如果没有这个核心,共识就不存在”;

11、2005年6月1日,中国官方出版《九二共识历史存证》中说:”1992年双方以各自表述方式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是共识,而对‘一个中国’的内涵,双方既未讨论,根本没有共识”。

12、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说:“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恪守‘一个中国’、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两岸终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两岸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

 

辜振甫《劲寒梅香》回忆录谈及“九二会谈”,说双方对“一个中国”表述无交集;在日本演讲称“九二共识” 应改为“九二谅解”

 

台湾《自由时报》报道:辜振甫在回忆录《劲寒梅香》中说到“九二香港会谈”,对于“一个中国”表述,双方并无交集。辜说,“大陆片面宣传双方确认‘一中原则’为1992年两岸共识,这种说法与事实经过不符。台湾各界则一直以‘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作为1992年两岸会议过程及结果的简称”。

 

辜还说:“1992年会谈期间,两会曾先后交换13个版本的表述方案,中国称双方已达成‘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但台湾所理解的共识是‘一个中国,各自以口头表述’,随后即搁置该项争议”。

 

台湾《中国日报》报道:2003年4月16日,辜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后演讲表示,当时1030对我方的“各自表述”,中方当场无法答复,表示带回北京研究,3天后,来电表示尊重和接受。辜指出,关于对政治论争打上休止符,并非是香港讨论结果,而是北京接受我方提案,与其称“共识”Consensus,他认为应改为“谅解”Accord,这样才能表达会谈真相。但其后因种种政治因素及对于“谅解”双方的解释不合,两岸交涉停摆至今。

 

从辜这番话看出,九二会谈并无什么“共识”。“共识”是牵强附会、毫无结果的空名词。而退到求同存异的“谅解”较为合适。

 

“九二会谈”的主谈许惠祐证实,“九二”是“ 各说各话”,根本没有“九二共识”

 

2001年11月5日,“九二共识”的主谈许惠祐接受采访时表示:1992年根本没有“九二共识”这个东西,是前陆委会主委苏起在2000年的新发明,但是很多政治人物不先搞清楚什么是“九二共识”,就逼迫政要承认“九二共识”,他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他表示,九二年香港会谈就“一个中国”问题有过讨论,但双方未能获共识,即使我方后来电传大陆建议对此“各说各话”,对方也仅以传真回复表示“尊重”,而尊重与“同意”、“承认”有相当距离,更何况,九二年之后,大陆从未公开承认过“一个中国、各种表述”。

 

许强调,大陆的“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原则”,如不先将九二共识内涵搞清楚,就忙着逼迫政府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不可思议事情,也无助于两岸发展。

 

许身为九二北京、香港商谈全程主谈,见证了九二会谈的全部事实经过,是“九二共识”有没有的最好证明人。他的话是有力证人证言,可将中共的李亚飞、周宁、孙亚夫、张金龙、唐树备、国台办、胡锦涛等谬论驳倒。

 

首次“辜汪会谈”,汪道涵、辜振甫的声明都没有提及任何政治共识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新加坡首次“辜汪会谈”的首日,两位会长各自发表一份声明。彼此都没有提到任何政治共识。辜振甫在声明前言中讲述此次会谈始末;汪道涵的声明没讲“一个中国”,没讲“统一”,更没讲什么“共识”,而只讲到“我们反复讲,只要坐下来谈,一切问题都好商量”。

 

三天的会谈,辜汪都没有提及九二香港会谈,也没说到什么“共识”。假如有哪个传说中的“共识”促成了首次辜汪会谈,为何汪道涵一字不提?其中原因会是什么?

 

前陆委会主委黄昆辉称,“香港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黄昆辉2008年6月9日拜见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时说,两岸在92年香港会谈并没有达成任何共识,他最有资格讲话,因为当时他是“陆委会主委”。黄说:“没有共识的,‘九二共识’这个名词,是在2000年4月才出现的,是在创造模糊的空间”。

 

黄指出,大陆在“九二共识”这个瓶子里装的是“一中原则”,台湾装的是“一中各表”,如今台湾如果只讲”九二共识”,不讲”一中各表”,国际上将会解读“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原则”,这样台湾会吃亏的。

 

前海基会秘书长邱进益说,并无“九二共识”,他赞同辜振甫说法称“九二谅解”更恰当

 

2016年3月8日邱进益在海基会25周年论坛上说,“九二共识”其实并无共识,他赞同辜振甫说法,称“九二谅解”更恰当。

 

他说:“所以没有一个黑纸白字的所谓共识的文件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出现很大纠纷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名词的问题……我说你用谅解一点事都没有了,谅解本身不一定要有文字。但是你用共识,问题就出来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有共识。一个中国的内涵没有共识”。

 

邱进益针对“九二共识”阐明的赞同辜老“九二谅解”的立场,既表明辜老观点具有代表性,又佐证没有“九二共识”的真实度,具有双管意义。

 

前海基会秘书长陈荣杰称,从“ 一中原则”角度看,两岸并没有达成共识

 

2011年9月2日,陈荣杰在台湾Newtalk开放编辑室节目中表示,“香港会谈”是事务性谈判,没有要处理政治性议题,但中国以“一个中国原则”做谈判前提。以“一个中国原则”角度看,两岸并没有达成共识;以解决文书查证问题方面看,双方确实有达成共识。但大陆当局事后刻意截取其中“一个中国原则”部分,作为日后政治议题、宣示主权的利器。

 

陈表示,“九二共识”是“一中各表”,一个中国为“中华民国”;大陆对外声称“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中国只有一个。两岸”一个中国原则”的解读差异甚大。

 

陈的表示说明一个道理:“九二香港会谈”在“一个中国原则”政治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是铁打的事实。

 

辜振甫弟弟辜宽敏坚称,“九二”没共识

 

台湾“中国评论新闻网”,2015年12月30日刊登“新台湾国策智库”创办人辜宽敏的谈话。

 

他问过哥哥辜振甫,“各自表述”什么意思?哥回答:“你这个傻瓜,你自以为聪明,但真的笨,如果有共识的话,怎么会有各自表述?如果是各自表述,怎么会有共识?”

 

辜宽敏认为,苏起2000年发明“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各自表述是政治发言,以后国民党就抓住这个东西,作为中国与台湾的基本发展,当时北京不赞成“九二会谈”(各自表述一个中国),现在北京要求“九二共识”。询及蔡英文执政后,如中国对谈是否不要触及政治议题?辜宽敏说,当初李登辉做法是对的,辜汪会谈没触及政治议题……用“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处理两岸关系,这是非常现实的发言。

 

从辜宽敏亲情视角看,辜振甫关于九二没有共识的答案,是客观事实。

 

中研院研究员吴介民批驳,“九二共识”是欺骗人民的话术

 

2015年12月27日,吴介民在“脸书”上抨击说:没有“九二共识”这样东西,两会当时只是选择搁置异议,以便继续进行“事务性谈判”;

 

吴表示,苏起与前立委冯沪祥一直等到2000年3到5月间,才跟着中国(九二共识最早出现在1999年7月中国国台办对付李登辉“两国论”的唐树备之口)起舞“九二共识”,它是中共统战的产物,甚至这四个字首度连在一起登报,也出自穿梭北京华府之间,来回替中共传话的冯沪祥之手。

 

吴期盼台湾拒绝“九二共识”、拒绝统战话术!

 

民进党秘书长吴钊燮代表蔡英文不提及“九二共识”,但认同“九二事实”、“九二互谅”,与辜振甫、邱进益的“九二谅解”相似

 

2016年1月19日,应邀到美国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致辞的吴钊燮说,如蔡英文在总统选举辩论会及政见发表会指出那样,民进党没有否认九二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也认同双方秉承相互谅解、求同存异,让两岸关系往前推进;

 

吴说,针对2000年国民党创造的“九二共识”名词的争议,蔡英文主张回归到九二年两岸会谈的基本事实和求同存异的精神;未来会尽最大努力,寻求台湾与大陆之间,彼此都能接受的互动之道,不会挑衅,也不会有意外。

 

吴致辞全文未提及“九二共识”四字,说明,民进党至今仍未承认或接受“九二共识”。

 

前总统李登辉重申,他已讲了几十次没有“九二共识”,“再讲,台湾就没有了”

 

2015年5月5日,受邀至中正大学演讲前,李登辉接受采访时重申,他已讲了几十次没有“九二共识”。当年“辜汪会谈’时,他是总统,参与对谈的双方都无共识,“哪有什么九二共识?”,现在“九二共识”不断被谈及,好像除此以外,两岸就没有其他事可说,更重要的是,“九二共识”讲来讲去,“再讲,台湾就没有了”,这是很大的问题。

 

李登辉上述类似的有理言论,多次被中共扣上“两国论”帽子予以封杀,乃是不争事实。

 

前陆委会立委苏起称,他自创“九二共识”是包装李登辉多次引用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2000年5月21日苏起接受访问时表示,打破两岸最好的僵局方式是两岸两会在1992年11月达成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这八个字的共识,但此一共识,中共不喜欢,民进党也不喜欢,所以我才退而求其次提出“九二共识”,把八个字都拿掉,且内容模糊化,双方才可以对1992年的共识“各说各话”。

 

2006年2月21日,苏起坦承,“九二共识”是他在2000年4月28日,为重新包装“一中各表”所自创的名词。苏起说,2000年民进党胜选,国民党还未交出政权时,他基于为两岸解套,才用“九二共识”包装“一中各表”,内涵仍是李登辉任内多次引用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民进党文宣部主任蔡煌瑯批评苏起,他印证国民党一直唬弄台湾人民,事实上从来没有“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而是国民党在麻痹台湾人民,自我催眠。

 

蔡的道理在于:“九二共识”是不存在的,是人为炮制的。就像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里的裸皇。大家都说皇帝穿着新装,只有那个天真小孩敢说皇帝什么新装也没穿。“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什么新装都不穿的“裸皇”,而持争议观点的辜振甫、许惠祐、黄昆辉、邱进益、陈荣杰、辜宽敏、吴介民、吴钊燮等就是敢说真话的“天真小孩”,他们说出了台湾人想要说的话。

 

2005年5月16日陆委会新闻稿宣布,两岸对“一个中国”表述显然未获具体结论

 

新闻稿写到:“1992年10月两会经政府授权的香港会谈,以及后月余的发展,依据当时所有资料显示,两岸对”一个中国“的表述显然未获具体结论。而两岸确实在秉扬相互谅解的基础,搁置争议,为隔年的汪辜会谈铺平陈出可行的道路”。

 

此稿亦证明“九二香港会谈”确无共识可言。

 

台北市长柯文哲怀疑“九二共识”何为两岸交流基础?提出四个“互相”替代“九二共识

 

柯文哲当选台北市长后曾说,“九二共识”那是1992年产物,今年是2015年,为何要拿23年前的”共识“来作为今天讨论的基础?他不知道“九二共识”实质内容,就算知道,他也怀疑一个23年前的东西是否能作为今天两岸交流的基础?死守”九二共识’,到底意义有多大?

 

柯认为,与其讲共识,不如将价值。他提出四个“互相”:“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替代“九二共识”。

 

从一个无党派的柯市长视角看“九二共识”,它正是23年前的一堆政治垃圾。

 

台湾新民意犹如精神原子弹,将中共“一中原则”炸塌 ;美国决议案犹如政治春风把“一中原则 ”刮倒。两礼赠给蔡总统5.20就职之典

 

据台湾媒体今日新闻网与自由时报报道,台湾两岸政策协会就“蔡英文总统5.20就职前两岸议题民意调查”,委托决策民调中心,于2016年4月11日至13日,对1072位成年人成功进行晚间电话访问。

 

4月14日公布显示,有60% 民众支持蔡英文维持现状;63.7%民众认为蔡就职演说重内政非两岸;59.7%民众认为不应在演说中提及“两岸同属一个中国”;68.3% 民众表示,如果中共对台实施威胁手段将恶化中国形象;49.3% 民众认为两岸若交流减缓大陆要负起更大责任。

 

询问马英九两岸政策方面,33.3%赞成马英九,不赞成比例达47.7%;其中非常不赞成的比例是25.4% 。

 

台湾指标民调公司(TISR)3月31日,对1004位20岁以上电话访问的最新民意显示:

 

如要修宪,有63.5% 民众认为不该将“大陆领土”列为中华民国领土;有19.8% 民众认为应继续将“大陆领土”视为中华民国领土;有38.3%民众依据民国宪法主张“一个中国”;40.1% 民众持否认看法;另外21.6%不愿表态;有54.5%民众对蔡英文信任;有26.4%不信任;19.2% 未表态;有16.4%民众对习近平信任;58.3%不信任;25.3%不表态;

 

对马英九有26%民众信任;有61% 民众不信任;有55.1% 民众认为要蔡维持现状;有27.% 要改变现状;有17.9% 未表态;

 

关于“台美关系”,有52.9% 认为美国重视台湾;37.1%觉得不重视;10% 未表态;51% 民众认为台湾要加入国际组织;33.6% 要加强经贸;5.7% 要国防产业。

 

台湾“联合报”2016年3月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台湾民众自认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比率由20年前的44% 增加到目前的73%,创下几次调查的新高纪录;

 

自认是中国人的比率为11%,创下调查以来新低记录,其中20至29岁的年轻人自认是台湾人的比率高达85%。

 

还显示,55 %的台湾民众支持两岸永远维持现状,这也是比率最高的选项;主张独立的比率是36% ;希望统一的比率是12%,没意见占6% 。

 

以上台湾新民意犹如一颗精神原子弹,将中共“一中原则”彻底炸塌,使广受争议的“九二共识”面临灭顶的“地动山摇”!

 

2016年4月2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决议案,重申《台湾关系法》及美国对台“六项保证”是美国台湾政策基石。“六项保证”的第三、四、五、六条“不扮演两岸关系调解人、不改变对台主权立场、不修改台湾关系法、不施压两岸谈判”的白底黑字,像政治春风迅猛将中共所谓的“九二共识”核心“一中原则”刮倒,成为“九二共识”面临的又一次灭顶的“地动山摇”!

 

呈现在台湾人民面前的将是坚如磐石的台美新关系及好前程。这将给亚州乃至世界和平带来新曙光!

 

这是台湾人民和美国人民,在蔡总统5.20就职之典前赠予她的最佳“礼物”!

 

即将就职总统的蔡英文,光荣地承载着2300万台湾人新民意,将率领强势治国团队,高擎自由民主旗帜,迎战中共“一中原则”带来的所有淫威封杀,用日渐趋熟的“台湾共识”取代不存在的“九二共识”,用“深化民主”替换“一中原则”,让台湾成为亚州自由民主新灯塔!

 

我的浅文也当蔡总统5.20就职之典前薄礼赠予她,并在心底淡淡祝愿她:点亮台湾,改变台湾,福祉台湾,台湾加油! (全文完)

 

 

 

 

 

 

 

 

 

 

 

 

 

 

 

 

 

 

 

 

 

 

 

 

 

 


 

 

 

 

 

今留 发表评论于
恍恍惚惚的九二共识,问题很大,真的战争就是核战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