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长空壮志凌云 揭秘"长征六号"研制团队的逆袭故事
2016-5-22 22:56:10 来源:东方网 作者:解敏 选稿:成昭远
东方网记者解敏5月23日报道: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随着一声轰鸣巨响,“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自2009年正式批复立项到2015年实现首飞成功,近7年的研制攻关路,记录的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从无到有、不断跨越的艰辛历程。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从白纸开始勾画蓝图 破釜沉舟当“实力派”
6年前,为了研制我国新一代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一群充满活力的航天人聚集在一起,组建了“长六”研制团队。组队之时,团队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8岁,大部分成员都没有完整的型号研制经验。而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上需要采用诸多新技术,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任务紧迫而又艰巨。型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张卫东是团队中“作战”经验最丰富的,他从1982年开始参加“长征三号”项目,后来担任长征四号副总设计师、长征二号丁总指挥、长征五号副总设计师。他带着队伍从一张白纸开始勾画蓝图,并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长征六号的研制,只能成功;不成功,就无立锥之地。”
液体火箭首飞失败率较高,国外类似火箭也均有连续失利的案例。张卫东告诉记者:“当年‘长四’合练发现了几十个问题。”所以,“长六”合练前,他要求团队要提前识别问题、暴露问题,把问题机理彻底搞清楚,能挖多深就要挖多深,仅一个项目的风险报告就多达数百页。2012年11月,火箭一子级发动机进行热试车。之前曾有过类似试验做过三次都不成功的先例,大家都为此捏了一把汗。为此,张卫东专门去请教了专家院士。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试验队还给火箭箱底穿上了加厚的12层防弹衣。最后,试验成功了,集团公司将这次试验定义为一个重要里程碑。正因为前期问题暴露的足够充分,解决得足够及时,才有了后来一举创造了一二三子级热试车一次成功,合练一次成功,首飞一次成功,证明了“长六”团队是真正的“实力派”。
每当遇到技术难关,山穷水尽的时候,张卫东都相信只要再往下挖一铲子,就会柳暗花明,再复杂的难题也一定是有解的。夹层共底、燃气滚控、自生增压等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原始创新。其中,大温差夹层共底贮箱技术在国际上从未用过,为了实现将-180℃液氧和20℃的煤油装在同一个箱子里,张卫东带领团队用了足足一年时间去攻关。就是靠着这样执着的精神,才造就了“长六”的小个头、大能量。张卫东说:“国外做成的,我们不一定能做成,因为他们有工业基础;国外没有做成的事情,我们不一定做不成。”一般火箭有15%技术创新就算重大状态变化,而“长六”浑身上下全是新的。
张卫东乐意与年轻人一起共担风雨、共享彩虹。每当队员遇到意见分歧时,他基本不说话,听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每当大家的讨论陷入无绪的迷茫中时,他就会抛出一句:“别急,别急,我来帮你们分析分析。”每次他都能抽丝剥茧帮大家理出问题的头绪,使问题拨云见日,让大家茅塞顿开,团队成员都非常享受这样的过程。
张卫东喜欢挑战自我,对他来说敢为人先是一种责任,“长六”就是他解的一道难题,其中的磨难和快乐、挫折和成就,也许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他常说:“红军长征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反败为胜。在长征六号团队只要向他们学那么一点,就足够用了。”在他看来,环境锻炼人,越艰苦的环境越锻炼人,人一定能够适应环境,而不会被环境消灭。而他的团队成员们也正是这样践行的。
长征六号火箭研制团队
研发好比长征路 重压之下必有勇夫
在立项论证期间,团队成员一次次奔赴北京,协助确定总体方案。出差、讨论、返回、修改方案、再出差……经过两个多月的深入论证,他们对火箭整体起竖、一子级滚动控制、二子级构型、火箭尾段状态、三子级推力和加注量等技术难点,均制订出3个以上的论证方向,并对每个技术方案的多项指标逐一进行反复比对、论证,直至确定方案,最终顺利通过立项评审。
作为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丁秀峰将细心、细致发挥极致。2012年7月,在一次热试车出厂测试中,她发现氧箱内的传感器螺钉上按照常规做法点了红漆,以表示验收通过。这是这种类型的传感器第一次用于低温氧箱,如果在液氧中油漆脱落,会不会产生多余物?会不会对发动机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一边是刻不容缓的进度要求,一边是可能存在的隐患。丁秀峰师马上召集相关系统的人员进行专题研讨,查找大量资料。最终,通过三天通宵达旦的工作,在确保进度的前提下消除了潜在的隐患。
副总设计师李程刚曾连续多天蹲守在低温打压试验现场,直至因为急性脑膜炎住院,病刚好转便又投入到了攻关工作中。试验成功时,他的微笑特别可爱。主任设计师常娟在试验队进场前的身体检查中发现罹患恶性肿瘤。地面系统副经历了三次化疗的她依然请命前往基地参加最后的保障任务。在试验队拒绝她的要求后,她将所有的注意事项、与发射场的协调接口通过书面和电话的形式反复交代清楚才放心。发射任务执行的最后48个小时,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坚守在岗位一线,不眠不休,没有一句怨言,大家的信念就是一定要把火箭打成。
首发之后路漫漫 星星之火蓄势燎原
6年时间,完成了12项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攻关和相关试验验证,长征六号将20颗卫星送入了深邃的太空。火箭首次采用了氧箱自增压技术、燃气滚控技术、高压补燃循环无毒无污染液氧煤油发动机、“三平”测发模式,成功突破高精度控制、箭地一体化快速测发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此次发射卫星入轨精度达到百米级,开创国内先河。标志着我国在运载火箭现代化、模块化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有人说,“长六打完了,这辈子值了。”对此,张卫东说:“首发成功,不等于发发成功。”耕宇牧星征远方,道济天下路漫长。“长六”还有新的规律有待探索,后续系列火箭还有待技术创新。此外,还要适应高密度发射的新常态,还要好好向其他队伍以及业界同行学习经验。
一箭廿星!记创造亚洲新纪录的长征六号研制团队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邵宁 新民网编辑:董怡虹 2016-05-22 14:01
【新民晚报·新民网】2015年9月20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清晨7时01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顺利飞抵距地球500余公里的太空,并成功将随身携带的20颗卫星以“天女散花”的方式送入地外空间。这些卫星从100公斤到几十克大小不等,分4次被释放,每次只间隔几十秒。长征六号首飞成功,不仅开创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新纪元,也创造了亚洲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这一刻,发射中心掌声雷动,长征六号研制团队成员——一群来自上海的航天人,都欢呼雀跃起来,他们为自己创造的历史激动不已,而以沉稳著称的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卫东也不禁眼眶湿润了。
敢为人先 研制全新火箭
2007年,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八院)的“老航天人”张卫东接过长征六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的任命时,心里沉甸甸的。我国现役火箭大多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定型,他将带领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28岁的年轻人,研制一种全新的火箭。
这些刚跨出学校大门没几年的年轻人行吗?然而,对于喜欢挑战自我的张卫东来说,他有信心在一张白纸上勾画蓝图。“研制长征六号,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成功,就无立锥之地。”他立下了军令状。
型号立项之后,研制团队就确立了包括12项重大创新在内的90余项关键技术:发动机氧箱自生增压技术、高温高压富氧燃气滚控技术、双八表捷联惯组组合导航技术、迭代制导技术、自行式整体运输起竖车、大温差夹层共底贮箱、一箭多星发射技术……这一系列关键技术,都是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
有人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想想我们火箭的名字——长征,再看看红军长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后都实现了,而且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反败为胜。长征精神,只要我们学到那么一点,就足够用了。”2008年,在“长六”第一次动员会上,张卫东如此告诫团队。
液体火箭首飞失败率较高,国外类似火箭也均有连续失利的案例。有几次遇到技术难关,几乎走不下去了,团队都有种山穷水尽的感觉。“但我相信越是到这个点,越是曙光即将再现的时候。”张卫东鼓励大家。夹层共底、燃气滚控、自生增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原始创新。其中,大温差夹层共底贮箱技术国际上从未用过,为了实现将-180℃液氧和20℃的煤油装在同一个箱子里,张卫东带领团队攻关足足用了一年时间。就是靠着这样执着的精神,才造就了长征六号的小个头、大能量。
2012年11月,火箭一子级发动机进行热试车。据了解,类似的试验曾经有过三次都不成功的先例,而这次做的是170秒,单台推力达到120吨,前所未有,大家都为此捏了一把汗。为此,张卫东专门去请教了集团公司的专家龙乐豪院士。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试验队还给火箭箱底穿上了加厚的12层防弹衣。最后,试验成功了,集团公司将这次试验定义为一个重要里程碑。后来的二、三子级发动机热试车也都一次成功,证明了“长六”团队是“实力派”。
每当山穷水尽的时候,张卫东都相信再往下挖一铲子,就会柳暗花明。因为他知道,胜利就在于坚持再坚持。
一丝不苟 巾帼不让须眉
在人们的印象中,跟火箭、发动机、控制系统这些冷冰冰、硬邦邦的大家伙打交道的,应该都是男子汉。可记者在采访中惊讶地发现,在长征六号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中,竟然还有好几位女性。
“长六”火箭副总设计师丁秀峰就是其中一位。看上去文静柔弱的她,其实已是一位资深航天人了。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的她,1990年就进入八院工作,是火箭电气系统专家。2012年7月,一子级的热试车出厂前夕,发现氧箱内的传感器螺钉上按照常规做法点了红漆,表示已经通过验收。这是这种类型的传感器第一次用于低温氧箱,如果在液氧中油漆脱落,会不会产生多余物?会不会对发动机工作造成影响?一边是进度的要求,一边是可能存在的隐患。丁秀峰师马上召集相关系统的人进行专题讨论分析,自己也查找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最终,通过三天通宵达旦的工作,在确保进度的前提下消除了存在的隐患。
眉清目秀的施金花加入“长六”团队的时候还不到30岁,她是“长六”伺服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她忘不了电动伺服系统第一次热试车,在指挥喊“启动”的一瞬间,发动机喷管不受控地抖动起来,所有人都惊呆了。不过,队员们没有气馁,而是更激发了斗志。他们邀请专家前来会诊,查找原因,制定了详尽的排查验证方案,从发动机特性、机械结构、控制策略等多方面进行攻关。历经近8个月的攻坚克难,伺服团队终于成功地啃掉了这块硬骨头——喷管抖动现象基本消除,摆动过程平稳。2012年11月第二次热试车,现场指挥一声令下,“遥测信号正常”,“机构跟踪正常”,喷管尾部冒出了绚丽的火光。那一刻,全体队员抱在一起,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这是一群追梦人。他们的目标,比蓝天更高远;他们的梦想,比太阳更灿烂。他们肩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使命,他们身上,体现着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航天精神。(新民晚报特聘首席记者 邵宁)
长征六号乘着“宝钢专车”去发射
信息来源:宝钢新闻中心 日期:2015-9-30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苏州大方特种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到“自行式火箭运输起竖车”的研发、制造任务后,立即组成了攻关项目团队,按照“通用化、组合化、系列化”设计方案要求,综合采用了多种特种车辆的前沿技术和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为期一年多的研制过程中,苏州大方攻关团队相继攻克了车辆自动导航、精确定位对接、高负荷起竖和耐低温等多项技术难题,成功为长征六号新一代运载火箭度身定制了这辆“私人座驾”。
该车最大载重120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躺在”上面就可完成从转运、起竖,一直到加注发射的所有流程,使发射准备时间从几星期缩短至7天。该车辆能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无人驾驶,在发射阵地实现自主导航驾驶及精确定位对接,定位精度误差不超过5毫米。
“贵州造”助力中国航天创造历史
发布部门:厅办 发布时间:2015-09-25
多彩贵州网讯 “天马”耀苍穹,贵州产品助力中国航天创造历史!
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不仅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一箭多星”的新纪录,也填补了我国多星载荷快速入轨发射能力的空白。在这壮举背后,“贵州制造”再次为贵州争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十院航天天马公司研制生产的火箭运输起竖系统和发射台助力“长征六号”发射成功!
2009年,接到“长征六号”运载火箭运输起竖系统及发射台项目研制任务后,在总体单位的指导下,航天天马公司迅速反应,精心策划,成立了由行政、结构、电气、液压、工艺等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组,各司其职,高效联动,完成了“长征六号”整体运输起竖系统及发射台原理样机研制;2011年,项目组完成了该型号某阶段整体运输起竖系统及发射台的方案设计,并通过评审;2013年,完成了该项目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调试,产品转入上海开始系统联调;2014年,完成合练试验总结后转入试样研制阶段。2015年7月,天马公司派出7名技术人员和工人在现场随时配合保障,加班加点,昼夜鏖战,确保各项工作如期进行。
风雨六载,攻坚克难,终结硕果。9月20日7时01分,公司研发的火箭运输起竖系统及发射台助推“长征六号”火箭发射成功。此举标志着航天天马公司首次跨入了航天运载火箭发射领域,对贵州航天工业而言,同样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
【长征六号】航天科技网站专题: http://zhuanti.spacechina.com/n1014805/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