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读者提醒我,斯坦福的全称其实是Leland Stanford Junior Memorial University,非常感谢!多出的这个Memorial( 纪念)体现了老斯坦福对爱子深深的怀念。 还有什么比建一所世界闻名的大学更好的纪念方式呢?
南湾有所高中就叫Leland,不知是不是有纪念的意思。 本市仅有的三所初中,全部以斯坦福相关的人物命名。 前文己提及的一所初中命名为特曼, 还有一所初中JLS全称是Jane Lathrop Stanford Middle School,以纪念斯坦福之母Leland夫人。 第三所初中名为Jordan,以纪念斯坦福创校校长David Starr Jordan。不过近来有呼声希望换校名, 因为这个Jordan是个种族主义者,主张改良人类基因, 不鼓励某些种族和阶级生育。
周末,本虾参加了一个欢送聚会, 一位陪读长子和幼子先后达六年的来自国内的母亲要回国了。 当年她的幼子仅仅因为暑假参加了美国夏令营而耽误了国内几大厚本 的暑假作业,头疼窘迫之下,正好有机会在"斯坦福附中"读书, 于是就这样偶然地改变了人生轨迹。
这是为这位母亲特制的纪念掛历, 本虾作的一首诗被一位香港长大的社区大姐大抄写下来。 下面的署名是本虾当场惊艳写就。
聚会的场所刚好离乔布斯故居非常近(隔路隔房而已)。 有介绍说这个叫做老伯乐沃土的区域(Old Palo Alto)有特定的界线,住在这里的有许多名流和亿万富翁, 除了乔布斯之外,还有谷歌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 前旧金山49人队四分卫Steve Young(这人相当于篮球界的乔丹)等。而且,最难得的是, 本市的一些富人们有个特别的传统,他们相信当地的免费公立教育, 认为水平足够好,不亚于私立学校,所以并未把孩子送私立学校,宁 可把省下的学费回馈社区。每年学区捐款,总有人很豪气地提议, 大家捐多少总数,他对应地可以匹配多少。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多有平民精神。从这里出去的孩子, 成名后还会回来鼓励学弟学妹。 林书豪有一天就突然出现在本市的两所高中, 先后看那里的校队训练。大名鼎鼎的James Franco甚至在Paly开了一年的表演课,一下子报名满额。 他是金球奖获得者,也曾获奥斯卡和艾美奖提名。
不好意思,本虾应该刹住闸了。现在让我们回到正轨上, 继续上次的时间顺序。
六十年代
上次说到硅谷之父特曼,他是真正的伯乐。就是他的慧眼, 发现推动造就了一个个耀眼的科技新贵。
首先他从政策上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由斯坦福提供专利资金鼓励创业, 形成学校和毕业生之间的良性循环。
说起硅谷的诞生和发展,就不能不说惠普(HP)。 1939年这家公司最初是在一个本市小车库里起家的,1947年 公司开始实行股份制,1957年公司股票上市。1989年这个小 车库作为硅谷诞生地被加州政府命名为历史纪念地。
公司创办人是David Parkard和William Hewlett。两人是斯坦福同届同学, 前者受聘于东部的GE公司,后者在MIT读硕士, 新公司成立时家底只有538美元。 当时把两人名字放在一起作为公司名称Hewlett Parkard时,采用了抛硬币的方法, 结果Hewlett赢了,他的名字得以放在前面。 否则简称会变成PH试纸啦!
惠普创立了以职工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后来被竞相仿效。 比如,医疗保险、股份、弹性工作制、员工培训、奖金分红、 工作稳定性、无墙办公、上级办公室敞门、互不称呼头衔,等。 在危机来临时,公司甚至为了不解雇员工而采取特别措施, 每人减少工作量和薪水,共渡难关。
惠普开发出测量分析仪器、光电二极管、 激光干涉仪和多种医疗电子设备,雇员在六十年代末达到1. 6万人,营业额3.65亿。
Parkard的妻子Lucile从事慈善和社会事业, 在斯坦福边上建立了世界一流的儿童医院Lucile Packard Children’s Hospital。几年前该医院又要耗资12亿进行扩建,其中惠 普和苹果分别出资2500万。
另一个值得提到的是斯坦福研究院SRI(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这家研究院在五六十年代先后有许多发明创造, 比如磁性字母识别技术(1955年)、喷墨技术(1961年)、 光盘记录仪(1963年)、鼠标界面(1964年)等等。 这家研究院还进行药物开发。
现在来说说1968年创立的英特尔(Intel)公司, 这得从上次讲到的诺奖大拿Shockley(肖克利)说起。 肖克利本来是贝尔实验室(AT&T Bell Labs)的, 1956年因半导体晶体管的成就与Brattain和Barde en共享诺贝尔奖。在获奖前一年,肖克利离开贝尔, 创建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吸引大批有才华的年青科学家加入。 但此人管理方法有问题,性格也怪异,公司内部怨声载道。 1957年,被肖克利称为八叛逆的Robert Noyce, Gorden Moore, Blank, Kleiner, Hoerni, Last, Roberts 和Grinich集体辞职,创办了仙童半导体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看看, 成就硅谷的几大高品质之一的背叛文化就从这里开始的。 纵使你是刚获诺奖的当红炸子鸡,如果尿不到一个壶里, 咱就换一个壶。创业第一重要的是团队的和谐,请记住本虾名言: 创业成功与否,端赖尿入一壶!有唐诗为证:诺奖大牛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夜壶。
仙童半导体后来发展快速,但内部组织管理问题多多。 1968年7月,仙童的两位创办人( 就是刚才列出的八叛客中的前两人)Noyce(诺尔斯) 和Moore(摩尔)再度出走,创办英特尔公司。
创办人之一摩尔曾提出著名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这定律简直是计算机产业的金科玉律, 自从提出这个预测后,四十年来的事实非常精准吻合,令人惊叹。 该定律很简单,一句话就可概括: 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隔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 后来英特尔首席执行官豪斯又补充说: 预计18个月会将芯片的性能提高一倍,价格下降20-30%。
摩尔还有一句管理学名言:如果你所有的尝试都十分顺利成功, 说明你的尝试还不够充分。
给公司起名时,诺尔斯和摩尔起初想学惠普,用两人的名字起名为M oore Noyce,但这名字听起来像"more noise"(更多噪音),这怎么行?于是决定以INTegrted ELectronics(集成电子) 的前几个字首組成的“Intel”。成立时, 1963年受摩尔邀请加入仙童的另一位管理大拿Andy Grove(葛洛夫)也追随而来,成为英特尔第三位员工。
事后证明,经过多次换壶,这三人才是真正可以尿到一壶的绝配。 三人特点各异,行事风格不同,形成很好的分工和互补。 摩尔负责思考分析谋略和技术趋势,诺尔斯主管外交,和投资顾问、 产业界及政府打交道。葛洛夫行事明快,有魄力,注重细节, 行政推动力很强。
这个葛洛夫就是前段时间因为刚刚去世被大家在朋友圈纷纷刷屏的硅 谷牛人。他是匈牙利人,1956年偷渡来美。 看看年代你就会猜出来缘由了。1956年, 正是苏联铁蹄踏入布拉格镇压布拉格之春的年代, 可以想象有多少自由知识分子用脚投票了。
葛洛夫是管理艺术大师,被美国《财富》(Fortune) 杂志评为美国最厉害的老板。他头脑清晰,井井有条; 分析表达力极强,可以将自己的看法解释得十分明确; 一向兢兢业业,有很强说服力和影响力,不达目的从不罢休。 这些不正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情商的具体指标吗?
葛洛夫的管理精髓包括建设性对立(constructive opposition),在混乱中成长(grow with chaos),发明并用二十年落实的有效管理工厂流程Mc Intel,公司留言制度,数据化目标,会议管理,时间管理, 等等。
英特尔华人副总裁Albert Yu(虞有澄)写的一本书《我看英特尔》 曾提到葛洛夫的准时习惯。他与葛洛夫相约一起打网球, 十几年来不知打了多少场,葛洛夫从未迟到一分钟!细节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自律,能不成功吗?
顺便说一句,这本书的英文名是"Inside Intel",一语双关,起得非常好。大家都知道, Intel的微处理器是王牌,许多电脑都用。 但这东西在电脑里面,又看不见, 为此英特尔特别设计的商标就标明"里面用的是Intel"( Intel Inside)。这本书名反过来说Inside Intel,非常巧妙, 表示说作者本人在英特尔内部的体会和经历。
六十年代有许多技术突破:首例开心手术(1960年), 癌症辐射疗法,激光治疗视网膜脱落,心脏移植手术(1969年) ,基因拼接技术,等等。硅谷这个名称虽然还未叫起来, 但已有发展势头和雏形。圣何塞机场于1965年、1969年、 1970年和1971年连续扩建,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可见一斑。
在这个大变迁的时代,邻居城市东伯市也并非无所作为。 那里发生了些什么事呢?本虾今天篇幅太长,只好下篇再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