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海,买东西有时是很随意的,走在路上说不定什么时候灵感一来,皮夹子里的钱就减少许多。这是我现在的购物习惯。
去年回上海度过了几周与亲朋好友相聚的美好时光。闲暇的时候,大部分是消磨在马路上和商店里。每次去南京路,上海食品商店是必定拜访的。进门后慢慢地浏览,买东西是次要,寻找感觉才是目的。
寻寻觅觅之间,走到了蜜饯柜。看到了桃瓣。儿时回忆便一下子涌了上来。小时候囊中羞涩,很少有超过2毛钱的时候。买东西当然是要经过再三考虑,衡量。当时嘴馋,什么都想吃。不像现在有钱了什么都不敢吃。
那时候,口袋里的零用钱,能买得起的也就是盐金枣、咸支卜和咸桃瓣了。
其中,盐金枣和咸支卜因为小,花两分、三分就可以买上一包。
盐金枣有个不大好听的“雅名”——鼻头污。放在那些斜斜方方的玻璃瓶,有些已经包成三角包,一包,一包放在那里,像端午的粽子一样。
其实里面盐金枣一塌刮子也就可怜的十几粒,就赶紧打开,拿出一粒放在嘴里,再包好,塞进裤袋。然后兴高采烈地跳着跑着,扬长而去。
咸支卜可以拿出一根,小口咬着慢慢品味。
桃瓣贵一些,至少要五分一包,可以就这么舔着吃。桃瓣肉只是咬一小口,嘴里回转半天。有时一下子没有刹住车,一包全吃了。
于是乎买了一些桃瓣,还买了点拷扁橄榄,那可是当年的好物事啊。既然买开了头,横竖横了,干脆再买一点当时的高级货——话梅。回到美国可以慢慢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