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底金字 - 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 (六)

转载 (六)

轻烟缕缕叩师魂(1)

文/常伯工

我常想,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所能给予学生搅动灵魂深处的影响,当会伴其一生且永不磨弱。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则会以其全部生命去吸收老师的影响,同时他又有着非常的幸运,能遇到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从这个角度看,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程忠海之于我,可当真正二字,虽然满怀惭愧的我,并未敢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

商品大潮高掀的十数年来,基础学科与纯文化专业已渐失世之青眼。而二十年前高考择向时,我朋辈中那些富于高瞻的学子们,如今正享受着当年智慧的阳光雨露;另一类优秀的痴儿们则咬牙坐冷板凳以度余年。我自忖既无高瞻又非优秀且痴,我之选择冷而又冷的文史专业,纯粹是受真正意义上的教师的影响。

高中末年的我,本是随了大流要报考理工专业的。但不知怎的,我忽然厌倦了整日的实验推导及计算证明,而鬼使神差地转到了文科班。这一转便决定了我的一生,因为文科班的语文课如磁石般地吸引了我。任课的便是程忠海老师,我们背后称她为“程老太太”。

这位老太太细细瘦瘦的,中等个,黄黑的面容,戴副旧白边眼镜,给人的印象是全部的智慧都集中在那对镜片后面。沙哑的声调,宽容的微笑,讲课时手中常夹着支香烟,抑扬而从容的声音便随着那冉冉散开的轻烟布满教室。那时,学校里还没有如今升学竞争中的严酷气氛,相当多的同学于学习二字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因此教室中时起时伏的噪音就成了任课教师及倾心向学的学生们之大忌。但在程老师未尝紧束纪律的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是延颈张目、全神贯注,生恐漏听了半个字的架式。我有时不解,到底老太太的课程中什么东西那么强烈地吸引了大家?许久后才悟出,是她那近乎自我陶醉的精神。当她沉醉于所谈诗文时,微开着双眼,旁若无人,念念有词;忽而觉来,又以热切的目光扫视大家,征询回馈;当她介绍某家某作品时,腔调抑扬,手势联翩,似乎那名家是她的知旧,又仿佛她是那作品中的角色。一个老师,如果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而是将自己的专业当作生命展给学生们读与看,其成功必是毋庸置疑的。

好像是转入文科班不久,迫于家庭及亲朋舆论的压力,我在痛苦盘桓多日后,又找到校方请求转回理科班。那天早晨,听了我的倾诉,教导主任表示愿意研究研究,但当天上午还要我回文科班听课,中午给我答复。而上午的课正是语文!我至今仍记得,那次课的内容是一篇古文《唐雎不辱使命》,程老师在讲授唐雎以“布衣之怒”对抗强势的“天子之怒”时的神态,我现在只要闭上双目,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因而当日中午定夺的结果自不言而喻了。

程老师的授课内容是博而杂的,并不限于课本。他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歌赋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敏感。一次课上谈到李、杜诗之比较,二十余年前的中国,由于某些政治思潮的影响,是将李白看得神圣于杜甫的。记得她提起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的扬李抑杜时,不以为然地讲,文学作品的优劣应因时、地、角度的不同而具体地观察,不能笼统而论。她举了李白的《古风》和杜甫的《咏怀》做比较,李诗结以“吾亦澹荡人,拂衣同此调”,杜诗则结以“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她说:“二首均是咏志之作,杜甫借他人身世言己志,而李则直白说出,从纯文学的角度看,究竟孰高孰下,不是一目可以了然吗?”又一次,在讲授字词巧用时,她引用了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给我们展现了将红豆、骰子和入骨相思这一词语自然地衔接起来的无穷妙趣。这类看似枝枝蔓蔓的散谈,在变幻不歇的今日世界诸贤目中,也许不屑措意。但它在二十年前,对一群脑中空空、嗷嗷待哺的少年学子而言,不啻久旱后的甘露。

听程老师的课,能时时感受到宽松与有趣的气氛,使人不论严冬抑盛夏都如沐春风。常见的高考复习是学生必于考洋题海中沉浮喘息,程老师却从未强迫我们背记一词半句,她只是将必知的语法现象和生字词义不厌其烦地在课上重复,而且每次都有有趣的故事糅杂其间,而同学们在其乐融融之中便达耳熟能详的地步。就在最紧张阶段,她竟于课上绘声绘色地大讲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和苏联电影。我先以为她不过是要松弛大家紧绷的神经,后来才知她是在传授我们叙述事件的技巧。而这种生动的方法使人一生都不会忘记。

程老师对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热爱。她不单能在教学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学习之余也能处处以她独到的智慧给学生影响,所以印象中的她是个极聪明的长者。临近毕业的一次新年联欢会上,师生一起游戏为乐,她总是能在看似漫不经心之际赢得胜利,全场无人能比。我至今都不知她是怎样一下子准确抓住游戏中的致胜原则的。

教师中的程老师总是执著而不失风趣,悠然而又神采飞扬的。而生活中呢?她有没有常人说的“另一面”呢?我想绝对有的。当她走出教室,或周边无人相对时,常能见到她面色凝重、目光散滞地凭窗而立,手中仍夹着那支烟,只是任其自燃,绝不送到嘴边。我那时虽属少不省事一族,但远远望着她孑然落寞的身影,也感到一种被强电击中似的心灵上的震颤。多年后,才听一位了解她的朋友讲到,她果然身世凄苦,生活无助。我想,她定是以粉笔生涯和年轻学子为自己惟一的精神支柱,离开了四方的黑板与讲台,她会脆弱至崩溃的。

轻烟缕缕叩师魂(2)

教室外的老师又是怎样的,这是我们在对她五体投地般佩服之余,存于心中的一点好奇。毕业前曾与同学一道登她家拜望,当时她全家与人挤住在一套旧式单元房中,室中除了大堆的书籍外,并无几件家具,聊天时学生们坐在各式的椅子里,老师就坐在床边。至今不能忘怀的是,当在座的同学提到她家所在地区马上要有市政拆迁,估计她家会有相当改善时,她立即忘情地大笑起来,如一个灿烂而纯真的孩童!

我记不起是何时始立了决心从事文史的,但那段时日春风般的浸润必定是透入我的骨子里了。这个专业不能给我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实惠,但它给我的又太多太多,非笔墨所能形容。我自心底感谢上苍使我有机会忝列程老师门墙。毕业后本应时常拜望,以增再沐春风之惠。而我赋性疏懒,又一事无成,究未动此念头。直到去夏,才在朋友催促下,以不成器作品托其奉献过去。朋友返时,带来的竟是程老师已于前年辞世的噩耗。我的脑中顿时一片空白,虽似乎隔了重洋,又隔了时间,已失闻讯大悲的气氛。但我日前还在盘算着,老师见文如见人,当感些许欣慰。一下子便至如此,真正尝到了天人永隔的滋味,到了欲悲失觉,欲歌失音的地步。

程老师并非那种教育思想家,或为一山之首的教育大师,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标准教师。而正是这标准两字,奠定了她在我心目中的蜡烛形象。我自从教后,总不自觉地以老师为则,企图将老师的恩惠推及于年轻的学子们。德能不足,但我尽了力。而近二年来,因各种缘故蹭蹬于北美。我自知此生也许不能再返回那半米见方的讲台了。但我对天发誓,如有来生,我必会重操此业。因为我脑际永远萦回着的,是程老师从容又飞扬的神采,陶醉其中的语调和那副智慧而宽容的微笑。

愿此文化作不绝如缕的轻烟,飘至程老师在天之灵的居所,以弥补我痛失的叩拜之机。

操场

中学的操场,本是用于上体育课、出操、开运动会以及下课后的体育活动的。像点样的学校,都有一个400米跑道的标准操场,中间是一个足球场,在跑道外面,横侧面对着开球点的位置,有一个水泥搭的竖着旗杆的主席台,倘主席台后面还有一壁墙,上面一定有毛泽东手书体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从六七十年代过来的孩子,对操场的印象,恐怕并不仅仅是体育活动,甚至是不以体育活动为主。因为那时学生拎着椅子到操场开会,是三天两头的事情。

“文革”初期,操场天天用来开批斗会和批判会,学生有一段时间看到的情景是,今天揪出一个,明天揪出一个,从校长到普通老师,各路“牛鬼蛇神”轮番上台。我的一个同事是65中老高一学生,他亲眼看见隔壁的景山学校校长,有如清朝的“凌迟”犯人一般,双臂伸展,被大绑在操场上(姿势不同于常见的“喷气式”),一个曾在一部轰动全国的儿童片中充作主角的该校学生,从厕所弄来一桶粪便,兜头倒在校长的脑袋上。那时,校外的一些“走资派”乃至刑事犯罪分子,也时常被拉到操场上批斗和宣判,学生则要充当观众。“文革”中后期,斗人的场面少了,但配合一浪接一浪的运动大潮,声讨“封资修”之类的批判会还时常出现在操场上。有时还要开更大规模的联校批判会,操场局促的学校的学生,常被要求从家里自带小板凳或马扎,整队出发,汇集到操场大的学校。1976年3月8日,北京四中的操场上,就开过一个有一万二千人参加的“反击右倾翻案风”大会,六个学校的学生代表发言,当时的团区委书记也到会发言。

除去批判会,其他一些经常性或特殊性的活动,也常在操场操办。如请先进人物做报告,学习老三篇讲用大会,红卫兵大队成立大会,庆祝五一、七一、十一,庆祝人造卫星上天、氢弹爆炸、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欢送去郊区或外地插队的毕业生,等等。1976年9月15日,各校毛主席追悼会的分会场,也设在操场上。

操场上的活动,有时还伴有文艺演出,或者是专门的文艺汇演,演出者一般是学校的宣传队,由音乐老师负责排练或做导演。其他课任老师里有一技之长的,也可借机露一手。我们学校的操场很小,没有主席台,对着操场的教学楼大门口台阶之上的平台,就动辄起着主席台的作用,逢演出,它就成了舞台。我们年级有一个班的班主任,外号“缩脖坛子”,典出何处,已经没有印象了。她能拉拉手风琴,常在演出时为宣传队伴奏。她家住在操场后面的一个居民楼的四层,窗户对着教学楼。后来不知哪个同学先发现,一遇她出场,其丈夫必趴在家里的窗户上通过望远镜眺望,这个信息在同学中迅速传开。以后再有演出节目的活动,她登台时,操场上必有学生扭过头去,视线转向她家的窗户,不明真相的老师和同学也跟着这些学生瞎看,以为那座楼里出了什么事情。  

注释

①北京市中小学试用课本《语文》第十册,1970年7月第二版。

②北京市中小学试用课本《算术》第十册,1970年7月第二版。

③陈凯歌《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载《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④北京市中学试用教材《语文》(初中一年级),北京出版社1968年4月第一版。

课外活动

孩子的课外活动,任何时期都少不了。“文革”以前,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实行二部制,宿舍区大多设有“少年之家”,腾出一两间屋子,置办一些文体娱乐用品,供孩子打发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有时也排演节目。“少年之家”是那时主要的课外活动场所之一。此外家长所在机关经常组织带孩子参加的活动,如春游、游泳、看戏、国庆观礼。我们院不少孩子曾在人民大会堂和毛泽东同场看过《东方红》。那时家家攒一摞节目单,诸如《代代红》、《夺印》、几个样板戏之类,后来都包了书皮。1966年以后的十年,国家处在“史无前例”的特殊时期,孩子经历的课外活动,比起以前和以后,要不一样得多,也“丰富”得多。有些活动,是一时性的;有些活动,持续的时间长一些;还有些活动,贯穿于那“十年”的始终。

车内一景

http://vip.book.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00:00

上公共汽车念毛主席语录,是“文革”初期流行于小学生之间的一种自发的课外活动,名曰“宣传毛泽东思想”。它与中学生的串联同步,持续时间不长,也就几个月,但声势极大,成为当年北京市的一景。加入这项活动的,多为小学三四年级同学(偶有高年级同学参加),三四个人组成一个宣传小组,尽量红卫兵(当时还没有红小兵一说)打扮——军装、武装带、球鞋、红袖标、像章,实在做不到,也无所谓。然后人手一本《毛主席语录》,到公共汽车上诵读。他们通常是就近选一个公共汽车总站,下午过去,先学学雷锋——打扫汽车站及车内的卫生。傍晚下班前后,趁乘客高峰时段上车宣传,跟着司售人员跑一个来回,天天如此,风雨无阻,车票自然免了。那时毛泽东的语录,称“最高指示”,或“最新指示”,装订为64开暗红色斜纹的塑料本,又称“红宝书”。宣传小组成员站在汽车尾端,以“最高指示”或“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开头,自第一页起,依次轮流朗读。三四年级的孩子,多弄不大懂毛泽东的这些话以及说这些话的背景,不过是机械地过一遍眼睛和嘴而已,读错了字,闹出笑话,都难免,乘客不会追究。这样的活动,形式重于内容,但造势的意义不可低估,至少显示,连公共汽车这样的交通工具上,都能听到毛主席的声音,毛泽东思想的力量无处不在;还意味着,即使连十来岁的小学生,都具有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自觉意识。这些孩子并不容易,一趟下来,嗓子哑的,腿酸脚疼的,人人难免。可以说得上安慰的是,过了过车瘾。那时坐汽车跟坐电梯一样,被北京孩子视为一种娱乐方式。

在游行行列里(1)

http://vip.book.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00:00

游行不是什么六七十年代的发明和创造,也不是学生的“专利”,但那十来年,它是一项一直与中学和小学的孩子们相伴的经常性集体课外活动,动辄倾巢而动。如今四五十岁上下的北京人,在学生时代,没参加过别的课外活动的,说不定会有,但绝无没游过行的,再逍遥的学生,也不会对游行陌生,这是一定的。

游行的名目很多,大体分“庆祝”与“声讨”两类,行话又称“上街”。“十一”等国家庆典活动,组织严密,要戒严,有各种模型指引的方阵,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多次彩排,孩子中只有被挑出来的学生参加。林彪事件以后,这类活动改游行为游园。更多见的是全市规模的临时性“自发”游行,如遇大事的发生,一场运动的开始,毛主席最新指示的发表,中共代表大会或中央全会的召开,等等。学生们通常是在学校集合以后,整队向天安门进发。低年级不一定去天安门,有的就在周围的马路上转两圈。

王朔的小说《看上去很美》的第十七章,有一半说的是游行场面,尽管是小说,记录的当是实情,例如:

第一批看到的红卫兵是翠微中学的。我正走在上学路上,他们从翠微路北口校门冒出来,男男女女几百号人,黄糊糊一大片,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的,一人一身黄军装,戴着军帽,扎着皮带,脚下一色白球鞋,左胳膊上套着一揸宽的红袖标,印着新鲜的三个黄字。走在街上的小学生都停住脚看他们,翠微路商场的一些售货员也戴着蓝套袖跑出来看,还有路对过黄楼的一些推着婴儿车的老太太聚在路边指指戳戳。

他们看上去很温和,也很沉默,自顾自地走路眼睛盯着前方,女孩子挺着胸脯帽檐朝天好像知道自己很好看所以有点骄傲。我身边一个歪戴白帽子一看就有点不正经的男售货员突然振臂高呼:向翠微中学的红卫兵战友致敬!我们都觉得此人滑稽,抿着嘴笑吟吟地看着那些红卫兵作何反应。她们也像是有点不好意思,憨笑着往这边看,有几个女孩子也尖着嗓子握拳高喊:向首都革命群众致敬!①

这是“文革”乍起时的游行场面,路人还很有新鲜感,当热闹看。很快,它就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生活模式。王朔随后又写到小学里的情景:

上街游行成为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学校放暑假了。老师好像巴不得我们早点滚蛋似的暑假作业也没留就把我们统统打发走了。但到晚上,她们又不得不把我们召回去,参加庆祝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的游行。那是人人有份的夜生活,她们不能不叫上我们一起过。流行的说法那叫“大喜的日子”,也真像是什么人结婚,各大院里敲锣打鼓放鞭炮。有一次我给海军大院的一挂鞭数着,数到九百九十九我拉了一泡屎偷了一盘向日葵瓜子都嗑完了还在响——那得是一多高的大个儿在那里举着啊。②

“文革”初期,三天两头有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这也是游行频率最高的时段,因为逢“最新指示”发表,游行庆祝不隔夜。孩子们可以在游行中得到散发的“最新指示”卡片,是一种套红铅印的半个语录本大小的纸片,文字越新,越有吸引力。很多孩子都攒了一沓子,变成一种收藏品。不少同学凑在一起核对卡片上的文字,互通有无。一时洛阳纸贵,谁先拿到最新的“最新指示”卡片,且可以高兴一阵子。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庆祝游行中,孩子们能见到《人民日报》号外,如八届十一中、十二中全会,九大,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都有号外散发。游行中的另一样收获是捡传单。游行队伍经过的办公楼,常有传单从窗口飞出。传单纸多为大字报纸,类似《红岩》里的《挺进报》那样,是刻了蜡版以后油印而成的,五颜六色,由标着五花八门称谓的战斗队、兵团、联络站、公社等造反组织编印,内容不外乎毛主席语录、中央及“中央文革”负责人接见各地造反派组织的谈话,造反派的活动动态,当权派的“黑材料”,等等。撒传单不是孩子的事情,看传单也不是孩子的事情,但捡传单是很多孩子爱干的。攒传单的孩子不多,捡到的传单,新鲜一两分钟,以后都叠了风车或糊了风筝。现在,它们成了货真价实的藏品,我曾在报国寺的摊上问过,一张传单要价200元。倘能重温这些最新指示卡片或各种颜色的传单,不知还能勾起多少当年的北京孩子对游行的记忆。

说撒传单不是孩子的事情,也有点绝对。人民大学院里长大的孩子王艺曾和我同事多年,他还记得,当年人大两派组织“三红”和“新人大公社”分据教学楼和图书馆,武斗、打派仗,都往下撒传单,接传单的多为来串联的外地红卫兵。院里的孩子出于凑热闹,也上楼帮着撒。经常是传单撒光了,楼下人群仍翘首以待,这帮孩子就把厕所里的纸篓拎来(当中确不乏用作手纸的传单纸),一通往下乱倒。楼下的红卫兵不明真相,争抢纷纷。楼上的孩子看热闹之余,也为恶作剧的奏效大呼小叫。

在游行中,北京孩子还陆续熟悉了不少已成为一种象征的数字,如“五一六”、“八一八”、“七二○”、“五二○”,以及用几个人物的姓串起来的流行词,如彭罗陆杨、刘邓陶、陈姬乔、王关戚、杨余傅、黄吴叶李邱,直至1976年的王张江姚。而被打成“三家村”的邓拓、吴晗、廖沫沙,以及“四条汉子”周扬、夏衍、田汉、阳瀚笙,虽也妇孺皆晓,但三人或四人并提时,都用全称,有一首打油诗的开头是:“邓拓吴晗廖沫沙,他们仨人是一家……”时隔二三十年后,当年游行队伍里的孩子李乔已是一家大报的理论部主任,手里管着若干研究生,来自五湖四海,二三十岁不等,包括名牌大学党史专业毕业的。他有一次测试他的下属——让他们说出黄吴叶李邱的名字。众皆张口结舌,有一人硬着头皮似问似答:“黄……是黄克诚吧?”

在游行行列里(2)

天安门并非每一次游行的目的地。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后的游行,是针对“苏修”的抗议活动,目的地是苏联大使馆。当时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先坐车到东直门,再下车整队,围着苏联大使馆绕圈,呐喊声讨。我们上初中时的1976年,大事迭发,学校组织过两次游行。第一次是4月8日,“两个决议”广播后,声讨所谓“天安门事件”,记得那天下午先开会,会后在学校附近的月坛南街和月坛北街上转了一圈,没有到天安门。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几天前去天安门广场抄诗的大有人在,这次游行,纯属应付差事,队伍稀稀拉拉,没什么声势。第二次是六个月以后,“四人帮”粉碎,郭沫若诗曰:“大快人心事。”这也是大家闻讯后的第一感觉。1976年10月21日到23日,北京市举行了连续三天,每天100万到150万人参加的盛大的庆祝游行活动。当时已过八旬的叶圣陶虽没能跟着上街,但不无凑热闹的兴致。他在10月22日的日记里述及他听到的情形:

本欲偕兀真出外,观天安门热闹情形,以小雨而止。后知即不雨而出门,亦未能到天安门,缘游行队伍太多,电车汽车不能前进,乘客皆不耐而下。余令兀真出外买热水袋与薄围巾,以为少顷即归,孰知未得乘车,徐徐而行,竟历三小时有余而归,可见游行者之众。③

用当时的概念衡量,东四八条离天安门并不算近,可知那几天,整个北京市都动了起来。次日,叶又写道:“累计三日游行人数,当有四五百万矣,此亦向所未有者也。”

这四五百万人中,中小学生占了相当的比例。可以这样说,当年有多少中小学生,就有多少人上街。对于孩子来说,它可以算是“文革”十年历经的数不清的游行活动中的最后一次,如果叶圣陶的估计准确,它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游行,当然,它还是参与者最发自内心的一次游行,包括孩子。我们学校被排在22日上街,那天细雨蒙蒙,但没人顾及天气,惟一不解的,是横幅和口号中“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这句话,孩子看着听着都不自在。不少同学穿着白色的网球鞋、乒乓球鞋、排球鞋,冒雨而行,迈步于万众欢腾的热闹场面中。回来以后,穿球鞋的同学都得先干一件事——买鞋粉,刷鞋。

游行有一套模式,有敲锣打鼓的,有举标语打横幅的,有扛旗子的,有摇旗子的,有放鞭炮的,有领喊口号的……队伍里的一般成员,除了走路,还需跟着振臂呼口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