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善恶分布有着巨大的涨落,每个人行善与行恶也可因对象不同而有天差地别的不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每个(四十以上的)成年人在不同环境场合的善恶表现,却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具有统计意义的一般性的模式:亲善,近恶,远善。所谓具有统计意义的一般性就是说并非绝对地适用每个人当仍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这里的亲善指的是对于至亲的人往往表现出善来;近恶是指对于非至亲却又比较近的人往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恶来,这是因为残酷的现实告诉他如果不那样做就无法生存;所谓远善指的是对于更远的对象来说,他对于近处的恶心反而会消退些。其实,每个人虽都具有人性中一些共同的恶,其内心中也都有着些与生俱来的善,每个人心中都有些美好的愿望,所以当对象对自己的生存不具备危险,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发展时,想要实现内心中美好愿望的原始的善心便会开始发生效应。?
当然,这里的远近善恶都是相对的,而且远近的意义也并非一定是以空间距离为度量的。比如,两个相隔千里的人在网络上争吵了起来,彼此之间就觉得一种近距离的威胁感,因而尽量搜刮一些恶言恶语来压制对方,而自己内心的良善此时也就被压制了。再比如,两个人商讨分享一个共同的愿景时可能气氛融洽投机,可以掏心窝子地畅所欲言夸夸其谈,但是如果一旦两个人打算共同为这个愿景合作时,几十年磨练出的诡诈欺骗就出来了,其第一原因并不一定是要伤害对方,而是怕自己被对方伤害,因为几十年的人生磨练告诉他不提防周围的人就无法生存,无法生存就谈不上实现内心美好的愿望。同理,在和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打交道时人们常会显得很大度,因为这样做会带给自己一种良好的感觉,但是当两个人关系稍微近一些后,几十年养成的小气诡诈就又会因为自卫的本能而显现出来了。。。
当然,上述这种结构只具有统计的意义,具体到现实都是因人而异。有些人即便对至亲都很恶,有些人对周围的人虽不能做得象传说中的圣人,但也比常人更能让他人感觉到良善,因而就比较具有吸引力。当然,这一切又与每个人社会地位与经济条件密切相关,两千多年前的《易经。系词》(一说是孔子所著,又一说另有他人著此)就指出当一个人富有时,别人就会来跟随他,当一个人穷困时,别人就会离他而去。所以,不但一个人的行善与他的能力有关,而且别人判断一个人善否也与那个人的地位条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