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制酸剂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因良性胃部病变而手术切除全部或部分胃的病例显著减少。目前,中国人行胃大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的主要病因是胃癌。和其他东北亚国家胃癌好发部位相似,中国人的胃癌手术范围多涉及幽门。幽门在正常人体里连接着胃与小肠。生理状态下,胃通过蠕动把食物进一步机械性的研碎,并分泌胃酸、蛋白酶把食物进行化学分解。在胃的物理、化学作用下,摄入的固体食物变成部分消化的、半流质状的食糜(chymus)。幽门有节律地进行收缩和松弛,使食糜经由幽门括约肌,缓慢排向小肠,进行营养物质的吸收。当全部或部分胃连同幽门被手术切除后,这些正常生理功能也失去了。那么,术后的病人怎么来调养以适应这些变化呢?
图1 胃的大致解剖结构与功能及中国人胃癌手术的一般切除范围
在美国,胃癌从术后到出院共分三个阶段。按先后分别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外科病房、康复病房(rehabilitation center)。按病人的恢复情况各有不同长短的住院时间。恢复顺利的,也可以直接从外科病房出院。
在ICU和外科病房住院期间,医生会根据病人术后康复的情况把膳食的医嘱由禁食过渡到流质、半流质。流质应从清水开始,慢慢过渡到米汤、鱼汤、肉汤等。每次进食量从可几汤匙逐步增加到200毫升,以进食不觉饱胀为度。流质饮食阶段的进食主要目的是促使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而不是为了进补和营养。所以流质的品种应清淡无油、无糖,所以不宜饮用牛奶、甲鱼汤之类的。开始半流质食物时,病人的胃肠道功能已基本恢复。可以选无刺激性、易于咀嚼吞咽、纤维素含量较少、营养较丰富的食物。可以从婴儿奶糕、无糖藕粉、炖蛋过渡到粥、烂糊面、菜泥、豆腐等。进食量仍应从少到多,少食多餐,每天5-6餐。在这些阶段,如果进食引起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需停止进食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从外科病房出来时,胃肠吻合处的伤口基本长好。饮食可由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正常饮食,但仍应忌烟酒和辛辣食品。为了能早日康复,食品中应该包括新鲜蔬菜,以及蛋、鱼、肉、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含脂肪较多的食物不宜多吃。每餐的食量可逐渐增加,每天的餐次可由5-6次逐渐减至3-4次。人体有强大的适应性,胃切除术后有时残留的胃只有原来胃的1/3左右。但是逐渐增加每餐食量后,残胃的顺应性会逐渐变大。就 象橡皮筋一样,可以延展得更大来容纳更多的食物。术后2-3个月之内是转向完全康复的阶段,此时是建立残胃顺应性的关键阶段,因此不必大补特补。有的病人担心术后切了胃,进食多了会伤了胃,因此,每餐总是吃得很少。久而久之,残胃适应性就比较差。当然,也不能为了尽快撑大残胃而狂吃猛饮。还是得循序渐进,以没有不适反应为宜。术后化疗一般开始于术后的6周至一个半月,病人一般情况都稳定后,而此时也正是建立残胃适应性的关键阶段。由于化疗的胃肠道反应会影响进食,从而不利残胃适应的建立;因此,从这个角度考虑,术前化疗优于术后化疗。
术后2-3个月后,理想状态下病人应该完全康复。大多数病人在术后3个月时,每餐进食量几乎等同于术前。一般可按照自己原来的饮食习惯,食用各种容易消化的食物。但需要提醒有快嚼快咽习惯的人,一定要改变一下自己原有的进食习惯,让食物在口腔内多停留一段时间,多咀嚼一会。这样可以减轻残胃的负担,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刺激性的食物及调味品还是要禁忌,如:酒、咖啡、浓茶、辣椒、芥末、咖喱等。蒸、煮、烩、炖,比煎、炸、烤、生拌要好。过分坚硬的、含粗纤维多的、产气过多的食物也要限量,如粗粮、芹菜、韭菜、竹笋及干果类等等。
总而言之,胃切除术后的膳食应由清到稠、由稀到干、由少到多,逐步过渡;进餐间隔由3-4小时逐步降低到平常。因为个体差异和手术方式,有些病人会面临一些和进食与营养相关的问题。下面讲述一下常见的问题和对应措施。
一、营养不良、体重减轻
主要原因有:胃切除过多的小胃综合征、严重的倾倒综合征、腹泻、脂肪泻。
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作出以饮食、营养为主的调理。胃癌术后病人的膳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饮食,选择少渣易消化、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的食物(如鸡蛋、鱼、虾、瘦肉、豆制品等)。蛋白质供按每千克体重1-2 g的标准给予。碳水化合物以300g/天给予,但是要限制单糖(如葡萄糖、果糖)食入量,最好是双糖(如蔗糖、乳糖)与多糖(如淀粉)食物混合食入。体重下降10%以上的需使用营养剂。美国推荐胃癌术后的常用营养剂见表1。
表1 美国推荐胃癌术后的常用营养剂
* 有倾倒综合征的需使用低糖或无糖型的营养剂,如:Boost Glucose Control 或Carnation Instant Breakfast Low Sugar
二、倾倒综合征
发生于进食后10-20分钟,病人突然感到心慌、乏力、出汗、头昏,伴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
倾倒综合征一般认为是术后丧失了幽门括约肌,食物过快地大量排入小肠,又未经胃肠液混合稀释而呈高渗性。高渗作用下,肠腔吸取大量细胞外液,以致循环血容量骤减。另外,也与肠腔突然膨胀,释放5-羟色胺,肠蠕动剧增,刺激腹腔神经丛有关。
有倾倒综合征的病人应该避免糖份过高的饮食,如市售的含糖饮料,包括果汁。宜少食多餐。进食时干的和湿的不宜混在一起,如吃饭时不宜大量喝汤,尽量在餐前或餐后30分钟饮用液体。以避免液体带动固体食物迅速排入小肠。进食时患者可采取半坐卧位。餐后平躺10-20分钟,以延长食物的排空时间使其完全消化吸收。
三、低血糖综合征
后者发生于进食后2-4小时,同倾倒综合征相似,病人表现为心慌、乏力、出汗、头昏、手颤、嗜睡,也可导致虚脱,因此后者又称为晚期倾倒综合征。
低血糖综合征发生是因为食物过快进入小肠,葡萄糖过快吸收,血糖一时性增高,引起胰岛素过多分泌,而发生反应性低血糖。
有低血糖综合征的病人的进食原则同倾倒综合征,并随身备点糖块或其他小点心在低血糖发作时及时送食来缓解。
以上两种情况一般在半年至一年内自愈,少数严重的病人需要药物、甚至是外科干预。
四、腹泻与脂肪泻
腹泻多因胃排空过快,小肠蠕动增强,消化与吸收不良所致。当粪便中排出的脂肪超过摄入脂肪的7%,就是脂肪泻。
这往往是因为手术改变了胃小肠的正常解剖结构,致使胰胆的分泌与食糜不同步,不能很好地混合,失去了胰液分解脂肪和胆盐的乳化作用,而影响脂肪的吸收。这在肠道内的细菌繁殖加速胆盐分解的情况下更多见。腹泻与脂肪泻又相互加重病情。
胃癌术后,蛋白质供能应占总能量的15%-20%,脂肪的供能应占总能量的25%以下。有脂肪泻的病人,脂肪的摄入应该更低。 必要时,医生会使用处方药帮助胆盐的结合和/或抑制细菌生长。
五、贫血
胃癌术后的营养性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
前者主要是胃切除后胃酸减少,或兼术后胃肠道结构改变使食物不再经过铁的有效吸收区域、小肠上端蠕动加快,影响铁的吸收。除了在饮食上加强补充外(动物的肝脏、血块、肌肉都是好的膳食铁来源),可以口服铁剂,如果效果不好需静脉给铁。
后者主要是术后内因子的分泌减少引起。正常状态下,胃分泌内因子帮助维生素B12的吸收。胃切除术后内因子分泌减少,造成维生素B12吸收障碍,而产生贫血。如果是这种情况,需注射维生素B12来纠正贫血。
胃癌的术后5-6年内,需密切监测血相,及时发现并治疗贫血。
六、代谢性骨病
一般发生于术后5-10年,女性较男性多发。类型有骨软化、骨质疏松及混合型。
主要表现是消瘦;骨骼疼痛,疼痛多位于下背部、股部、胸部,局部扣压痛;下肢无力;易骨折,骨折常见于第二掌骨和股骨;常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升高为首发;血钙、血磷下降。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术后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障碍。术后胃肠道结构改变使食物不再经过钙的有效吸收区域,使钙的吸收减少。此外,术后的脂肪消化、吸收不良使小肠内的脂肪酸增加,和钙盐结合形成不溶解的钙皂,也影响钙的吸收。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必须溶解在脂肪里,和脂肪一起吸收。脂肪的吸收不良,也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
骨软化主要是给予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剂。
对于胃癌术后骨质疏松的预防与管理见图二。
图2 胃癌术后骨质疏松的预防与管理
*这两种情况需结合血清钙、磷、25-OH-VitD, PTH, 骨质疏松诊断标志物,女性的雌激素水平,男性的睾酮水平。
长期的合理饮食调理不但对术后恢复有益,而且还可以预防因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其他疾病,并为后续治疗奠定体能基础;因此全面的营养支持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康复。
主要参考文献:
王强、赵毅:《全胃切除术后营养相关并发症及处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年4月第33卷第4期314-316页
Jung Sub Lim, Jong-Inn Lee: Prevalence, Pathophysiology, Screening and Managment of Osteoporosi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J Gastric Cancer 2011; 11(1):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