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被不断改名的历史大秘密

朱楼旧梦隐叙家亡血史, 儿女悲情婉书明亡华殇。逃亡帝子大展春秋笔法,贾事真史揭开惊天隐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原来,甄英莲是悲惨败亡的四帝一监国的南明政权。接下来结合判词谈谈关于香菱的不断被改名的历史大寓意。

 

代表南明的甄英莲中的“莲”也是“芙蓉”,与象征朱明的“芙蓉”黛玉又是暗合,可是英莲被象征满清的宝钗改名为香菱,何意?

 

 指满清不承认南明的政治合法性!

 

看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这是朱慈炤强调香菱其实原是英“”,莲就是荷花芙蓉,也是朱明后裔

 

----“平生遭际实堪伤”,打小被拐卖,世家小姐的尊贵出身却沦为任人欺凌的使唤丫鬟,影射了皇朱南明完全不被满清承认政权的合法性,最终被剿杀的悲惨历史,令人如何不心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两地生孤木”即两个“土”加一个“木”乃是个“”字,桂致香菱魂返故乡,即指害死香菱的是夏金桂。 脂批特意提醒‘桂花夏家’的玄机庚夹:夏日何得有桂?又桂花时节焉得又有雪?三事原系风马牛,今若强凑合,故终不相符。来此败运之事,大都如此,当局者自不解耳。】“八月桂花香”,桂花开在中秋农历八月,夏天怎能有桂花?四皇子朱慈炤是用夏桂即“夏日何得有桂”的其实“无桂”来影射吴三桂。夏金桂嫁给薛蟠时十七岁,即十七岁成为薛家(满清)的人,暗指吴三桂在崇祯十七年投靠满清。而脂批的“桂花时节焉得又有雪”又点出了夏金桂与薛家的互不见容,即吴三桂最后与满清的彻底决裂。

 

 夏金桂又将香菱改名为秋菱,菱花同莲花一样夏天盛开秋天败落,盛开的香菱碰到了夏金桂就如同菱花进入秋天一般即将凋落,“秋菱”又谐音“丘陵”,暗指坟墓,这次改名暗示英莲即南明最终将在吴三桂手中败亡命丧的悲惨结局。

 

     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南明的最后一任皇帝永历帝流亡缅甸首都瓦城,获缅甸王莽达平达力收留。后吴三桂攻入缅甸,莽达之弟莽白乘机发动兵变,杀死其兄夺位。1661年8月12日,莽白发动咒水之难,杀尽永历帝侍从近卫。      永历帝得到清军进入缅境的消息后,曾写信给吴三桂,希望吴三桂能留他一条性命。1662年1月22日(永历十五年十二月初三),莽白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南明灭亡。1662年6月1日(永历十六年四月十五望日,清康熙元年),永历帝父子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弓弦勒死,其身亡处后改名为逼死坡,即今天的昆明市五华区的华山西路。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xibeifenglai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溪岚拾叶' 的评论 : 谢谢肯定,更惊人更精彩的解密还在后面。
xibeifenglai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凡高' 的评论 : 猜得对极了!兴建大观园乃是极其极其重要的历史环节,还有宝玉挨打,诗社赛诗,都是大历史,后面会逐一细解,解读红楼梦得一步一步来,跟着看吧.
溪岚拾叶 发表评论于
对香菱和夏金桂的解读非常合理。这之前的研究里,对这两人的分析,都很牵强,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放在明亡的背景下,博主的解释,让人茅塞顿开。谢谢博主。
凡高 发表评论于
兴建大观园的理由为省亲?安排小姐们一人一处,这样浪漫?期待楼主一新篇
xibeifenglai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镜中花' 的评论 : 资深完全谈不上。你的牵强结论也下的太早,这还只是开头,等我写完了晴雯撕扇的真相你再评论也不迟。
镜中花 发表评论于
读了你的许多红学小评,看得出楼主是位资深的红学爱好者,对曹翁的著作研究颇深。就楼主对红著中的某些章节片段及细节描写,说成是影射明朝历史某些事件和人物,我个人认为有些牵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