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5年全美有17%的大学生寻求焦虑症治疗,13.9%患抑郁症。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同比增加了43%(见文学城“海外同城”有关新闻报道)
这篇报道提到了一些原因,但还远远不能解释这一现象。在我看来,美国大学本科生的精神问题有以下几个深层次原因:
1,美国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很多大学生都来自单亲家庭。美国文化以自我为中心,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来,父母的离婚不会考虑子女的感受,而且假装子女对此没有感受。事实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是很难快乐的,其心理承受的压力要远远大于来自完整的家庭和充满关爱的父母的孩子,还不必说单亲家庭的经济压力和高额学费之间的紧张。这种压力在离开父母住校读书的学生身上会表现得更明显。
2, 目前全球的电子化趋势造成人际关系进一步疏离。原本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得到舒缓的心理压力在封闭和孤独的状态下会加剧。
3,美国社会对隐私的过度重视加剧个体的孤独感。
4,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基本上是应付差事,属于认认真真走过场。因为心理咨询人员受过严格的职业训练,既不认识学生,也不能和学生发展任何超越职业关系的友谊,根本不可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理辅导作用,只能是按部就班,把接受咨询的人当成一个没有灵魂和情感的个体处理,这是过度科学化的遗害。另外,咨询人员出于自我保护,通常也不会提出任何实质性的建议,唯一能做的就是装出一副耐心的样子倾听,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事实上,很多学生都认为心理咨询中心对他们毫无帮助。假如一个学生因为抑郁症自杀了,大学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校方律师撇清关系。一旦官司胜诉,学校就欣喜若狂,对自杀学生的情感和生命其实是漠视的--和撇清责任,保护自己比起来。(大学对人命尚且如此,对待性骚扰和强奸是什么态度,更加可想而知)假如美国人认为解决方案是加大投入,扩大咨询中心,雇佣更多的执业咨询人员,可以说,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唯一受益的大概就是想找份轻松工作的咨询师。
5,美国大学生心理普遍脆弱。这可能属于发达国家的通病。在一些不发达社会里因为世事艰难,生活着很多神经强大,意志力顽强的人,而来自完整的中产阶级家庭的美国大学生因为从小物质条件相对优越,很少真正体验真实生活的艰辛,一点挫折就可能被夸大到要精神崩溃的地步。就像张爱玲说的那样,他们的生活里没有比在苹果里发现一条虫更大的事情。美国高教界也已经发现大学生存在“over-sensitive”问题。所谓美国学生的独立和成熟,是被中国人夸大了的。
还有一种可能性:基督教传统的精神鸦片作用,也正在被新一代世俗化的年轻人抛弃。这是尼采早就说的:“上帝死了。”
除了具有普世性的现代病以外,亚洲文化里对亲情和家庭完整的重视,比西方人更密切的人际关系往来,对群体的重视,比起西方文化向极端发展的个人主义来,是更健康的,值得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