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节:美国白银政策的效果
对美国来说,这个白银政策效果不彰,而且虎头蛇尾。到34年中,由于黄金收购效果不理想,美国正式着手收购白银,6月签署购银法案,财政部的购银金额逐月报送参议院。当时搞得声势浩大,把全世界吓得直哆嗦。法案里给出的二个上限,要么每盎司1.29美元,要么财政部的白银存量达到其贵金属储备的1/4。什么意思?1.29美元是1840年代的白银价格,以后100年来没有出现过这个价,当时,世界白银价格才0.40美元一盎司。这扯不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你以为只有中国才这样?金银3比1更是无厘头了。当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大概在2亿盎司左右,按35美元一盎司算,70亿美元,加上33年收缴上来的全美黄金21亿美元,共91亿美元。白银要达到1比3,那得至少30亿美元,就按法案里规定的0.6464美元一盎司财政部收购价算,美国的白银储备要达到46.4亿盎司才能罢手。那还要考虑黄金储备的增加呢,不是同时也在大力购买黄金吗? 好,就算46.4亿盎司,当时美国国内的白银存量有多少?6.5亿盎司,还要购买约40亿盎司的白银。什么概念?1934年世界白银产量2亿盎司,1930年之前人类的全部白银产量估算是220亿盎司,估计当时尚存的白银存量100亿盎司。就是说美国要买光世界白银的一半。声势这么大,最后结果如何?到1962年法案被废止为止,财政部共买入32亿盎司白银,花费20亿美元,无论价格还是金银比例从没达到过法案规定的二个条件。这32亿盎司中16亿是在37年底前购入的,花费10亿美元。从年均购银额来看,显然37年以后,美国失去了购买白银的兴趣。实际上从35年底开始美国就对购买白银提不起精神了。
到了1935年欧洲形势大变,战争阴云笼罩,美国的机会终于来了。大量欧洲资产流向美国,绿纸再也不愁没人要了。到194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达到6.3亿盎司,增加了4.3亿盎司,花费150.5亿美元。这才叫货币扩张!相比之下,那10亿美元的白银收购算什么?有没有它就无所谓了。白银集团偃旗息鼓,只求本国生产的白银得由财政部高价收购就算完事了。即便如此,对中国,美国吸光中国白银的政策没有变。1934-1941年,美国共购买中国白银5.5亿盎司,合2.5亿美元。抗战期间中国失去出海口,对外物资流通极不方便。美国仍然和中国签署白银预售合约,买光中国境内包括华东,华北所有已知的白银,先给钱,货胜利后出运,1945年中国运出大约1.87亿盎司的白银。1949年前美国总共收购中国白银7.37亿盎司,合6.7亿两[1]。
第四小节:中国的对策
中国的对策以35年中为界。之前拼命保白银,一个是寻求和美国达成谅解,希望美国放中国一马,这些家伙都是亲美派,他们从心底里相信美国是会放中国一马的。另一个是拼命从海外购银注入经济。34,35年的关税除了支付外债本息,几乎全部购买了白银。所以当时白银国际市场有二大买家,美国,中国,白银价格是这哥俩共同抬高的。讽刺吗?更讽刺的是中国左手卖进,右手卖出,没头苍蝇一样不知道他在干什么!35年中,明白过来了,美国没戏!于是一腔的怨愤转向英国求救。开始在伦敦抛售白银,为币制改革积累外汇。英国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34年白银法案后中国白银开始大规模流出。据中国驻美公使施肇基在致美国国务院的一份备忘录中说,中国1934年白银出口量约为2.5亿元,其中5/6是在美国通过“购银法案”之后。南京政府注入白银无效后,慌了手脚,走上了民族主义强权政府必然走的道路,货币管制。10月13日宣布白银出口税和出口平衡税,目的是抹平内外白银的差价,截停白银的外流。这个事要稍微多说几句,不然带不出下面的币制改革。
价值没法自证,必须通过媒介反射。全世界生产要素价格是通过贵金属来反射的。贵金属要执行好这个反射的功能就必须具有不受限制的流通性。不然一亩田标价出售, 张家的黄金值三两,李家的值五两,这不乱了套了。张,李二家的黄金应该是等值的,要做到等值,就需要流通,张李二家互换黄金,张家的一两到了李家还是一两。如果张家拒绝流通,将自己的黄金统统打上记号,内部流转,不与外界相通。那它就离开了世界黄金估值体系,成了个孤立之物,因而失去准确反射价值的功能,变成了个废物。这个道理,谁懂?孔,宋懂?我看不出他们有懂的样子。民国历史里就我所知,有一个人懂。陈公博。太平洋战争那会儿,日本人要在上海收购棉布,陈对日本人说,既然已经开战了,你日本的黄金就成了废物了,为什么不运到上海来支付棉布货款?日本人一听,有道理,所以那时日本人向上海资本家收购棉布,一半的货款是用黄金支付的。人心思汉有它的道理。可惜了陈公博。
那么好,你看看34年10月13日这个白银二税,实际上是切断了中国白银和外界的联系,从此要么走私出去,抹掉记号,要么丧失反映物价的功能。所以10月13日后,有个古怪的组织诞生了,叫做平准委员会。用来平准白银税率。这就奇了怪了。你政府白银二税的初衷不就是抹平内外银价的差额吗,那每天的税率根据差额浮动不就可以了,要什么平准委员会?事实上平准委员会的工作居然是研究制定每天的内外差额能放宽多少。真实银价差额可以大到20-30%,而平准委员会制定的税率最高没有超过16%的,就是说它不敢将差额完全封死,白银在完税后流出还是有一点点利润的,这样多少保持了点中国白银和外界的联系。这样做的道理在哪里呢?那你看看二税颁布后的外汇市场反映好了。由于白银就是货币,中国的银价就是外汇牌价,它一直随国际银价上涨,10月13日前一周,猛涨到18便士一银元。13日布告一出,外汇牌价背离国际银价掉头下跌,一度猛跌至15.5便士。怎么回事?难道一张布告就增大了上海市场的外汇需求?还真是!布告一出,中国的白银就被打上了记号,隔断了与外界的联系,那它就不值钱了嘛。那你还将它攥在手里做啥?还不赶紧卖成外汇?大家伙合力抢汇,牌价哪有不跌的道理?外汇牌价背离国际银价下降了。内外银价的差距反而加大了。咦?政府出布告的初衷不是抹平差价吗?怎么反而加大了差价呢?呵呵,所以说,中国专制政治传统加现代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是搞乱经济金融的万能毒药,屡试不爽的。[2]
这就是南京政府不敢将差价完全封死的原因。有差价在,白银还能做些许流动,外汇牌价才不至于穷跌。之后的几个月里,政府的眼睛盯牢外汇市场,牌价一下去,政府就抛售手中宝贵的外汇,将牌价托上来。看到了吗?10月以前,政府在上海市场一直是白银空头,13日布告一出,立即转成了多头。需要动用外汇保卫汇率。当时政府的外汇储备并不多,三,五千万美元,不足填补上海外汇市场一年的缺口。咦?上海外汇从来就是随行就市的,浮动汇率,政府没有理由来干预的。怎么13日一过,不过是一个税收问题,忽然之间,上海牌价变成了某种联系汇率,需要政府运用平准手段来干预?答案就在于13日之后,中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反射不再依靠白银,它转而依靠外汇来完成估价。所以13日以前,政府怕牌价涨,13日之后政府一变而为怕牌价跌。外汇牌价一跌,万物都要重新估价,物价上涨,严重起来会引起银行挤兑,金融体系崩溃。所以13日这张布告事实上改变了中国的货币制度,使政府背上了稳定汇率的责任,其作用相当于联系汇率。换句话说,不管你政府意识到了还是没有意识到,一旦隔断中外白银流动,你实际上已经走上外汇汇兑本位之路。这样拖到35年中,孔,宋终于醒过来了,币制改革非走不可,伸头缩头都免不了这一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