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雪中送炭的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Photo courtesy of Anna Creech | Flickr

 

刚到美国时,心中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兴奋中又夹杂着不安、焦虑。高兴的是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国度,实现自己的留学梦;然而,对于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适应,并顺利完成学业。  忐忑中迎来了开学后的第一堂课,在美国土地上的第一次考验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美上学期间,学校给的奖学金是免除学费,但每周需工作20个小时。每学期一般修3门课, 如果修多了,会承受不住学习重担, 因为文科的课程阅读量比较大,写的任务比较多。第一学期上的第一门课是社会学。不幸的是这门课的上课地点在校外,一个中学里,距离学校开车需要20多分钟的路程(没有公交车可以直达的)。我在校内住,又刚到学校,那个城市我举目无亲,也没有一个熟人和朋友。对于我这个单枪匹马闯入这块地方的学子而言,只能靠自己东摸西撞中求生存。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人可以开车送我到那个中学,那个人送我到校后,就走了,去忙着做自己的事情了。下车后,我就拿出一张条子,上面有我美国导师给我写的三门课上课的详细地址及教室号码,然后开始在学校里寻找我上课的教室。在找寻的过程中,遇到那个学校的一个工作人员,她看我似乎在寻找什么,主动和我打招呼,问我是否需要帮助。我就问她社会学课的上课教室在哪。她说那个课不是在她校上。听完她的话, 当时只觉头脑发懵,稍微清醒后,立刻打电话给系秘书,确认上课地点。通完电话后,我才意识到,我的导师将我两门课的上课地址弄错了。我周日有门统计课是在这个中学上的, 而今天社会学的课是在另外一个中学上。

 

知道真实情况后,心情的郁闷难以言表:我如何才能去那所中学去上课?我不能再求助刚才那位开车送我来的人,人家已去工作了。但我又不认识别的目前可以帮我的人。无奈之下,只好背起书包,离开那所中学,出去走走,看能不能找到公交车,再做打算。此时,心想这第一次课肯定泡汤了。走在路上 ,心情更是灰灰的。美国的马路没有人行道,路两边只有非常窄的小道。路上是一辆接一辆飞驰而过的汽车,我没有看到什么公交车或站牌的踪迹, 也很少看到行人, 想问个人都很难。一个人背着书包,孤独、无助、绝望地默默走着,眼泪不争气地留了下来。

 

走了大约30多分钟的路,到了一购物中心。看到前面有个老太太,赶紧加快脚步,问她是否知道这附近有公交站。她的回答可能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式答案, “我从来没坐过公交车, 我不知道。” 她的话让我刚燃起的希望火苗瞬间熄灭,心情立刻又跌倒冰点。道过谢后,只好再独自踏上寻找的征程。但,没走几步,那个老太太叫住我,问我要去哪里,我就告诉她上课的地点。她说她的车正在修理,大概15分钟后好,我要去的地点离她家很近,如果我愿意, 等她车修好后,她可以载我去。我当然是欣喜异常地同意了。历经折磨后,总算赶到了教室,已经是第二节课了,还好,这两节课没讲什么重要内容。看了社会学老师发的教学大纲,心陡沉了一下。这学期需用的教材有4本书,心里暗忖该怎么做才能应对这门课。幸运的是上这门课的地点离我住的地方不算太远,至少在我步行能力所及范围之内,走路用40分钟左右才能回到宿舍。下课时已经是晚上8点,走在路上,我一边哼着歌给自己壮胆,一边警惕地盯着四周,看有什么可疑人。

 

回到宿舍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给那位老太太写邮件,感谢她的帮助。从此我就与这位老人结下不解之缘。在后来的交往中,慢慢了解到,她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曾经教文学课。退休后,仍然发挥余热,积极参与一个非党派组织名叫League of Women Voters, 她在这个机构担任领导职务. 这个组织致力于帮助妇女在公共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该组织是在1920年由 Carrie Chapman Catt成立,6个月后,美国妇女被宪法赋予投票权。它在美国50个州都设有分支机构, 会员十几万。

 

自此之后,她经常带我参加这个组织的聚会, 让我这个外国人有更多机会了解美国的政治和文化。参加她们的聚会时,只有我一个黄皮肤的外国人, 非常显眼。尤其当她们的聚会有社会名流、政客在讨论美国时事政治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个间谍一样刺入她们的阵营里。庆幸的是组织里的人对我都很热情, 没有排斥情绪。  那位老太太不仅帮我了解美国政治,也经常带我参加娱乐活动。我在美国曾经听过几次音乐会,都是她给我买票带我参加。并且她们组织年终的聚餐,也总是她出钱给我买单。我所能回报的只是尽量多参加那个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和她在一起,非常丰富我的历史文化知识,她知识渊博,能讲出很多事物的典故、来龙去脉。

 


Photo courtesy of Oleg Brovko | Flickr

 

她住的房子在美国著名的纪念碑大道(Monument AVE)边上,这条街被评为美国最漂亮的10条大街之一, 并且是美国唯一一个被注册为国家历史地标的街道。

 


Photo courtesy of Eli Christman | Flick

罗伯特·李将军塑像

 

美国南北战争的著名人物李将军和杰克逊将军的雕像巍峨地耸立在这条大道上。路两旁的建筑物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建筑风格多样,有安妮女王式的、维多利亚式的、都铎式的、殖民地时期的,以及希腊复古式的。她一个人住在那里。 她从未向我提及个人的情况,但谈过她的姐姐、弟弟和父母。她的脸上常流露着祥和的微笑,有时笑容中带着少女般地腼腆和纯洁。前几天还收到她的邮件,告诉我她的旅行计划。希望她生活得开心,愉快!

 

作者:Chenfang

 

本文首发于“美国华人”微信公众号(ID: ChineseAmericans)

helloworld1000 发表评论于
What a nice old lady.
闲闲客 发表评论于
美国人基本都热心助人。你也不错,回家就写感谢信。
闪闪星空 发表评论于
这就是缘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