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献给阿尔杰农的花》,一部很令人悲伤的科幻小说。写于1959年,小说里提到那时住在纽约每月房租才80几美元,但一份糕点却要3-4美元,对于数字敏感的我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同的经济世界。小说到1966年才正式发表,因为出版社要求作者Daniel Keyes把结局改温情点,但丹尼尔一口回绝,甚至把预支的稿费退回,连续几家出版商都如此,坚持了七年。
发表后,小说不仅获得了科幻界最著名的星云奖67年的最佳小说,而且先后翻译成了20几种语言,卖了5百多万本。以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得了68年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奖。
这小说,不像迪斯尼电影一样,最后要来点哲理,来点正能量,愉悦地结束,而是有点像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尤里与拉娜的离合,或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里绿子写给渡边的信一样,有种无力的悲伤。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伤里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悲伤面前,又是同样的无力。
在手术前,Charlie的智商只有68,妈妈和妹妹都以他为耻,被送到弱智隔离中心后又被叔叔领出来,在他的面包店扫地打杂。虽然所有人都以取笑他为乐,查理也乐其乐,自认有很多好朋友。手术后,像站在自动扶梯一样,查理的智商在几个月内就窜升到185,并且记忆力、思辨力也迅速提高。以前模模糊糊的记忆,变得明晰;支离破碎的事件,像聚焦镜头一样,前后左右都联系起来,解释了查理为什么想变聪明,为什么想留在家里和躲在影院里?但当他的智商超过了面包店的同事时,他们感到不舒服、掉价,疏远他,甚至集体请愿把他解雇掉。当他的智商超过了他的女朋友Alice时,爱丽丝觉得追不上他的思路,没了共通语言,他也失去耐心。后来,连负责整个研究的教授们也受到职业威胁,开始防范他。像Dr. Strauss说的,越聪明,烦心事越多,朋友越少。因为随着层次的提高,人事关系经纬度的复杂化,查理的情商却没有相应提高。那个深藏于心的儿童,时不时还要出来瞅着他、拉着他;那个被母亲深深伤害的低智男孩,无法抵御恐惧,不能与女朋友做爱,或亲密的接触。
小说中的悲情,无处不在。比如,作为研究员,Charlie调查弱智人管理所时,问这么大的管理所为什么没有围墙?管理员说,管理是开放式的,如果这些弱智人在外面能正常地活下去最好,但几乎全部,溜出去不久都会被送回来,因为在外面无法生存。看似平淡,漫不经意,但放在前后文,悲情自显。尤其是他智力达到顶峰,开始走下坡路时,他回去见在开理发店的父亲时的对话,跟妹妹的重逢,与爱丽丝和邻居Fay的接触以及结局,只要细心去感受,都是悲伤。但在最后来临之前,Charlie不忘嘱咐给阿尔杰农(Algernon)的墓前献上几束鲜花。这花,象征性的、诗情的花,没有Charlie人间不会有的花,是情商的代表,人性的象征。
阿尔杰农是只小白鼠。经过医疗注射和手术提高了智能,它可以非常聪明地穿越各种复杂的迷宫。在小说里,阿尔杰农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从预示查理智力的提高,到其迅速衰落,从查理被试验,转到查理自己试验,处处有阿尔杰农的绵里藏“针”。而小说的结构,更是曲曲折折,宛如迷宫,而等待在迷宫出口的,是个无可避免的、悲伤的结局。
小说的经典,还在于它的多维。比如,小说里隐含的友情,性,宗教情怀,和哲学寓意。Charlie当时32岁,而耶稣也是大约32岁被钉十字架。随着Charlie智力的变化,他的信仰也随之变化。手术前,他随身携带他的马蹄铁和幸运便士。像他妈妈一样,不断向上帝祷告,祈求变聪明。治疗过程中,护士告诉他,应该遵从神的旨意,该多聪明就多聪明,不要像亚当和夏娃一样,擅自偷吃智慧树上的果子,因为那是罪。但Charlie逐渐相信科学,认为科学可以让千万人看见“光”。到后面他甚至经历了尼采时刻(Nietzsche’s Moment)。等他智力下降之后,Charlie又开始变得迷信,复信神秘的力量。
小说的前言里,Daniel Keyes引用了柏拉图《理想国》里的一句话,大意是,“当人从亮处走到黑处,或者从黑处走到亮处时,人的肉眼往往会产生困惑(bewilderments)。心灵的眼睛,也是如此。所以,有常识的人,看到某人视力困惑或微弱时,不会笑他傻,而是会想此人是从亮处走到黑处,还是从黑处走到亮处?如果是后者,会为此人欣喜;如果是前者,会为此人惋惜。”我觉得这是这本悲伤的小说的最好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