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ion of my reading: Claim what is yours?
读书也是串门: 是到写书人的家串门
这种人往往比较focus自己内心感受,没啥不好,我不是说自私,而是说性格上,更适合做leader.
精神层次越高越孤独,就是一座象牙塔,精神层次高的人容易走进死胡同!
精神层次越高越孤独,越孤独精神层次就越高,精神层次高的人活的较为充实
精神层次越高越孤独,越孤独精神层次就越高,精神层次高的人活的较为充实
-------- 所以‘精神病人’其实是‘天才’被误诊了? 亦或是‘天才’到精神医院找避风港?
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識的貧乏,以及俗氣成正比。
聰明的人首先要努力爭取的無過於免於痛苦和煩惱的自由,求得安靜和閑暇,以求過平靜和節儉的生活,減少與他人的接觸,所以,智者在他和同胞相處了極短的時間後,就會隱退;若他有極高的智慧,他更會選擇獨居。
一個人內在所具備的越多,求之他人的就越少——他人能給自己的也越少。所以人,智慧愈高,愈不合群。 I wonder it's true or not? Nevertheless, it's true to me 不要和消耗你的人做朋友Que Sera Sera -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1030069.html
~~~~~~~~~~~`
为什么读书越多就越不喜欢“走亲戚”?
通常,人的精神层次越高,对无趣的人和事就会越缺乏耐心,因而也就越会觉得跟那些“聊不来”的人相处是一种煎熬。
十一期间,一个朋友在微信上向我吐槽:过节回家就是一种负担,各种人来找你,但我又感到跟她们一起做的这些事情,毫无意义,浪费时间。
“你说的是各种‘亲戚’吧。我明白,庞大的亲戚群体的存在,常常让你觉得放假比上班还累,但你又无处可逃。”不消她多说,我就明白是怎么回事情了,事实上,我每次节假日回家的时候,都有意地躲着各种“亲戚”。
这位朋友告诉我,上大学期间,她每次暑假只在家里呆一两周,其余时间都呆在学校里,不是为了认真学习,而是,只要一呆在家里,就会有各种表姐表妹来找她玩(在她放假前一两个月就不断打听她什么时候回家)。虽然,这些人,都是自己小时候很好的玩伴,但时过境迁之后,感到已经“玩不到一块了”,再跟她们一起玩,就觉得是一种负担了。
不过,你觉得是负担的事情,别人未必也觉得是负担啊。因此,明明是你千方百计地躲着她们,但她们却毫无知觉,反而千方百计地找你玩。这个时候,你会不会觉得,人缘太好,也是一种负担呢?
事实上,这个朋友老早就觉察到了这一点。研究生选宿舍的时候,她就曾故意避开本班的同学,转而跟其他院系的同学住在一起。因为,跟同班同学住一起,意味着你常常不得不跟她们“集体行动”,这就被绑架了;倘若跟外系同学住一起,便可获得更多的自由。有这种“前科”的人,你觉得她有可能乐意自己的假期被亲戚们给占据吗?
这些年,我在老家的朋友圈子,一直在不断地更新。
跟有的人,前面二十年都不怎么熟悉,甚至没说过话,但最近两三年变得特别密切了——我们在一起,不发烟、不喝酒,但能聊上七八个小时还不知疲倦意犹未尽;跟有的人,以前关系特别密切,但现在很少联系了,有的堂哥堂妹,多年没联系了,加上我的微信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朋友圈第一条帮我点个zan”,或者是,过一段时间发一条“测试一下你把我删了没”。
曾经在过春节的时候去过几个发小家里“叙旧”,但发现除了几句寒暄之后就不知道再聊点什么,然后,我就再也不去了,尽管我至今依然怀念他们。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不近人情,或所谓“不通人情世故”,但跟亲戚或发小一起玩,首先是要让自己快乐。如果明明已经玩不到一块去了,却还是出于怀旧情结或情面而凑在一起玩,结果往往是,大家都无法找到过去那种感觉。
有些怀念,保留在记忆里就好。 一交流,就破坏了自己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就像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是那么可爱的一个小男孩,令人朝思暮想,但当你终于见到“中年闰土”,看见一个饱经沧桑毫无生机的中年男人时,你会感到特别失落、心酸。
此外,早在四五年前,我就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春节回家,不走亲戚。假期太短暂,总共就那么几天,连陪父母都嫌不够,哪来的时间走亲戚?
当然,对自己喜欢的人,没时间也会“有时间”;而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有时间也会变成“没时间”。因此,不愿走亲戚,“没时间”往往只是个借口。
我们都知道,亲戚,尤其是亲戚中的女性长辈,是一群过于热情的人,因而,她们也就变成了各种“三俗”问题的发源地。亲戚往往都有跟你交流的强烈愿望,但又不知道聊什么话题好,因此,就把话题锁定为“有对象了没”这样的套路。有的亲戚还特别喜欢凑热闹、起哄,如“把你对象带过来给我们看一下”,这就很讨厌了。偶尔碰见了,介绍认识一下还好,可是,人又不是个展览品,还专门带过来给你们看一下?(有对象的,就问“啥时候结婚”;已经结婚的,就问“啥时候生孩子”。)
通常,一个知己、闺蜜八卦你的个人问题时,会感兴趣“你们是怎么认识的”“ta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们平时是怎样相处的”,然后,你就会津津乐道于那些让你感到骄傲的事情,比如ta是如何有魅力如何俏皮可爱,ta的爱好特长是什么,ta给了你哪些精神力量;然而,倘若是亲戚知道你“有对象了” ,她们最关心的问题是ta长得怎么样、身高多少、有照片吗我看一下, ta是哪里人、干什么工作的、一个月挣多少钱、ta父母是干什么的,你们打算啥时候结婚等等。两者对比,高下立判。
亲戚们还常常对“你一个月挣多少钱”这样的问题充满兴趣。但你究竟是怎么赚钱的,以及,你是否享受这份赚钱的差事,他们则毫不关心。
有一年春节,表哥问我:“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然后,我就激动地抓起他的手握了又握。 因为,在亲戚中,很少有人会提这种“高端问题”。
“无法忍受七大姑八大姨的主要是这样几类人(也可以说是‘一类人’,因为这几个群体往往是高度重叠的):没对象的;有对象,但对象的‘条件’入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理想主义者;完美主义者;常年在外读书或工作,很少回家的;挣钱少的;见多识广的;书生气十足,‘迂腐不堪’的……至于我的那些初中毕业或小学毕业后就在家务农的兄弟们同学们,他们跟七大姑八大姨相处得特别融洽。”有一年春节前,我在QQ空间发了这样一段话,有个小朋友回复道:“你咋不说就是你这号人呢?” 对,这段话,就是以我自己为原型的。但我相信,一定会有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人觉得自己也是这样的“原型”。
一个简单的规律是:人读书越多,就越不喜欢跟七大姑八大姨聊天,因而也就越不喜欢“走亲戚”。说得再刻薄一些,人的精神层次越高,跟亲戚的距离就越远。
可是,为什么呢?
亲戚跟朋友不一样。朋友是你自己选择的。无论是基于利益的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还是基于“聊得来”而结识的纯粹的朋友,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人,都是经过你的同意才成为你的朋友的。也就是说,朋友关系,往往是建立在三观一致的基础上,或某种魅力的基础上,最不济也是建立在资源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只有具备某种“能力”或资质的人才能成为你的朋友。这里面有你的“真实意志”。
而亲戚关系则往往建立在血缘和婚姻(直接或间接)的基础上。一个人成为你的亲戚,并不需要经过你的同意。比如,仅仅因为你爸和你妈生了你,你爸的表兄弟姐妹和你妈的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就都成了你的亲戚;仅仅因为你和某个人结婚,ta家的亲戚也就成了你的亲戚,你不同意也得同意。甚至,仅仅因为别人和别人结婚,他们的家人和亲戚也就成了你的亲戚。也就是说,一个人成为你的亲戚,并不需要任何资质或“禀赋”。
由于在选择跟谁成为朋友时,你有权为自己把关,你可以将那些聊不来或“玩不到一块”的人拒之门外,因此,只要是你一个标准很高的人,无趣的、无聊的、愚笨的、庸俗的人都是不可能成为你的朋友的,长舌妇尤其不可能;然而,在谁能成为你的亲戚、谁不能成为你的亲戚这样的问题上,你是没有选择权的,因此,亲戚里面就充满了这种“聊不到一块”的人。
朋友之间的关系,往往靠共同的志趣和三观来维持,跟朋友在一起交流,要么收获乐趣,要么可以长见识、积累资源;而亲戚之间的关系,则主要是靠各种家长里短来维持的,可是,聊家常里短,并不能增进智慧。
通常,人的精神层次越高,对无聊的人和事(如家长里短)就会越缺乏耐心,因而也就越会觉得跟那些“聊不来”的人相处是一种煎熬。这就是读书越多的人越不喜欢“走亲戚”的根本原因。
此外,亲戚和朋友之间的这种巨大差距,造成的另一个后果是:交朋友能力强的人,一般都不怎么喜欢走亲戚;而喜欢走亲戚的,往往都一些交朋友的能力比较弱的人。
想交到朋友,你要么有魅力(趣味、学识、情怀),要么有资源,但这些东西,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相比之下,走亲戚,则简单得多,因为,不管对方愿不愿意接受,他跟你就是亲戚关系。有理不打上门客,你只要带着礼物上去跟人拉拉家常,没有人会拒绝你。拉家常的次数越多、范围越广,亲戚之间的关系就越密切。
那么,“走亲戚”的传统是怎么来的呢?我认为,它最初应该是一种民间的互助体系。
比如,亲戚家遇上红白喜事,大家都会积极地送上份子钱,这样,有朝一日自家遇上同样的事情时,亲戚也会来捧个场;如果你自己平时不去参加亲戚家的红白喜事的话,就别指望他们来给你送份子钱了。
份子钱,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根据陈志武在《金融的逻辑》中的观点,份子钱,是民间的一种隐性金融互助制度。说得通俗一点,份子钱,是一种互惠型融资制度。今天我家办事,缺钱,大家都来凑一点;明天,你家办事,大家也给你家集资。
早先,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是没有机会交到朋友的,亲戚,是唯一一股可以依靠的力量。因此,每个弱小的个体平时都得多跟亲戚加强联系,这样,万一遇到事情上,也要找亲戚给自己出力;倘若你一直跟亲戚老死不相往来,在遇到大事的时候,你也不好意思向人家求助啊。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农村,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女人跟老公吵架后,都会首先选择“回娘家”,因为这里是唯一可靠的避风港。娘将如果给力的话,还会安排救兵去教训一下那个女婿。而城市女性跟老公闹别扭,要么是外出旅行,要么去闺蜜——包括男闺蜜——家躲避。虽然回娘将跟走亲戚并不是一回事,但这个例子也可以反映出,环境越封闭,人对亲戚关系的依赖性就越强。
进一步延伸,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喜欢“走亲戚”的,大部分都是“翅膀硬了”,对亲戚的依赖度比较低的人。
当然,并不那么绝对,并非所有的亲戚都会给我们带来不适感,有的亲戚,其实也很有趣,跟我们有很多除家长里短之外的共同语言。这样的亲戚,我们肯定会喜欢跟他们一起聊天。
我有个朋友,每次回家都跟他的舅舅和姑父聊天,回来后还跟我分享一些他们的聊天内容。从他们的聊天内容看,这样的亲戚,跟朋友没什么区别。这个朋友之所以喜欢去这些亲戚家,是因为他们都是“能够成为朋友的亲戚”。我听了很羡慕,如果我的亲戚都是这样,那我肯定特别喜欢“走亲戚”。
来源: 苏清涛 财经内参
精神层次越高越孤独,越孤独精神层次就越高,精神层次高的人活的较为充实
-------- 所以‘精神病人’其实是‘天才’被误诊了? 亦或是‘天才’到精神医院找避风港?
其实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本来就是一种经历,读的是‘社会’这么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