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转自百花苑主的《文学城的小说家(二)》,特别感谢文友百花苑主把我的小说评价得这么好,转载如下。
文/百花苑主
卜蘭子,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系,俄勒岡州立大學數學和計算機雙碩士,高級軟件工程師。
<雾桥>是卜兰子的一部自传体的校园青春爱情悬疑小说。写得是北大女生杨亦兰的两段校园爱情,和一段阴差阳错的现实姻缘。
小说中的杨亦兰,是中国版的郝斯佳(美国小说<飘>中的女主)----为心目中的爱人卫斯理(虞美人)而对现实中的爱人白瑞德(李聪林)视若无睹。 很多女人在少女时代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心理吧,但随着年龄渐趋成熟,她心中的爱人逐渐和现实中的爱人重叠在一起,她终于发现,原来自己一直寻觅的那个人,就在身边。原来神给你的另一半,就是最适合你的人。而最适合你的人,就是最好的那一个。 醒悟过来的杨亦兰,鸡肋婚姻最终变为鸡汤婚姻(犹如圣经新约中耶稣变水为酒的神迹-----蒙神祝福的婚姻也是一个水变为酒的过程)。从这点意义上,我想定义它为一部女性心灵情感的成长和觉醒之作, 一部治愈系暖伤青春小说。
小说情节曲折,引入入胜,令我时而伏案大笑,时而拍案叫绝,结尾荡气回肠,散发出淡淡的忧伤和惆怅,犹如一曲宏大的多声部<青春颂>交响乐,在一连串戏剧性的华丽高潮之后, 尾部渐收入低沉凝重中,令人低徊不已; 又如一杯泛着欢笑眼泪喧闹孤寂,爱恨情仇等泡沫的青春之酒,饮来令人不胜唏嘘,五味杂陈; 又如一杯龙井茶,微苦中回甘悠长,香远溢清。
兰子的文笔生动鲜活,空灵跳跃,幽默诙谐,又不乏精准细腻的心理描写。作者擅长以大段的对话和富有轻喜剧色彩的戏剧性冲突,来勾画每个人物的性格,和推进情节的自然发展,过渡流畅自然,一气呵成。行文笔触,如出自一个 17、18岁,恣意纵情又娇憨任性的可爱少女之手----使我几乎忘记作者已步入中年。
作者对女主的人物塑造真实丰满立体: 她最初爱得执拗单纯,没有心机城府,对意中人掏心掏肺到了似乎有点缺心眼的地步,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善于隐藏掩饰自己、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的温婉淑女, 而是如生猛海鲜般敢爱敢恨,敢追男生的女汉子; 但也不乏一点点花痴,花心,自我调侃和善于嫉妒;失恋后绝不死缠烂打,而是及时调整状态,移情别恋,再战江湖; 但是意中人回头又常使她无法自持自控,出现感情游移不定,死灰复燃的心理变化。典型的恋爱中的尚未成熟定性的小女生形象。
即使女主的几段失恋, 也刻画得悲而不伤,哀而不怨,甚至时常令人忍俊不禁----- 使我常有出戏的感叹和坏笑: 这位少女得有多么强大的心理,才能做到失恋时还不忘自黑和自嘲?! 而这种难得的勇敢和清醒,正是作者和作品的迷人之处,可能也是她令三位男主都对她情有独钟的魅力所在吧。 因为年轻,在爱情中冲得急,跌得痛,或是爱得用力过猛,好像也不大要紧了----因为年轻,犯错也是可爱的和可以被原谅的吧? 因为年轻,即便跌断腿也总是会恢复得快些吧?!
女主杨亦兰,爱得单纯投入,爱得酣畅淋漓,爱得几乎毫无保留, 正所谓 "哭过笑过,爱过恨过,才晓得, 我真正活过"-----看了之后我总不由得想,初恋为什么那么令人难忘,可能就在于,人一生中,可能只有初次的恋情,才做得到倾尽所有,全情投入,如痴如狂,热烈似火,不计代价-----因为那是我们生命旅程中的第一个怒放的春天,那是生命中爱欲的第一次觉醒,只有经过恋爱和失恋的成人仪式,我们才真正在心理上, 从青少年的纯真年代,过渡到成人世界----那个充斥着世俗功利和利益算计的世界。我们怀恋青春,就是在怀恋我们那个失去了的、曾经一尘不染的童贞和纯净的世界。
我对兰子是羡慕的: 她一头轧入爱河,虽免不了呛水,扑腾,但她青春的故事很精彩,她最美的季节没虚度。 不像俺那时怯弱胆小,只敢站在河边望着那些在爱河里畅游的人,所以俺的青春是空白乏味的。从这点上, 我想对兰子这位勇者而言,青春的伤痛也是一种财富。若干年后,在某个月色如水之夜,她发现从那结疤之处,隐隐地散发出一种幽香,勾她回忆起那令人无限伤感惆怅的, 如诗如歌如电影慢镜头的青春时光---<雾桥>因此诞生。
我不由想起台湾诗人席慕容的诗 <青春>: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雲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
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是的,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
(<雾桥>已经签约出版)
兰子的另一部代表作是《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小说以诙谐的笔调描述海外知识分子的生活百态。工程师陈思诲,郁郁不得志,渴望青春激情。全职太太秦晓莲,生活安逸,意外发现丈夫购买了婴儿床。夏志强海归创业成功,回美探亲时察觉妻子怀孕。清高自傲的胡爱萍追求诗意浪漫,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不完美的人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智慧,一场婚外恋演变出一个美好的结局。
世界是不完美的,沒有人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學會與環境妥協,「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人生態度不失為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與智慧,靠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處事方式,人與人之間才能夠形成一種和諧,才能在不完美中求得「完美」。
有讀者說,深深地被這本書中流淌著的「人性」所感動。這些事業有成的海外學子,陷入「食色,性也」之中而無法自拔,所謂的事業、婚姻均讓位於原始的慾望。書中對婚姻的背叛者,從最初無情地批判到最終的憐憫與同情。
長篇婚戀題材小說《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帶個人們的啟迪同時也是最大的社會意義,就是書中的每個人都能夠用正常的、理性的、光明的、負責任的態度,來處理一段因「本性」所帶來的「失誤」的情感。
诗人叶虻的读后感非常精彩到位。鲁班门前,不需弄斧。就请有兴趣的读者,点击链接,阅读诗人叶虻所写的 <带着病痛活下去--《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读后感>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4585/201509/13448.html
也再次感谢叶虻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