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捕手之称朱啸虎:BAT不足为虑!保持好奇心和投资纪律才能押中独角兽!

同拥有创业梦想的伙伴聊心得体会 相互帮助 有空在NYNJ可聚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们非常愿意挖掘商业模式创新,去年上半年是移动直播,下半年是单车共享。

1.

抓住刚需、痛点、高频,BAT不足为虑

以前一直是美国有怎样的模式,中国就会去复制,但是现在美国也有人在模仿 YY,今天中美创新的步调几乎是同步的。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现在创业风险更大了,因为现在没有办法借鉴和验证这个商业模式存在的风险了,只有试了才能知道是不是可行的。

任何一个商业模式,如果在美国稍微火一点,中国肯定有几十个人在做,因为那个商业模式是被验证过的。但现在这个情况变化了,我上个月去美国参加会议,美国今年没有消费互联网的热点,他们都在学中国的移动直播,在思考为什么这个模式这么火、这么赚钱。

为什么商业模式创新比较难?很多人说互联网巨头垄断。腾讯看上去流量很大,但是腾讯内部对流量消耗非常大。腾讯老大说,腾讯看上去有这么多的流量,但像腾讯视频,腾讯新闻,腾讯流量内部这些产品已经很累了。

所以我觉得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在判断赛道时对巨头不要过分恐惧。很多投资人经常会问一个问题:BAT做这个你怎么办?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担心,尤其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具有病毒式传播效应,先发优势非常明显,巨头真不一定追得上。

好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就一点:它到底有没有给用户提供真正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否足够刚性,痛点要足够痛,需求要足够高频,这就是我们要的。

去年国庆节的时候,我看直播,直到凌晨两点钟,还有几千人在看,就看一个女孩子闲聊。我在那一刻就觉得,无聊绝对是个刚需。而且天时地利人和都到了,现在 4G 网络很普及,很便宜,手机性能也很好,不需要专业设备,谁都可以做拍摄视频;而且在 PC 互联网时代,用户群已经被教育好了,尤其是年轻用户,他们认为直播是一个好事情。所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模式的创新一直如此,开始看壁垒似乎很低,但是一旦建立规模优势,壁垒是非常高的。任何互联网平台都是这样,滴滴打车、饿了么、ofo 这些,一开始看都没有任何壁垒。但是他们是以用户为主的,有规模优势,就能建立难以逾越的壁垒。

移动直播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巨头追赶不上的案例。它有非常明显的病毒传播效应,腾讯推出十款产品,都没有获得成功,没有一款发展起来。所以说你能不能领跑,能不能抢先战斗在风口,非常重要。如果真的抢先领跑,成功机会有很多。

对于投资人来说,看到好的模式千万不要犹豫。如果我相信这种模式,扣扳机会非常快。像映客我们仅用了一两个星期,见了一些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后,很快决定投映客。ofo 也是,我们见了一面就觉得一定要投,戴威也是非常惊讶,虽然他下楼了以后,居然去百度我们,他一定要查一下我们到底投过什么项目。

对于创业者来说,需要关心的是商业模式是否成立。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解决什么问题,不能只想到一个概念,而是要清楚想解决什么问题、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如果一个 CEO 连这个问题都回答不清楚,那这个公司肯定是没有希望;同时要对创业的节奏、融资的轮次把握好。

2.

不看好AR/VR,消费升级和共享经济才是大趋势!

虽然我一直强调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但并不很看好一些现阶段比较热的科技创新的热点。

任何一项科技,早期都一定会经历波折,没有新的科技可以问世之后一帆风顺、一马平川的。新科技都会一开始很火,很快经历一个死亡谷,调整一下,然后才能成长起来。

你看 Steve Jobs 也遇到过这样历史的难题。1993 年的时候,他就推出过智能个人助理的产品——Newton,它的体验就跟 iPhone 很类似,但它就是卖的不好,后来停产了。但是2007年iPhone发布的时候,时机已经成熟了。这是一个事物发展的规律。很多科技创新还没经历这个过程。

比如VR/AR,我就不是很看好,真的是要让先让子弹飞一会,先不要着急。

那么,究竟现在有哪些大趋势值得关注呢?我认为是消费升级和共享经济。

随着现在人类可支配收入的越来越高,消费升级是必然的。不过这个概念太泛了,像我们投资小红书时,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有想过要做消费升级,但实际上做出来就是消费升级,我们投的诺心蛋糕也是典型的消费升级,并且在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之内。

我觉得中国最好的消费升级,是把 20 块钱的东西,提高质量卖到 28 块钱。星巴克为什么会选择诺心蛋糕合作,因为他们把蛋糕销售提高了 20%,贵 8 块钱,消费者其实不会在乎,因为它的品质已经提高了很多,消费者愿意接受。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你要说能从 200 块钱变成 2000 块钱,那在今天还太难了。

共享经济在中国、在美国、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大趋势。我会碰到一些企业家,抱怨说:「现在的 90 后到公司来,经常说我能不能兼职上班,或者说在家上班?」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行为变化的趋势。

我们会持续关注共享经济,最近也有投资非常不错的项目,衣、食、住、行,除了「住」在国内稍微早了一点,我都非常看好。因为中国的大部分房源比较紧张,每个人家里面不是都像美国人家里有客房的,美国做 Airbnb 的模式很容易,在中国实际上还没有这个空间。可能在国内需要等到这一代长大了,他们的父母都有空房子了,时机才会更成熟一些。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需要因地制宜的去做一些模式的调整和改变,像途家为什么做得还不错,因为他们签的不是消费者个人的房间,是整栋楼的房间,这样就会容易一些。

3.

保持好奇心,坚持投资纪律

现在的环境是充满可能性的,所以对投资人和创业者来说,都要保持好奇,必须要时刻去想,有没有什么新的机遇。一个优秀的投资人,我认为主要要做到两点:第一是好奇心,第二是纪律性。你必须对新的事物好奇;必须坚持自己的投资纪律。

每年都有很多人都问我,下一个风口在哪。具体在哪,我真的不知道。我们关注的机会很多,像新的娱乐方式、新的社交媒体,我觉得都有可能形成下一个风口。

现在的环境是充满可能性的,所以对投资人和创业者来说,都要保持好奇,必须要时刻去想,有没有什么新的机遇。现在我每天仍然会看大量的BP,只有经常看 BP 才知道市场发生了什么事,很多 BP 我们看了不会投,但是看了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个方向可行,这个方向可能成为热点。

作为天使投资人来说,一亿美金、十亿美金和百亿美金的机会都可以去投,但是对于机构投资来说,我们觉得一亿美金的项目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一个项目如果只赚一两千万美金,对于机构投资人来说影响不大。

百亿美金机会太少,要四五年才能诞生一个这样的机会。但是十亿美金的项目还是不少的,一年平均有几个甚至于十几个,用百亿美金的标准去要求我们的投资人,然后去投十亿美金的机会,这是我们定义的一个标准。换句话说,只要能产生十亿美金的机会我们都不希望错过,这就是我们的投资纪律。所以互联网领域的所有东西我们都会关注。

4.

风口不重要,产品和人才是关键

就近,从大的风口来说,我觉得唯一可以预测的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经经历过三个波折了,三起三伏,这次起来,留下的是非常不错的产品了。所以我们很关注人工智能,投资了不少项目。

我一直觉得风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很多历史积累的基础上。

千万不要去赌这次的时间点——我们要看到数字,证明这个时间点是真的快到了以后再出手。做的太早很容易成为先烈,即使你熬到了风口来了以后,这个风口也不是你的,比如很多公司做得比滴滴早,他们也熬到了风口来的时候,但思维、DNA已经不适合那个风口。

归根结底,人和产品才是关键,风口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重要。一如当年的百团大战,就算你抓住了风口又能怎么样呢?你成功的概率仍然是百分之一。

过去几年,资本在创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五年前,拉手网融了1亿美金,觉得天文数字了,但在今天这一亿美金算不了什么。这是非常大的变化,资本在创业当中引起的作用越来越强,对于创业者来讲,尽早拥抱资本是很重要的因素,在早期并不要纠结于估值,速度非常非常重要,把融资优势转化成业务优势,再把业务优势转化为融资优势。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多人都对互联网产生了误解,好像不烧钱就换不来用户。

不管是滴滴还是映客,早期用户都不是补贴换来的,任何一个需要去补贴的用户都是伪需求,不是刚需,真正好的产品一定会获得强口碑传播。

我们只喜欢用一种补贴,就是靠补贴来清场。当初滴滴打代驾、打拼车就非常典型的案例,靠资金优势来挤压市场,用补偿去清场。

VC的马太效应:为什么总是朱啸虎??

哈佛商学院的高级讲师 Shikhar Ghosh 这么评价 VC 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们。

他曾经研究过超过 2000 家被 VC 投资的初创公司,其中有40%的公司以倒闭告终,而如果站在 VC 回报的角度,有95%的公司都没有带来应有的回报。

Cambridge Associates 是一家投资 VC 的咨询机构,他们也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就他们所说,3%的 VC 公司最终获得了95%的行业回报,而且这头部3%的基金并不会随着时间而有太多改变。

这首先说明投资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具有头部效应的事情,少数的最好公司带来绝大多数回报,而少数的最好的基金又掌控着这些少数的最好的公司。

同时又说明,投资是一个具有极强马太效应的事情。人脉、资源、track record、经验、判断力等等,这些大概率都是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的,而且是做的越好,exposure 就越好,就反过来越有成长的机会。

比如今年国内投资的大风口有两个,上半年是直播,下半年是自行车,而朱啸虎自己一个人占了映客和 ofo 两个项目,赶上了 VC 届的半壁江山。再加上之前的饿了么,滴滴,小红书,不得不让人问一句:

“为什么总是朱啸虎?”

这当然一方面取决于其对行业和人的判断力,但另一方面就是马太效应的影响。朱啸虎投资的公司风格都异常明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首先市场规模大,第二可复制,可非线性的高度复制,第三个可防御”。

从饿了么、到滴滴、再到 ofo,这些项目都是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借着大的潮流,撬动了整个行业,这个行业还必须得是影响到所有消费者的大行业。此外,这几个项目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执行力和规模效应的作用,远大于技术或其他壁垒。或者换句话来说,这一切都是套路。

上次我去给 DCM 的合伙人 Hurst林欣禾 做访问,他一直强调 DCM 在投后上对已投企业做出的帮助是最大的:“作为投资人,我们对业务肯定不如创业者自身清楚,但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投融资,这块我们肯定是最懂的,所以投后能帮上最大忙的部分之一就是帮搞钱。”

而对于规模效应为主的企业来说,融资节奏和金额就是一切,团队只要学习能力能跟上,谁拿到的钱多,大概率就可以把其他人甩在身后。所以朱啸虎在其选择的方向上能起的作用就无比之大。

就是因为马太效应的存在,朱啸虎个人已经变成了一个幕资品牌,他投出越多的明星案例,往后就有越多的基金认可他投资的标的,那他所投的企业就越容易拿到下一轮,也就越容易在规模效应和资本募集的游戏中胜出。

“最终的成功者,未必能力有多强,很多时候成功是因为在正确的时间点上站在了正确的风口上。”朱啸虎如是说。

而我一个朋友对朱啸虎的评价也是相当经典,她说“朱啸虎已经是一个有自造风口能力的投资人。”这就是一种马太效应的大成。

从蓝湖资本出走的胡博予既在金沙江跟过朱啸虎又在 DCM 跟过林欣禾。所以你会发现他的投资方式也有些类似的痕迹,比如其对于美菜的投资,就是在一个大赛道上,选择一个有足够大 upside 的事情,借助资本美菜快速冲到行业第一位,后续的接盘侠自然接踵而来。

所以,要做大事情,首先要举一面大旗。为什么过去造反的人都要拉个皇亲国戚,找个名正言顺的名义?本质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VC的马太效应:为什么总是朱啸虎?

做投资有几个心态上的不同境界:投到项目,投到能拿下一轮的项目,投到能退出的项目,投到能成为独角兽的项目。很多刚入行的人停留在第一层,有些经验的在第二层,一些老将在第三层,而只有有足够大野心的才在最后一层。

比如愉悦资本,专注于车房等领域的投资,这本身就是会持续出独角兽的赛道。所以其有机会投资蔚来汽车,又领投了 Mobike 的A轮融资。

又比如熊猫资本,作为一家专注早期投资的新基金,敢一反常态的在 B 轮去领投 Mobike,最终在市场下行之中闯出来了一点名堂,这个 credit 也是一定要给他们的。

毕竟,VC 经济学中各种已有数据已经表明,只有独角兽才能成就一只基金,而新基金要出头,要更有自己的标签,要冒更大的险。

愉悦资本专注于车房领域,是让专业度和人脉资源等的马太效应能够在垂直领域发挥到极致。而熊猫资本敢于豪赌,也能让基金品牌未来借势马太效应而崛起。

VC的马太效应:为什么总是朱啸虎?

投资是讲运气的。但运气和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的,越早运气好,就越早能接触到更好的资源,而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有准备,这也是马太效应的另一种体现。

作为 14 年入职的这一批 VC 从业者之一,我和其他人赶上的是 O2O 的尾巴、不怎么容易快速出头的互联网金融、有史以来坑最多的 B2B、虚无缥缈更多存在在概念中的消费升级等等所谓的风口。

和我同侪的这批人里聪明人极多,但到现在为止有实在成绩的还不多,我觉得时间不够是一方面,运气更是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0年-12年进入 VC 的那一批人,现在多半事业有所成,甚至有所大成,因为大势如此。

比如社交平台的际遇是就是五到十年一遇的,移动浪潮成就了三年上市的陌陌,而陌陌又成就了经纬创投最年轻的合伙人王华东。我相信,哪怕王华东对社交再有研究,也很难在这两年的市场中有所建树了。(万一哪天 VR 平台真的崛起了,里面一定有一大波社交平台项目是出自经纬、出自王华东之手,这是王华东和经纬的马太效应。)

我在 为什么“持续赌小概率事件”的人才能成功?这篇文章中总结了那些最成功的公司都是随着科技浪潮而扎堆成立的。其实,基金也是一样。经纬中国成立于2008年,创新工场成立于2009年,真格基金成立于2011年……经纬最早的时候广撒网布局移动互联网,还曾经被人诟病,后来事实证明了其正确性。而至今在圈内,很多人对真格基金的投资方式仍然有正反两面不同的看法。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曾经在知乎上发文提出过一个有意思的观点:

徐老师压根儿就没按照传统的 VC 计算方法来估算回报(比如我们一般只能用管理费来支付各种杂费,包括针对创业者的营销),但徐老师是在用这个基金计算市场费用的 ROI:

假设一个亿的总盘子(忘掉管理费吧,少的可怜),天使阶段能有10%的项目最后实现退出就很了不起了,那么这 1000 万投到了当年的兰亭集势、聚美优品等公司里面去,剩下的所有投资其实都是真格基金的营销费用,只不过,这些营销费用并不是赞助各种大会,而是赞助各种创业者。

只要这个创业者确实有些独到之处,这么广泛的撒网使得徐老师基本上覆盖了 GDP 里面的所有行业。这些创业者反过来成为真格基金的推广大使,带来大量的创业者『流量』。所以真格从来不做行业研究,只关注创业者自身是否有出成绩的潜力以及带流量的能力(意见领袖)

所以,真格最终不是在投资某个项目,而是在投资“早期创业”这个市场本身,如果看准了天使期项目会火,那么去撒钱到整个早期投资市场,大概率也是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回报。这是已经把马太效应运用到整个行业。

但这种投资是有很强的时效性的。为什么创新工场和经纬去年开始就从早期投资向 B 轮甚至更后期转?就是市场环境变了。而真格今年上半年还仍延续了几年前的投资风格,到最近才募集了一只成长期的基金,是否投资策略转变的速度略微滞后?这可能要几年后才有答案了。

接触投资这个行业越久,我就越相信:人不能和市场斗,人能做的最多是让市场早来半年,或者晚走半年。但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总会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