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类古玩鉴定专家的长短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这里指的两类专家,一类是中国解放初进各省市体制内(国家级博物馆),一直到八十年代末这个时期的从业人员。他们掌管着某个部门展品的鉴定和甄别权,也就是说他们有一定的话语权。这个话语权的影响力很大,主管领导信他们的话,很多老百姓信他们的认定,那些闪着照牌光环的学术研讨部门认同他们的结论。另一类专家是有市场检验压力的专家,国外博物馆的掌眼人和真正的收藏家。综合以上两类专家的眼光,谁优谁劣?我经常会遇到行内人士的咨询,让我表态,究竟信那一类专家好?由此,激发了我写此文的动机。

浅谈两类专家的长短

平心而论,第一类专家的人群从那个年代过来,受传统观念的熏陶,一板一眼,执着而认真,少功利的诱惑,心也沉静,是学术研讨最需具备的先决条件。但是,他们最受限制的是所能见到的东西往往范围较窄:一,大多是残、破、旧的展品。二,不存在新老之争,因那时新仿几乎没有,要仿也是老仿,只作具体年代之别。三,以古陶瓷为例来说,只从已有的型制、色彩发式、画工特点作些认真的记忆。因为新仿品自九十年代开始才大量面世,伴随新仿品的大量面世,各地随着开发热和盗墓热的盛行,特别是那些圆明园被掠走的大量精、尖、稀的御用珍品开始涌现和回流,各种以前从未见过的千奇百怪、形形式式的东西大量出现,像八月十八的钱江潮,辟面盖脸冲向社会,也冲向这些一直固歩守旧的专家。一时,他们被冲得晕头转向,一概不认是正常的,认才怪呢!他们只认那些书本上有记载的,馆藏有实物的,情有可原!别说他们没见过这些新的器型和发式,就是他们的老师,那些书本的撰写者也压根儿没见过,加之新涌现出来的又是那么的复杂,有新仿的,意造的、出土的、圆明园被抢后首次露脸的等等,你让他们怎么适应和确认?唯一的方法捂上眼睛,不看、不听、不认,一概予以揺头!唯有这样才能保全他们固有的身份,确立他们所管辖部门的地位和声誉。据我所了解,这类专家中(暂专指古陶瓷)虽然大多学历不高,但曾经过短期培训,七十年代在北京故宫举办过几个月的短训,长的有半年,这些人现在大多退休了,目前还在任职的大多是八十年代,在南京举办的十五天速成班出来的,可以想见,这样的短训究竟能起到多大的眼力提升?我直接面对面地交流过几位经过这些短训班培训过的专家,眼力实在不敢恭维。所以,在这群人把关下的各地博物馆,怎么能征到精、尖、稀的藏品?由此,很多人感叹“为什么我们博物馆内的古陶瓷展品都是那么残,那么旧,品相那么差?而在国外博物馆见到的却又是那么完整,那么亮丽,那么完美无缺?”这就是掌眼人的眼力决定的结果!

浅谈两类专家的长短

要想提高各大博物馆的藏品档次,首先要提高各馆掌眼人的眼力!而眼力的提高只靠短期的几天学习班是没啥用的,这里完全可以借鉴国外博物馆的先进理念:即以藏养藏的运作模式。最近,我因落实赴国外几大博物馆的巡展之事,接洽中才知道,国外各大博物馆都推行以藏养藏的方式!就连那么著名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也不例外,最近,选拣出一些藏品委托拍卖行拍卖,以填补不足的开支。有了这个市场为扛杆的压力,掌眼人征集藏品就不能滥竽充数和不懂装懂。虽然,他们掌眼人自主权力很大,但也由此压力更大,真假好坏最后由市场说了算,掌眼人几乎就是个收藏者,象我们国内的掏真金白银的私人藏家那样,压力是很大的。如果由他们亲手征集来的东西某一天要变现而不成,那就是不可原谅的失职!更有甚者,当他们决定要征集某一件藏品时,款项还需自己去筹集,双重的压力才能练就出火眼金睛。如果我们各个博物馆的专家也有市场检验的压力,他们能不拚命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吗?进了博物馆就进了保险箱,混到退休至少混个付硏究员,会搞关系的,或者省级以上报刋发了两篇论文的还能拿个正的!能不能鉴定,或者眼力如何不作为评职称的条件,因而谁也不会在这方面下功夫!眼力的差异也由此产生了!

浅谈两类专家的长短

而且还存在一个职业操守的道德问题,是一心为馆追逐利益还是为自己谋取利益?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机构中,就存在为私利而说违心话的现象。这又直接影响了博物馆的藏品质量。要想提升博物馆藏品的档次,首先要提高馆内掌眼人的眼力。转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