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缘8-查里的家事

查里的家事

故事转向太平洋的另一边, 查里一九三六年出国留学读硕士,三七年中日战争爆发,以后战事日趋激烈,查里的家人住在上海法租界,因为有国际法的约束,日本人在上海的行为有所收敛,查里的家人没有去逃难。上海和杭州的财产也没有波及,生意勉强维持,钱也是存在外国银行里,生活还算过得去,比大多数中国人好多了。那时美国和日本维持外交关系,从美国通过日本到上海的航线依然畅通,查里每个月都有寄钱和写信回家报平安。这次工厂留他在美国工作,他欣然接受,马上写信告诉家里他不会按照计划实习一年就会回国,而是打算长期在美国呆下去。还把和莉莉谈恋爱的事告诉家里,说等莉莉大学一毕业就娶她。没想到,这封信在家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原来,一个有出息的男孩是亲戚朋友眼中的宝,都想把待嫁的女儿嫁给他,像查里这样一个人见人爱的年轻人,又是美国留学生,更是个中的极品。 一个一个的媒人把门坎都踩破了。现代的人很难想象当时像上海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大都会,在三十年代, 包办婚姻怎能这样大行其道。其它的人都好打发,只有一个人是不能拒绝的,这人便是查里的舅舅,一位极和蔼仁慈的长辈。

查里出身中产阶级的家庭,母亲却出生在一个非常富有的盐商大家庭,明清时期,盐业是朝廷发牌的特许经营行业,垄断经营,家境十分富裕。 民国之后,取消了特许制,但祖先留下的生意和杭州湾的大片土地以及在上海杭州的房产,仍然是很大的家业。 可惜她家人丁单薄,只有他和弟弟两人。 弟弟比他小十六岁, 父母在弟弟四岁那年便去世了, 他身兼母, 把弟弟抚养成人,之后,把一份完整的家业交到弟弟的手上。。 姐弟情同母子, 弟弟也把姐姐的家事当作自己的事。查里的三个哥哥出国留学都是他出资的,查里出国,表舅更是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以壮他的行色。

表舅大女儿云芳出世时查里七岁,舅舅特别喜欢查里,对查里母亲说 “你家那么多儿子,这个就给我罢”查里母亲说 “好呀,你喜欢,把查里过继给你好了”。表舅说 “你家人气旺,我不带走,以后给我做女婿就是了”。原来以为这是一句戏言,查里他妈也没当真,可没想到,舅舅是认真的。查里到美国留学时舅舅对查里妈妈说时间正好,等查里学成归来,我女儿也大了。查里他妈这下有点急了,因为她拿不准查里是怎么想的,她究竟是嫁到比较西化的人家,明白儿子有恋爱的自由,这事使她很为难。那时云芳十五岁,还在读中学,查里帮她补功课,也带她出去看个电影,吃个西餐什么的,一直把她当亲妹妹一样的看待,一点也没有恋爱的感觉,平时也没有书信来往,更谈不上有什么承诺了。查里知道舅舅喜欢自己,把自己当儿子一样的喜欢,但没有往当女婿那方面想;究竟很多人都知道近亲不好通婚的道理。他也不知道在这事上舅舅的真实意愿和妈妈的为难。按照原定计划,查里实习完了就该回国了。舅舅期望这一天的到来,和查里的妈妈说等他一回来就办喜事,要办得热热闹闹的,舅舅想,儿女的婚事是父母说了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他花了两万伍千美金相当于八百两黄金,要是按黄金来算,现在值一百六十万美金了)购置了一栋新屋作新房,位于上海法租界浦石路一个叫留园的花园洋房小区。

中国及欧洲战火连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美国独处世界一偶,没有受战争的波及,大量的欧洲难民,亚洲难民都向往美国而不得其门而入。这是因为美国对移民有严格的控制。当然也有例外,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外国科学家就是这个时期进入美国的,查里以美国急需的外国工程人才身份得以留在美国,这本是一件光荣而另人羡慕的喜事,可查里的家人此时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处境。查里的家人除了他爸爸之外,都站在舅舅这边,也不完全是因为受过舅舅恩泽的原因,而是云芳的确是一位好姑娘。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温良贤淑知书达理, 查里出国以后,她常常来查里家问候老人家。查里要是辜负了她,不仅对不起舅舅一家,查里自己的损失也太大了,这样好的姑娘哪里去找?

大家商量的结果由和查里关系最亲的姐姐写了一封信,意思是查里留在美国工作可以接受,但一定要先回来完婚,以后再把云芳接出去。要他千万不可做不仁不义的事,破坏家规,在外面随便找个不了解底细的人结婚,辜负了家人的期望;又说母亲因为这事都急病了,几天不吃不喝,床都起不了等等。

这是查里第一次明确的知道家里的意愿,就是要他娶云芳,如果查里坚持要娶莉莉,那么不仁不义不孝这几顶帽子就会戴到查里头上。查里远在美国,没人给他找麻烦,但拿妈妈生病来要挟他却是太令人受不了,查里妈妈因为辛劳加上生产了七个子女,身体本来就不好,把查里的事和妈妈的病联系在一起让查里很不高兴,先前的兴奋一扫而空。查里把这事告诉莉莉,他的意思是等莉莉大学一毕业进医学院之前就结婚,免得夜长梦多,让家里不要再有幻想。但这却和莉莉的想法不同。莉莉想要当医生的理想是雷打不动的,她不想这么早就结婚,影响她的学业。这时她正忙于申请医学院的入学考试, 她要查里让她好好想想,这事就拖下来了。不料这一拖,就发生了不少变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