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对话--海外留学生(3)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17-04-02 张西工作室

冯孝文—享受跨学科研究的哈佛博士后

简介:冯孝文,1986年出生于吉林长春,保送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专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能源材料方向博士毕业后,创业汽车销售相关的项目,公司遍及美洲、欧洲,产值达数十亿。冯孝文目前在哈佛从事超导、新能源等领域的研究。

 高中时期曾在国家化学竞赛中获金牌,后成为化学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获保送北大,冯孝文可以算作不折不扣的“学霸”。高中时期就学完了大学的专业课程,回想起来,冯孝文觉得“蛮轻松”,自主学习是他从高中便开始的状态。不断参加化学竞赛,不断获得金牌是当时冯孝文心中的目标。——编者语

    20173月2日中午,终于有时间与孝文做访谈。感觉他做学术的同时,一直在出差,这让我们的访谈时间改约了几次。这也让我对这位从加州伯克利转战哈佛做博士后的年轻人充满好奇,这位看上去书倦气极浓的学霸,能给我们怎样的分享?

    张西:可否分享下你的成长经历?

    冯孝文:我在长春出生,父亲在企业做一般管理工作,母亲在大学工作。我没有参加高考,是保送到北大的。因为初中时,我比较喜欢化学,到了高中就参加省里化学竞赛,然后被选拔进国家集训队,拿了国家化学竞赛的金牌。

    张西:咝,怎么做到的?

    冯孝文:读高中时,就把大学的化学专业课都学完了。蛮轻松的,也蛮喜欢这个专业。

    张西:怎么平衡其他课程?

    冯孝文:高中时,我就没怎么上过课。因为高一结束后,学校就给我准备了一间办公室,让我准备参加竞赛。高二开始,学校根据我的需要,每天跟吉林大学的本科生们一起上课,偶尔回高中。像语文、历史这些课,我都没有怎么上过。其实除了化学,我对物理、数学也蛮感兴趣的,但我有权利选择不去上这些课。所以从高中开始,就完全处于一种比较自主的学习状态。

    张西:蛮特殊的待遇。

    冯孝文:是的。当时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考进省队,参加国家比赛,拿金牌;再考进国家队,然后参加国际比赛,拿金牌。当时就是这么一个目标。

    张西:运动员。

冯孝文:像运动员一样,蛮喜欢,也觉得挺好。这是自己选择的学习方式,刚进高中时,也没人让我这么做。

    张西:为什么出国留学?

    冯孝文:北大的出国风气比较重,当时好像按部就班的,就该出国去个好学校,读个博士,所以就申请了美国名校。

“学霸”的生活也并非只有单一的学习,冯孝文从小学习过多种文体项目,但化学始终是他的最爱。——编辑案

 

    张西:初中就喜欢化学了?

    冯孝文:对。因为在我小时候,社会上流行周末上点什么奥数班、化学班,我就去了化学班,然后参加初中的化学竞赛,就得奖了。我挺高兴,得奖的感觉挺好,那时候就是这种动力。慢慢学深入之后,觉得化学本身蛮有意思的,接着学下来了。

    张西:你小时候还上过其他兴趣班吗?

    冯孝文:学过六年钢琴、六年书法、六年画画,还都得过一些奖。

    张西:比如?

    冯孝文:有些工笔画、国画还有工笔画,还参加画展了。但现在也忘得差不多了。也学乒乓球,反正我妈觉得我能学的,都让我学了,挺忙的。

    张西:最终还是喜欢化学?

    冯孝文:对。

    张西:你应该就是咱们坊间传说的神童吧?

    冯孝文:肯定不是。就是比别人早一点对化学产生兴趣了,我觉得什么东西只要花点时间,都能想明白。

 

拿了几个名校的录取,冯孝文目标锁定伯克利。——编者语

 

    张西:也是独生子女吧?父母舍得你远离?

    冯孝文:我爸妈不希望我出国。他们觉得我应该在国内,而且他俩都对我的专业有异议,但我蛮喜欢的。所以,没跟父母商量,自己就申请了几所美国名校,像哈佛很早就录取了我,但我等到了加州伯克利。因为我喜欢那里的一个教授,而且伯克利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学校。我就是想去一个最棒的学校,如果我拿到的是一个普通学校,我就没必要出国,就按父母希望的那样,在国内找个工作,在家待着吧。

    少年时期的冯孝文热爱化学,与母亲身为化学教授密不可分。未来的方向,冯孝文有自己的主见。——编者语

    张西:父母对你有期待吗?

    冯孝文:他们希望我平平稳稳的,不要离父母太远就好。对我,他们想得不多。

    张西:妈妈在大学教书吗?

    冯孝文:教过化学,后来做了多年的行政工作。其实初中时,我对化学感兴趣,还是受妈妈影响蛮大的,我上高中时,她好像就辅导不了我啦。

    张西:申请留学是自己完成的?

    冯孝文:因为专业课都学过了,所以大一暑假,反正我没啥事,就把GRE先考过了。记得那时正看世界杯,我就到网上填写表格,按照排名从头填到后面,填了十几所学校,觉得有点累了,足够了,不填了,用了一个月时间,把资料准备好,寄给美国,就等结果了。

国外求学冯孝文觉得“享受”,之后的转行创业也获得了成功,将公司托管给朋友,冯孝文继续到哈佛做超导方面的研究,只因为内心喜欢科研。——编者语

 

    张西:分享下在伯克利的经历?

    冯孝文:挺享受做科研的感觉。要说与国内有什么不同,就是科研的硬件上不同吧,美国比国内的要好很多,科研环境,它的仪器、硬件这些东西,是国内比不上的。如果要读博士,那肯定是来美国读,无论效率或者档次,都比国内强,这是咱们必须要承认的。读了五年直博,导师的水平也很强。但我国内本科的老师也很厉害, 我往学术方面发展,也受本科老师影响很大。因为我读大一大二时,他就让我去了他的实验室里搞科研,他多次说,有机会要把我送到美国做科研,他对我蛮好。现在他每次来美国,我俩都会聚一聚。

张西:博士毕业后,你去搞科研了吗?

    冯孝文:当时没有。我在伯克利的时候,我跟两个同龄的合伙人开了一家贸易公司,跟化学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做得还很成功,在整个北美,在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欧洲、香港,我们都有分公司,一年的营业额也早就过十亿了。这个公司能满足我可以心无旁鹜地做科研。

    张西:做科研是终极目标?

    冯孝文:对。那两个合伙人在替我打理公司。博士毕业之后,我选择继续来哈佛做博士后。

    张西:对于公司,说放手就放手了?

    冯孝文:也曾纠结是否全职经营公司?最后还是决定接着做科研,因为我喜欢!目前,我主要做跟超导相关的研究,之前是做能源的。

    张西:具体说?

冯孝文:在伯克利时,我主要做与能源相关的科研,包括碳排放、减排,包括一些能源、新能源方向。现在哈佛这个导师,他也是做能源的,他还是2009年《时代》杂志上排名影响世界的一百人之一,他在新能源领域里是领军人物。

高温超导领域里有一个理论,据说是能解释所有高温超导的理论。但这个理论一直没被证明。所以我们现在在做的就是用我们的材料,去验证高温超导的理论,然后去寻找一些新的超导体。

张西:不懂。

    冯孝文:我们现在做的这个方向,国内也有很多在做。但主要还集中在美国,因为毕竟还是实验设施、器材,以及氛围上,美国比国内还是要领先一些。现在它是一个非常热门和重要的研究方向。

  尽管目前沉浸在科研中,冯孝文对于自己的未来并未完全规划成熟。——编者语

张西:一心一意做科研?

    冯孝文:因为未来的发展就是几条路:从政、从商、从学术,我其实没有想好怎么发展。我们公司多数国内的事情都是交给我来打理,我到底要不要走学术这条路呢?我要走学术这条路蛮轻松的,无论伯克利的导师,或者是哈佛的导师,都支持我走学术这条路。我的博士同学们,大都在美国拿到教职当教授了,我也想过当一个教授。

    我现在的状态就是每天做科研,蛮享受的。也许今年下半年,会开始考虑未来的安排,真的要给自己做个决定了,现在还没到那么紧迫的时候。目前还是比较迷茫和纠结。

学生会的工作是冯孝文大学阶段的重要经历,但出国后他选择不再从事学生工作。——编者语

    张西:你是否热衷参加一些社团活动?

    冯孝文:我一直不太喜欢钻到一个事里。北大读本科时我比较闲,所以在北大做了两年化学系的学生会主席,在北大学生会也做过一年副主席。所以,本科四年,我的时间分成两半,一半在学生会,一半在实验室去做科研。

    张西:参与社团工作对你有什么影响?

    冯孝文:我变得喜欢跟人打交道了。在北大那种环境下,在学生会里各个专业背景的人都有,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知识。北大学生会是很有效率的一个团队,在学校举办的很多活动中都起到影响和作用,特别能培养一个人的组织领导能力。对我人生来说,那段时间是一个宝贵经历。

    张西:在伯克利和哈佛也参与类似活动吗?

    冯孝文:没有。如果想从政,当年北大毕业时,是有很多途径的。既然没有选择那条路,而是选择出来读博士,与本科生很不同,就应该专心做学术,不给自己添麻烦。所以,我特意规避进入那个圈子,反倒是安心学习了。

    张西:你喜欢汽车?

    冯孝文:从小特别喜欢汽车。博士毕业时刚好有一个机会,我跟合伙人就开了汽车公司,开始创业。

    张西:蛮有意思。

对于出国与否,冯孝文认为最重要是想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编者语

    张西:对于正在准备出国的学弟学妹们你有什么建议?

    冯孝文:我很幸运!其实大一、大二我比较傻的时候,没想过为什么要出国,只觉得师兄师姐们出国了,我就要出国。

    对于出国读本科好不好,我没有发言权。但如果想出来读一个更高的学位,比如读一个博士,最少要花五年时间,这是人生中最好的一段时间,要不要用这段时间来干这件留学的事情,那就想好自己到底需不需要。我也看过好多北大的同学,仅仅是想读个学位,然后找个好工作。可能他们根本没想明白,到底自己喜不喜欢,万一不喜欢的话岂不痛苦?其实一个人读书是很无聊的事。背井离乡,离父母这么远的来读个学位,毕业后发现没什么用,找不到工作,就又去学另一个专业。比如有的人先是读物流,又读化学,最后做了金融,我觉得这种曲线救国没有什么意思,因为有的是比这个效率高的。我觉得一个人,在23岁到30岁之前这段时光最宝贵,千万要想明白,这段时间究竟应该做什么。

    张西:对呀,就像一个18岁到28岁的女孩子,把最好的年华压到出国留学这件事上,机会成本很高呀。

    冯孝文:对。所以是不是都要出国留学生还是想明白再行动吧。如果自己喜欢,至少知道为什么出国,为什么要上名校,那么肯定是好的。如果仅仅是随波逐流,觉得周围的人都出国,我就要出国,那样的话,不妨再想想其他的路。我有些同学,既没留在北大读研,也没有出国的,而是改行做了其他行业,因为他不喜欢化学,我觉得他们发展的也蛮好的。最惨的是,你读博士读到一半了才说不喜欢,然后又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耽误的事情挺大的。正如小时候我弹钢琴,那纯属我妈妈觉得我应该学,所以就真的很反感。学了六年多,现在我一点都不会弹了,因为自己真的不喜欢。当时到了见钢琴就讨厌的程度,真不如不学了。这个事情,对我后来的影响也蛮大的。所以,喜欢了就做,不喜欢还要想清楚一点,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越回头看越觉得这个道理是蛮对的。

 

访   谈:张西     受    访:冯孝文

编   辑:李姝莛   后台编辑:李明泽

 

张西工作室网站:http://zhangxistudio.com

张西工作室微博:http://m.weibo.cn/p/1005056184049797

         版权归张西工作室所有

 

XL彩虹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亲爱的菲儿来访:) 哈格哈格,久未进城想你们了:)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问好彩虹,谢谢分享,好久不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