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几天之内的天气都不算太好,但酒店已经订好,太座又抽不出其他时间,所以我们还是按原计划出发,搀着老岳母,带上两只狗。仅留黑猫警长看家。
比起骄阳似火的时候来,现在的温度其实还是很舒服的。
大熊山距离纽约市内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记得在当留学生时和同学们一起来这里郊游野餐。当时还没有GPS,大家先要把路程在地图上研究好,哪条路转哪条路都写在一张纸上。然后一人开车,一人指路。如今方便了,管它东南西北,听GPS的就到了。
当年一起在这里爬山的同学好友都各奔东西,当年的欢歌笑语好像还在山谷里回荡。二十多年过去,故地重游。筚路蓝缕多少事,都随烟雨到心头。
大熊山过去是战略要地,因为这里是哈德逊河下游最狭窄的部分。
从大熊山桥过哈德逊河,单向收费,过桥费仅仅1.5刀。比起乔治华盛顿大桥现金每次要15刀便宜很多。
当年美国独立战争时,美国部队曾在这地拉锁链拦河,以阻挡英军。
想起了“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我们到达西点军校时,天空居然放晴了。
西点军校历史悠久,选了一块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
过去这么多年居然没有来距离这么近的西点好好参观一下。
一位西点学员全副装备独自走在校园里。今天是周末,不知他是自愿加码训练还是被罚走圈。
这是一位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的波兰裔将军的纪念碑。美国对白求恩式的人物也是会缅怀的。纽约市的一座公路桥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西点军校的校园大得令人惊讶,连常春藤里最大的康奈尔都不可同日而语。
本以为正值周末校园里会空空荡荡。没想到有很多东西可看。
西点军校的教学区。
西点军校入学需要美国副总统、参议员或众议员的推荐,每年收到一万多份申请,得到推荐的四千多,最后录取一千。学生四年毕业,不收学费。学科也各种各样,还包括中文。
一队学员走过天桥。
巨大的室内体育场。西点军校按道理是军事重地,但令人惊讶的是,任何人都免费参观,随意出入,任意拍摄。
看到我在巨大的赛场上东张西望,一位站在锻炼的军人停下来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校园里的青年男女们个个都英气逼人。虽然大都一脸严肃,但都彬彬有礼,有求必应。
周末河畔的的大运动场上人山人海,正在举行西点军校所在地区的特殊运动会。
校园另一边的运动场正在举行当地的曲棍球比赛,涌进大批的孩子和家长。过去常听到“军爱民,民拥军”。这次来到西点,最大的感触就是亲民。
校园里有很大的一个陵园。只有美国军人才有资格下葬在这里。
我用手机拍摄了一对墓碑。一位二十九岁的下士在韩战结束时去世。旁边的墓碑是一位叫玛格丽特的女性,应该是他的妻子,生死日期已经看不清了。
参观西点博物馆。
橱窗里展出美军在各历史时期各次战争中的装备。这是越战时代。
韩战时期。
美军的各式钢盔。
出了西点,直奔大熊山。
大熊山山脚下的小湖是休闲胜地,吸引不少纽约客夏天来这里游泳、烧烤。
不巧的是,由于连日阴雨,去大熊山顶峰的道路禁止通行了。太座坚持要爬山,我只好让她独自徒步登顶,我把车停在半山腰等她。
在太太爬山时,我就在密林里看看书,享受一下天然氧吧。
这里还是当年兵家必争之地呢。解说牌上介绍独立战争时英军曾走这里去夺取要塞。怎么有点像“胡志明小道”啊。
雨大时,山上的水会飞流直下。
登顶了。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陆游)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在返程的路上,我们参观了新泽西博根郡的乔治华盛顿纪念公园。这里是一个陵园,一个非常幽雅宁静的所在。
陵园里没有矗立的墓碑。每位逝者有一石牌平嵌在草地上。我们看到有中国人,也有韩国人。有的人活了近百年,有的年纪轻轻就离开人间。
陵园中央有纪念碑,纪念当地为国捐躯的军人。纪念碑周围的中央地区只有军人才有资格在这里下葬。
铜匾上刻着博根郡在二战中牺牲的军人的名字。都是男人的名字。危难之时,男人就应该挺身而出。
愿世界再无硝烟战火,百姓得以永远太平地修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