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活下去》见刊《中国报》2017-05-11 C11版

知华友华的《中国报》专栏文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个古老而又沉重的话题,就是自杀。自杀是每个国家都急需解决的重要公共议题。

日前,因不堪忍受同学网络霸凌,槟城拉曼生郑某,在脸书上留下遗言后,从学院附近坠楼身亡,享年20岁。双十年华,正是朝气蓬勃的花季,生命戛然而止,确实令人嘘唏不已。

学生自杀,除了社会、家庭因素外,学校教育也有责任。个别大专院校,学生自杀并不是首例,这应引起学校当局高度重视。不能只抓教学而放松其他。要建设环境友好型象牙塔,让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师生情、同窗谊。此外,还要开展心理辅导,加强自杀预警和干预体系建设,令莘莘学子都能体面求学,有尊严地过好学院生活。

无独有偶,前不久,台湾26岁的文坛新星林奕含在台北家中自尽。次日凌晨,林奕含父母通过出版社发表声明,表示女儿是因多年前被补习班老师性侵,引发忧郁症,最终发生不测。也就是说,林小姐自尽的根源也在学生时代。这是教育的失败,没有为天真烂漫的学生扎好防狼的篱笆。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很容易自暴自弃,产生反社会情绪,采取任性的行为,甚至选择极端方式绝然离世。

中国大陆的年轻人自杀,也时有耳闻。一边自杀一边通过社交媒体直播的新型案例,已有20多起,均为35岁以下的人所为。这是网络文化堕落的表现,也是年轻人媒介素养低下的恶果。大众媒体也起了推波助澜的反作用,自杀报导存在较为严重的混乱现象,极有可能诱发模仿性自杀行为。涉世之初的年轻人,或者为了畸形出名与吸引眼球,不惜拿生命做赌注。悲乎哉,不亦痛矣!

不过,中国吃苦耐劳的第一代年轻打工者,他们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所受的苦难更为深重,但是他们“我要活下去”的愿望非常强烈。打工作家周崇贤的小说《我要活下去!》,讲述了中国大陆一家台资鞋厂的打工妹吴媚,如何被二老板折磨至疯的故事。作者并没有“安排”主人公自杀,尽管自杀情节也许更凄美。

日本电影《不,我要活下去!》1951年7月上映,讲述主角毛利修三在东京做零时工的故事。因为经常找不到事做,他准备带着太太和两个儿子自杀。但是最后,他们走上了反抗命运的新生之路。

有自杀倾向的年轻人不妨看看这样的小说与电影,也许可以抑制冲动。人固有一死,在有限的生命里逆风飞扬,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明天。这不是鸡汤,也不是砒霜,而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