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出生时,儿子尚不满两岁。当我需要专心照顾小妹妹时,小哥哥会乖巧地自己玩。那时小恺佑特别好玩拼图,不但会玩三岁儿童的拼图,还喜欢把四五个拼图的碎片倒在一起,一边哼着歌一边拼出四五个图来。他过三岁后又迷上了用剪刀,给他一把儿童小剪刀和一本时装杂志,他能坐在那里剪一两个钟头,剪下一辆小汽车给爸爸,剪下一双高跟鞋给妈妈,剪下一个小皮包给妹妹……垒勾和积木则是他的长年所爱,“城堡”越搭越大,越搭越复杂,我有时忍不住拍下他的“杰作”。
会自娱自乐的孩子真是益己益人,我庆幸自己对他独立性的引导。
恺佑从小就拥有“自乐园”: 会坐的时候是一个移动围栏小床,学爬的时候是一个两平方米的空间(四周用安全围栏封闭),学走的时候空间扩大到四平方米。“自乐园”里的玩具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和兴趣的变化不时地更换,让他独自玩耍的时间也自然而然地渐渐加长。等他能走来走去的时候,围栏围不住他了,不过他已经学会了自得其乐,这时的“自乐园”随着玩具变换场地,有时是起居室的积木盒,有时是客厅的摇动小飞机,有时是厨房的锅碗瓢盆,“恺佑交响曲”的乐器。要想培养出一个不粘妈妈的宝宝,这里还有一个训练窍门,就是每天尽量有一定时间让宝宝在玩的时候看不到你,而你却可以看到他(保证他的安全)。开始也许只是三五分钟,然后是十分钟,二十分钟,要紧的是循序渐进,慢慢地孩子就消除了与父母分离的焦虑感,学会自己玩了。
有人觉得把幼儿放进围栏里像是把孩子关进监狱,其实这是大人的想象。有美国儿童行为专家做过实验,将两组幼儿放在公园的大草坪中间,一组在大围栏里,一组没有围栏。结果发现,没有围栏的幼儿都在大草坪中间缩手缩脚,不怎么敢走动;围栏里的幼儿则相反,在围栏内走来走去。这证明,知道界限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我们都知道,玩耍对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如果我们试着给玩耍下定义,就会意识到,玩耍该是自发自愿的,且不带任何功利目标的。许多父母陪幼儿玩的时候往往免不了教孩子学东西,其实是剥夺了孩子自己发现的乐趣。让幼儿自己玩,不仅有利于培养他的独立性,还能激发他的创造性,并且帮助让他学会集中注意力。
在恺佑的“自乐园”里,玩具不求数量多但求种类不同。玩具的多样性比较能有效地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比如,从培养孩子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玩具可以分为两大类:聚集型和发散型。聚集型的玩具如拼图,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发散型的玩具如积木,不只一个答案。根据儿童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这两类不同的玩具会影响儿童玩耍的方式,从而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聚集型的玩法有助于培养考试能力,而发散型的玩法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能力。不幸的是,现今市面上流行的所谓教育玩具大都是聚集型的(所以不必买);所幸的是,发散型的玩法不需要昂贵的玩具,通常只要免费的想象力。一张小毯子,铺在地上是野餐布,搭在凳子上是帐篷顶;一团橡皮泥,捏成长条是热狗,压成扁圆是煎饼。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当然,“自乐园”不可滥用,亲子时间的重要性毋庸多言。宝宝不缠人,妈妈更能享受那融融之乐。
上小学之后的恺佑,无论在学校的课堂里还是才艺班上,他的学习自主性和专注力都在同龄人中拔群,更叫我高兴的是他以学习为乐。他早在五岁的时候就宣称:“I want to know everything in the world!”他的钻研精神后来在国际象棋上表露无遗,十五岁那年获得了美国国际象棋大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