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18章 大道废,有仁义 (帝王篇之二)

老子《道德经》第18 大道废,有仁义 (帝王篇之二)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主旨:老子对世俗追求崇尚的“仁义,智慧,孝慈,忠孝” 等道德标准表示异义 。指出这是大道缺失的背景之下才会出现的现象,是寻求真理的失焦。是人类在大道衰微之后社会出现问题之后的补救措施。人应当聚焦大道,不应当把这些中间出现的补救现象当作追求目标 。同时指出,人背离大道去追求一些世俗认为美的“虚名”,是舍本逐末,最终危害社会。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衰微,社会出现乱象 ,人才知道仁义的可贵。以至社会推崇,呼鉴'仁义'的出现。

 不是说仁义有什么不好,而是说仁义产生的背景条件一定是大道缺位受损之后。因此把仁义当成追求的目标就是舍弃了''这个根本。

 离开水的鱼“相濡以沫”,互助以求活久一点,不如鱼在江湖之中,即使相忘也比离开水好。

 智慧出,有大伪;

 当君王企图用谋略,技巧去管理社会时,百姓回馈的一定是伪诈。

 这个智慧不是来自于道,而是来自于世俗,里面有许多名利之心,有许多不公义。主要是用方法,技巧,计谋对社会进行施治。

 象中国历史上的鬼谷子,苏秦,张仪等,属于世俗的高端智慧。三国人物在其以下。这样的智慧可能对他的祖国,对他的主人有一时之利。但把天下看成一盘棋,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公义之处。也不可能长久。

 如果把你放在一个居天观地的角度,各国各邦都是你的孩子,你希望用这种计谋让一个孩子攻打另一个孩子吗?

 道创造天地万物。当你有两个以上的孩子,你就能明白道的心情。你就会用天德去分析世俗的动机,公平正义便是你的不二选择。

 当人与人之间开始斗智,玩心眼的时候,一个因应伪诈的世界就出现了。

 当你以道的恩慈公义去对待社会时,你闭着眼睛走路也不会有危殆。当你成了爱与关护者的时候,谁还给你使心眼儿呢?谁给你使心眼儿,谁就少得爱与关护。

 六亲不和,有孝慈;

 当父失慈,子失孝,六亲不和的时候,人们才开始明白孝慈的重要与不可或缺。

 当大道在,六亲和睦之时,未尝没有孝慈。只是那时如鱼在水中,感觉不到孝慈的存在。

 当孝慈被一个社会崇尚的时候,一定是大道缺位的时候。那么,把孝慈之名当成追求目标,当成社会道德标准,岂不荒谬?那是在追求一种社会失衡之后的名声。

 犹太版道德经中,代表宪法的“十戒”中,就有“当孝敬父母”。对违反者的惩戒也相当严重,重者治死。道是明白我们生命中的根本需求的。

 国家昏乱,有忠臣。

 在国君昏,国家乱的时候,人们期待有“忠臣”出来匡正社稷,才明白忠臣的重要性。

 有道的治世,臣未必不忠。 

在不多的几大盛世中,文景时代的河上公;贞观时期的魏征,徐茂公;开元盛世中的李隆基;明朝的大治被康熙尊为“治隆唐宋”,君王朱元璋和暗中辅助他的周癫道人;到清朝的康乾盛世,清朝的第一任君王顺治帝,和他的儿子康熙皇帝都是了得的人物。这些有天道背景的君王或辅臣,成就了盛世。历史上有四大君王解释《道德经》,李隆基,朱元璋,顺治帝就占了三个。这些辅臣并没有明显的行动让他们有忠诚的名声。因为社会太平,他们不需要,也没有机会成为忠臣。 

再看乱世中,比干,淇子,岳飞等,既使杀身诤谏,也没有给百姓带来太平。没有乱世又何来忠臣之名?茫然求得忠臣之名声,岂不糊涂? 

总结:要追求大道,不要被大道缺失之后才被人重视的“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等虚名误导。崇本而末自息;舍本逐末的结局必然是一场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