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岁月(十三)护城河畔 观冬夏冰事(上)(含多图)

上世纪30、40年代(大约后来一段时间也一样),我小的时候,宣武门西边这段护城河上,依旧像明朝和清朝一样,每年冬季,用护城河水制冰,在河上采冰、运至河南岸冰窖里贮藏起来。

到了夏季,向各单位、饭馆、商店和居民家庭售冰,用于消暑和食物保鲜。于是夏季街面上有冰镇酸梅汤、冰镇汽水、冰镇西瓜出售,等等。夏季沿街叫卖的出售鱼虾的小贩,也都要放些冰块在篮子里的。

从冬天到夏天,这一条龙的冰事,应该都有专人经管。我们在河边观看这些事情,还是经常和郭小五为伴。借下面的图,稍微了解围绕城墙的京城护城河的走向,着重关注宣武门西的这一段城墙与护城河。
 

图一。老北京内外城墙和城门示意图。

 
老北京城门,常说是“内九外七皇城四”,皆在图中示出。
 
 
内城的南城墙上,自西向东一字排开的三座城门,宣武门、正阳门和崇文门,常称为内城前三门。内城前三门之外,有外城墙,在西、南、东三个方向包住了前三门。
 
外城共有七座城门,自西向东,它们是西便门、广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广渠门和东便门。
 
内城四个角上角楼(外城也有角楼)。另外,外城墙西端和东端的北垣,分别与内城墙的西垣和东垣相交,内外城的两个结合部各有一座碉楼。
 
从外城西便门,经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到外城东便门的一段护城河,是为内城南护城河(也为前三门护城河),在东便门汇入通惠河,总长为7.6公里是”日“字形护城河水系的中间一横,比较重要,内城南护城河的河道也比较宽。
 
回到所关心的内城南护城河之宣武门以西这一段,即从西便门到宣武门之间的这段护城河,大约有1.5-2公里左右吧。这一段护城河的水源和水量控制的机关在西边,就是外城墙西段北垣的西便门东边的三孔水关。内城西护城河由北而南,到外城墙北垣的外侧,分为两支,其中一支就是由西便门东边北城墙下的水关,穿过外城墙,成为内城南护城河的西端。西便门东水关可控制向内城南护城河的供水量。另一支向南流入外护城河。 
 
宣武门外的护城河桥是一座单孔石桥。桥洞西侧,有闸门,闸门开合,可以截断或放开向东去的水流。本地闸门具体是什么装置,没仔细观察。只记得关闸,就是用十几根粗大的方木柱摞起来堵住西侧桥洞,截断向东的水流;把木块向上提起几根,即可向东边河道放水泄流。若本地关闸,上游水关放水,则宣武门西边的河道里水面上涨,可以存水。打开宣武门西护城河的闸门,便可向东边的南护城河放水。
 
 内城南护城河河道很宽,但宣武门西这一段护城河,平常水量很小、河水很浅。常有驼队在河床里行走,很多是向外城的西便门走去,并从西便门出北京城,去往西北方向。
 
又,在30、40年代,护城河沿及护城河里,皆遍地垃圾,非常肮脏。在冬季用护城河制冰前,必须先“涮河”,就是清除垃圾、清洁河道。
 
在网上找到与宣武门以西这一段内城南护城河有关的一些图片(不同时期的)

图二。内城南垣外、宣武门西护城河裏玩耍的孩子(象来街附近),1902-1906年

 

图三。 內城西南角樓南面、護城河、駝隊、通往城里的铁路和铁路桥。西南角楼正北远处的建筑,是内城墙西垣与外城西段北垣连接处的碉楼。1910年前後。

 
图三中的驮队在干涸的前三门护城河的河床里向西转北行进。不远处是外城墙北垣(内侧),向西可到西便门。很多商业驼队由西便门出城,向西北方向远行。后来,西南角楼在1928年因破损被拆,只剩下四方城台。
 
 
图四。內城西南角樓西南面,西段內外城結合部碉樓的近景。河流是从西便門東水關進水口引入內城南護城河的水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1921,
 
 
这张护城河水还比较多。河沿的路通向西便门,春节期间,从宣武门去白云观逛庙会的人们,骑驴的,步行的,便都是沿这条路从西便门出城,去白云观的。
 
下面这张图五,更靠北一点,西南角楼已在画面右侧外了。内外城墙结合部及碉楼(俗称“八瞪眼”),看得更清楚了。
 
图五。西段內外城結合部碉樓。此河爲內城護城河,是由西便門東水關進水口引入內城南護城河的水流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 1921]。
 
 
下面这航拍图纵向是内城西城墙和内城西护城河,右下角是内城西南角楼因破损被拆除1928年)后剩下的四方城台(在图片右下角)。
 
 
图六。內城西護城河及西垣、京城西側內外城結合部碉樓及西便門東水關、內城西南角樓城臺航拍 [(德)沃爾夫·格拉芙·楚·卡斯特 Wwulf Diether Graf Zu Castell]。1933~1936,
 

从航拍图中,还可以看到横向的外城北城墙、还有西便门东的三孔水关。北段的内城西护城河,过了水关绕过西南角楼后转向东行,便是内城南护城河的西端了。西便门不在图中,它在更西边一些图左外边了。也可看到,绕西南角楼的那条路沿外城墙内侧向西经过水关桥,通向西便门,并可由西便门出城。外城墙比内城墙低、窄了很多。

下面的图七,就是西便门东的三孔水关,和水关上面的压桥。这个水关可控制向内城前三门护城河注入的水量。西便门就在过了桥向西不远的地方。

图七。西便門東水關 (三孔水關) 內壓橋上的駝隊,遠處可見內外城結合部碉樓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1921年。

 
 
老北京城墙上,类似这样的“水关”,共有10 处。外城墙设有 3 座水关,内城墙共设 7 座水关。宣武门西的城墙下也有一座。
 
陶然野佬的文章里讲了, “在北京城牆下部設有水關,爲城市進水、排水通道。內城有七座水關:德勝門西 (內城進水口,三孔)、東直門南(排水口,一孔)、朝陽門南(排水口,一孔)、崇文門東(排水口,一孔)、正陽門東(排水口,一孔)、正陽門西(排水口,三孔)、宣武門西(排水口,一孔)。外城設三座水關:西便門東(外城进水口,三孔)、東便門西(外城進水口,一孔)和東便門東(内城、外城總排水口,三孔)。水關基础爲三合土夯築,上覆石板、石块,再覆城磚,頂部砌成券頂式或過樑式。每座水關均設二至三層鐵栅欄,並派士兵看守。”
 
下边几张图片,是关于外城的西便门的,前面多次提到过的。
 
图八  由西便门出城。西便門箭樓門洞外側(北面)。箭樓門洞內側爲過木方門洞,外側爲三伏三券式拱券門洞,城門爲過木方門洞 [(瑞典)奧斯伍爾德·喜仁龍 Osvald Siren]。1921年。
图九。西便门瓮城、箭楼(北向)外城的北护城河,此处外护城河桥是简单石板1916年
 
 
图十。西便門甕城外護城河畔,迤西外城北垣及唯一的墩臺(馬面),騎驢向西奔白雲觀九燕节的香客。選自《北支》攝影雜誌,1940年2月號。
 
 
(注:文中图片及图片说明,多数取自新浪博主陶然野佬的老北京系列文章。)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北平岁月(十二)南城小子 穷逛古都(含图片)
北平岁月(十一)结伴探刑场 受刑者谁
北平岁月(十) 光复以后 孩子视角
北平岁月(九) 跑跑跳跳 父女代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