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房间凌乱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凯叔说
kaishushuo
最近听到一个话题:房间凌乱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说的是房间井然有序,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有帮助。但有的爸妈就不同意了,说凭什么孩子有没有出息,要靠房间是否凌乱来判定?
这是个有趣的话题,看完这篇文章,不妨叫上孩子一起来聊聊。
作者|豆豆的小后妈 主播 | 羽洋
小时候,我的妈妈会这样说:
“你看你屋子乱得跟猪窝一样,看谁敢娶你!”
长大后,我的同事会这样说:
“亲爱的,你的桌子也太乱啦!收拾一下吧!”
好吧,
我承认我喜欢把常用的东西都放在手边,
没有把所有东西都摆放整齐的好习惯,
但这从来没有成为过我的困扰。
可是,当远房亲戚来到我家,
看到我凌乱的房间后,
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家这么乱,回头孩子有样学样,也没啥大出息!”
what??????
培养孩子的整理能力固然好,
可谁说房间凌乱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孩子小时候,房间越凌乱,也许大脑发育会越好。
孩子的大脑并不是一出生就发育完好的,
而是有三个发育黄金期:
第一个阶段,是怀孕3~6个月期间;
第二个阶段,是产后6个月~3岁;
第三个阶段,是孩子3岁~6岁。
其中第二、三个阶段,
会完成孩子80%~90%的大脑发育。
在这期间,
孩子脑神经细胞体迅速分裂和增殖,
组成传送信息的神经通道,
影响孩子大脑一生的信息传递功能。
在这个阶段,
孩子对身边的一切都保持着超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孩子能看到、能摸到的东西就越多,
脑神经发育也就越快。
打个比方:
蕾蕾是个4岁半的小姑娘,
她的妈妈是个非常勤快贤惠的女人,
每天都把家里收拾地一尘不染,
也从小教育蕾蕾“东西从哪儿拿的,要放回原处”,
每次玩完的玩具,看完的绘本,
都要蕾蕾自己收拾到自己的小玩具箱里和小书架上。
澈澈是个5岁的帅小伙,
他的妈妈是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女人,
只有反季的棉被、棉衣会收纳起来,
其他的东西都放在明面上,
因此显得房间非常凌乱。
在澈澈的房间和客厅里,
各种各样的玩具和绘本都杂乱地放在地上,
澈澈可以随时拿起来玩,
也随时丢在一边,再去玩其他玩具。
蕾蕾和澈澈将来谁会“有出息”?
无法断定。
但蕾蕾玩玩具的频率,也许会比澈澈会低很多。
因为她的玩具,并不是触手可得。
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准备扔垃圾时,
却发现身边的环境非常整洁,地面一尘不染,
我们是会把垃圾随便扔在地上,
还是会找个垃圾桶扔进去?
我想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
这是人的心理本能,无关素质与教养。
孩子和我们一样,
也有这样不愿意破坏整洁环境的心理倾向。
如果一个孩子的玩具,
每天都被收拾的非常整齐,
每次玩都需要从一个特定的地方拿出来,
玩完又要费力收好,
那么相比其他玩具散落一地的孩子,
这个孩子玩玩具的热情可能会更低。
被凌乱的玩具围绕的孩子,
玩玩具的频率会更高,在孩子眼中,
这样的环境就是一个眼花缭乱的游乐园,
充满了新奇和神秘。
眼花缭乱的游乐园,
总是比一尘不染的展览馆更好玩。
房间越凌乱,孩子的创造力也许会更强
爱因斯坦说:
“要是乱糟糟的桌面意味着杂乱无章的头脑,那空桌面意味着什么呢?”
这是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的桌面。
这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桌面。
这是爱因斯坦的桌面。
毫无疑问,
这三个人的桌子,都跟整洁不沾边,
桌面如此凌乱,房间也可想而知。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和脑科学博士Kathleen D. Vohs,针对桌面凌乱和整洁两类不同人群做过一项研究实验,实验表明:拥有凌乱桌面的人更有创造力和冒险精神,而桌面井井有条的人比较守规矩,也不太冒险尝试新鲜事物。
Vohs博士在研究报告中说:“杂乱无章的环境具有启迪性,使人挣脱传统的桎梏,生发出全新的见解。”
因此,
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
房间通常会更加凌乱,
而房间整洁的人,
执行力和自律性会更强。
社会需要有创造力的人,
也需要自律性高的人,
二者在生活中或职场上,同样受欢迎,
在各自的人生中,也收获着同样的成功。
房间凌乱≠房间脏乱
吃完的剩饭放在桌上招苍蝇,
积攒几个周的垃圾桶也不倾倒,
家里乱的无处下脚,
这样的环境,和整洁干净的房间相比,
肯定会让人感觉压抑和不适。
而即使这样脏乱差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也不能断定就是“没出息”。
小环境是否凌乱≠孩子是否勤劳整洁
我有一个朋友小萌,她的办公桌和我一样,
可以说是全公司最乱的。
我去过她的家里,也着实无法用整洁形容。
小萌的孩子可可,虽然才4岁,
可是自己玩过的玩具都有固定的位置放,
小萌不小心弄乱还会惹他不高兴。
在可可小小的世界里,
每样东西都有他固定安排的地方,
他一个小小的人儿,
在捍卫他内心世界的和谐秩序。
而这些,小萌从来没教过他。
我家的宝贝豆豆,
一直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
爷爷就是非常勤快的老人,
家里收拾的非常整洁,很少有找不到东西的时候,
每样东西都有固定的位置。
可是,家里经常会因为豆豆乱放东西发生争吵。
孩子偶尔剪完的纸扔在桌面上,
玩的“水精灵”掉落一地,
都会得到一顿唠叨训斥。
爷爷将房间整理得非常整洁,这当然没错。
孩子东西乱放,
这也不是会影响一辈子的大缺点。
而相比较房间环境上的整洁,
我更加希望孩子能生活在平和愉悦的心理环境中。
我确实是有些懒散邋遢的人,
房间和桌面一直呈现凌乱的状态,
但我在生活和工作上,
一样会把我要做的事情安排得非常好。
曾经有一度,
我也买了《断舍离》等一系列关于收纳的书,
希望能努力做一个“整洁精致”的女人。
可是坚持一段时间后,
我却发现我的幸福感不但没有上升,
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没有灵感和思路的时候,
我习惯做“大扫除”,集中清洁整理,
在整理的过程收获的是内心的平静,
整理结束后享受的是巨大的“成就感”。
时刻保持整洁的环境,
剥夺了我享受整理的快乐,
也并没有使我的人生和工作,
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我的确扔了几大包不穿的衣服,
但之后又买了更多衣服来填充衣橱。
我还是我,
不会通过学习收纳和整理,就变了本性。
相反,
要求我时刻保持房间整洁,
却在无形中增加了我的压力和焦虑。
我已经处在压力与焦虑中,
又怎么为孩子建立一个平和愉悦的心理环境呢?
这个世界上的人,本来就不会完全相同。
如果我是生性爱整洁的人,
我完全可以继续保持这个好习惯,
让全家人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
如果我是天性邋遢的人,
发现环境的凌乱已经和家人产生压抑、不适的负面感受,
不要犹豫,带着孩子一起开始动手整理。
如果我不爱时时整理,但乱中有序,
不仅不会产生负面情绪,
全家人还都怡然自得,
那就千万不要有心理负担,
怕凌乱的房间会导致孩子“没出息”。
毕竟,孩子有没有出息,
凭什么靠“房间凌乱”来断定?
最后,我想说的是,
房间是否凌乱,不是决定孩子是否“有出息”的唯一准则。
孩子是否“有出息”也不是衡量人生幸福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