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熊孩子?现在可能有救了!

熊孩子到底是先天就熊,还是由于后天的某些因素变熊?新的科学发现有可能在根本上改变人类对于这个问题的认知。

最近科学家发现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了人体许多生理代谢活 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研究表明,肠道微生 物菌群组成的结构和比例,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有 着密切的联系。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不仅会产生 多种胃肠道疾病,如腹泻、便秘、痢疾、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等,还会诱发肥胖、衰老、代谢综 合征、心血管病、糖尿病,甚至癌症[1]。肠道微生 物菌群甚至还可以影响宿主的大脑功能,进而影 响其情绪行为。

脑和肠之间的信息交流称为脑-肠轴,脑-肠轴 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和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将大脑 和肠道功能整合的双向应答系统。脑和肠通过脑- 肠道微生物菌群对脑及行为的影响 肠轴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外源性信息(如视觉、嗅 觉等)或内感性信息(如情感、思维等)通过中枢神 经系统传出神经冲动影响胃肠道感知、运动及分 泌功能,而内脏感应也可以通过肠神经系统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感知、情绪和行为。强大的生活工 作压力会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而这种不良的情 绪体验会通过脑-肠轴影响到人的胃肠道,引起一 些胃肠道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 征、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吞气症等。这些 胃肠道疾病都是典型的心身疾病,长期的胃肠道 疾病引起躯体的不适,也可以导致人精神状态的 异常。临床上约80%以上的胃肠道疾病患者,伴有 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而应用抗抑郁类精神 疾病治疗药物,往往对这些胃肠疾病有很好的治 疗效果。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了脑-肠轴 的功能反应,在脑-肠轴的信息交流中起到非常重 要的作用,从而出现了微生物-脑-肠轴的概念。 尽管对微生物-脑-肠轴的研究刚起步,但是现有的 证据都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可以影响宿主的脑功 能及其情绪和行为

益生菌是指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以 改善宿主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在动物和人类的 研究中,益生菌具有广泛的作用,如对肠易激综 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治疗。临床 证据表明,益生菌可以降低肠易激综合症病人焦 虑症状,减少应激反应,改善情绪。在另一项 研究中,益生菌还可以逆转大鼠心肌梗塞后引起 的抑郁性行为。Innis研究表明当小鼠饮食中 添加短双歧杆菌NCIMB 702258时,其大脑脂肪酸 浓度(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上升,而花生 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在神经发育的过程中具 有重要作用,能改变神经传递,保护宿主免受氧 化压力。并且,这些脂肪酸在大脑的浓度与焦 虑、抑郁、学习和记忆有关。

总之,越来越多的实验数据和临床观察表明 了微生物-脑-肠轴的存在,而且也表明肠道微生物 菌群通过脑肠轴可以调节脑功能、情绪及焦虑相 关的行为。肠道微生物菌群与神经行为类疾病研 究表明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孤闭症、应激、焦虑等 神经类行为类疾病相关,这是几十年以来精神医 学研究中始料未及的进步。现有数据表明肠道微 生物菌群通过神经途径(神经递质)、免疫途径(细 胞因子)和神经内分泌途径(激素)和中枢神经系统 进行信息交流,影响宿主脑功能,进而影响情绪 和行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