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我和女儿游新疆 (2)- 喀什 (上)
我和女儿游新疆 (2)- 喀什 (上)
从北京飞乌鲁木齐坐的是早上七点半的飞机,从北京出发的飞机晚点的机率非常高,我在乌鲁木齐只有两个小时的转机时间,赶最早的航班还保险点,反正我们倒时差也睡不着,五点半就到机场了。 飞机按时起飞,到乌市还提前了半个小时。 到了新疆的机场才感到安检格外的严格,不但脱鞋,还要看脚底,我脖子上挂的项链坠和护身符也要掏出来给人家看看。
刚上去喀什的飞机就注意到一个穿着黑T恤体格健壮的男人坐在飞机的紧急出口的位置,手上拿着个黑包,当过兵和有武功的人有着跟常人不同的气质和精气神儿。 果然飞机飞行的过程中他不断地扭头前后查看,飞机飞到一半时广播就说开始安全检查,接着一个穿制服的安保人员从前往后开始巡视,而坐在紧急出口的那个男人同时站起来走到前面坐到那个安保人员的位置上,巡视完毕后两个人又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 这种情形在我以后的两次南北疆之间的飞行中都遇到,只是有时两人都是便衣。
到了喀什热浪迎面扑来,那天三十多度,但不像上海那样的焖热。干干的热可以忍受。 出口外有几辆出租车,全是维族司机。 一个司机告诉我去我的酒店二十块,接着又拼上了两个汉族人,也是二十块。 我们是最后一站,下车时我给司机50块,可他只找我10块,二十块成了每人二十块了,跟他理论,他又给我10块,就再也不肯给了,开始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 算了,这维族人做起生意来不含糊,和土耳其人兄弟有一拼。
在出租车上的时候看光景,看到一个楼房前面有好几十个汉族人列队训练,每个人手里都舞着个大棒子,喊着节奏比划着。
喀什的交通警察各个身上都背着一个大棒子

我订的这家酒店离喀什老城很近,是在维族区里最大的一家酒店,工作人员很多都是维族人,也看到一些其它国家穿长褂的穆斯林的住客。
到了酒店大门口有安检查车,进大堂每次也要过安检


三百块一晚的酒店还算舒适


放了行李让女儿睡了一个小时觉就拖起睡眼惺忪的她去老城,从酒店走个十分钟就到了。
喀什老城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对它的最早记载是在西汉时期张赛出使西域的时候。 老城的房屋大多是土木和砖木的,前几年政府对居民的住房进行了改造和加固。 老城里面里迂回曲折,错综复杂,没有人带会丢的。 我去到的时候已经晚上7点了,去售票窗口要请个导游,30块一位,但被告知导游都在忙,要等才会有。 算了,自己游吧。 进去就看见一位维族导游带着几个人往外走,一问是要结束的,导游答应他们结束后就带我和女儿。
一进老城就看见在巷子里跑来跑去的孩子们,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我和小伙伴们整天在街上一起无忧无虑地玩耍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可惜现在城里的孩子们已经很少有这样的欢乐时刻了。





跟着导游走在巷子里,维族人喜欢用花草植物装扮自己的家
到处都是这样漂亮的门

如果看到挂着游客接待牌子的家你是可以进去参观的。

这家是好像是铁匠,做首饰的。

维族的女人是不工作的,男人们主要靠做生意来赚钱,跟他们的兄弟土耳其人很像。在家里还是男人说得算,女人也不可以去清真寺的,只在家里祈祷。 我问导游她们在不在乎,导游说她们并不介意,要去清真寺前还要清洗自己,不去也挺好。
出了老城到了大街上发现这里有个周末的集市,主要指卖吃的,几乎全是维族人,再就是无处不在几步一岗的防暴警察了。







买了一片哈密瓜吃,没有想象的那样甜
最爱吃新疆的馕了,香香的,还没有什么油,适合我。 新疆的bagel是有底的,中间放些菜肉一起吃。

过马路要穿过地下通道,维族的女人穿得亮丽,结婚的女人们大多都头戴纱巾

上来就是喀什最热闹的地方,左手处是个百货商店


远处是艾提尕尔清真寺,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刚才导游告诉我们不用进去,里面没啥可看的。
正准备找出租车往回走,忽然听到了响亮的口号声,哇塞,一组警车后跟着一队特警在沿街营造震慑气氛呢。 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如果不是在路上看到这样的情景,喀什从表面上看还是挺安定祥和的。
不过这样搞会不会引起维族人的逆反心理呢? 我曾跟新疆的汉族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都说的确是会的,听维族人说过:这是干啥子嘛。



在出租车上又看到外面一队装甲车驶过

回到酒店啃馕
新疆和北京是有时差的,虽然用北京时间,可上学上班的时间往后推两个小时。
晚上10点喀什的天还是亮着的, 远处的十字路口一排警车闪烁而过.......

觉晓 发表评论于
我也喜欢读你的游记,而且喜欢几篇连着一起读。用你们东北人话说,听你唠嗑,比如写你姑娘什么什么,特亲切。
流水小桥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边走边看66' 的评论 :
喜欢看你的游记,期待后篇。今年去新疆还没整理,慢慢写,给自己留个念想。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流水小桥' 的评论 : 刚才去看你的新疆系列了,写得很好! 也发现我漏掉了一些地方。 挺羡慕你还去过西藏, 有空去看你的西藏篇。
流水小桥 发表评论于
去年今年两次去北疆,还没去过南疆喀什。今年明显感觉安保比去年严得多,没有国内证件很麻烦!
土豆发芽 发表评论于
最后啃大饼的那个美眉是谁?挺漂亮的。
严惠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边走边看66' 的评论 : 你知道的真多。
享受生活99 发表评论于
图文并茂好风景!
莲盆籽 发表评论于
羡慕你带着女儿到处游!
DD1122 发表评论于
写得好 谢谢
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
好传记。今年居然吃到新疆的馕了,是新疆的朋友带回来的。真的好吃。
地球太小 发表评论于
官方营造的气氛好紧张。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谢谢各位的亲爱的网友的留言,就不一一回复了,欢迎你们来看下集,是我更喜欢的。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严惠姗' 的评论 : 哈哈, 他们本来就是同根同祖,导游说土耳其人说话他们是能听得懂一些的。 据说维族人移民的首选就是土耳其。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五谷不分' 的评论 : 大兄弟嘴老甜了!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嗯,那是强制性的,现在很少有汉人愿意迁移到南疆了。 南疆沙漠多,土质不好,也很难开垦。 再加上维汉是不通婚的,民族融合挺难。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为写而写' 的评论 : 也听过别人说维族的小偷多,我倒没遇见过。 我在北京念书的时候有个魏公村,那里有条街全是新疆的饭馆,很正宗,难忘啊。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pokemama' 的评论 : 你那么早就去过了呀。 我这次去乌鲁木齐,也发现和我九十年代初去的时候大不一样了。 不过对我新疆还是一样地充满魅力。
mzl9876 发表评论于
很有趣的异域风情。。。。。。。。。。。
五谷不分 发表评论于
大妹子,你啃馕的架势着实挺可爱的!
思韵如蓝 发表评论于
真好看,异域风情很浓厚!
严惠姗 发表评论于
“跟他们的兄弟土耳其人很像”,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喝水,呛了一口,笑喷了。你是不是有点拿新疆兄弟开涮呢?看这一篇,我怎么就感觉像回到了8-90是年代的我的故乡,浓烈的乡愁涌上心头。
为写而写 发表评论于
上大学时附近有个新疆街,因为小偷特别多,所以一般不敢从那里走,除非是想买个囊解馋:)跟你神游了。谢谢!
pokemama 发表评论于
我到新疆工作第二年1954年,第一站下乡搜集维族图案,就是去喀什。看你现在发表的照片,除了清真寺还是老样子之外,什么都变了,可谓天壤之别。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警察一定是要有的,但整天在大街上那个巡逻阵势看了有点奇怪的感觉。 我这次接触到的维族人还都蛮友好的,维族人有他们自己的问题,我以后会慢慢写。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有句话说“不到喀什不算去过新疆”,我上大学时就没去喀什,一直想去,南疆是看风土人情的地方。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ng' 的评论 : 不是我胆子特大,去之前做过很多调查研究,读了大量的最近的游记。 像喀什这样的南疆不要去偏远的地方,在市中心景点问题不大,警力相当地足。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维人暴躁,那地方不安全。没有警察,那地方早乱了
五湖以北 发表评论于
谢谢提供第一手信息,你为啥想到去喀什?
coach1960 发表评论于
好游记。我有一个表哥58年去喀什08年离开,在那里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
cng 发表评论于
敢去南疆,胆子真大!
不闲 发表评论于
新疆的囊是很好吃,我在那儿乱逛时也特喜欢!那么多警察,看来是很安全;准备再去了 :)
cxyz 发表评论于
惜福的游记很有生活气息,难得。 跟读。
波城冬日 发表评论于
跟着66看新疆,很传神很有细节,图文并茂!
iwbh 发表评论于
很有特色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很有意思!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阳光96' 的评论 : 妹子, 你是知足常乐,我就贪心,看了人家的游记就开始蠢蠢欲动。 在新疆,大饼啃了好几个,刚出炉的那个香啊!
阳光96 发表评论于
一来就有沙发坐,看你在啃新疆大饼。游记写得很好,我就不用去了,跟你神游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