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和发小们相约再开车游新疆,仍去北疆,还是有点忌惮南疆的安全。新疆太大,地广人稀,人多些遇事好商量,也壮胆!去年我们12人,三辆车;今年40多人,十二辆车。
大队人马6月16日开始行动。我们几人先到,14日去了不在计划内的吐鲁番。7月1日活动结束又去了也不在计划内的天池,这是后话。
我们出了乌鲁木齐沿吐乌高速 G30/G312,进山,进盆地,越开越尘土飞扬,越开越炎热。
在吐鲁番预定的全季酒店很不错,放下背包,我们就赶着下午5点凉快点(温度还有43度),去了交河故城。这里没有一棵树,也鲜见到到草丛。两个多小时,人晒蔫了。不断喝水,越热越喝,汗如雨下!虽然酷热,这个地方值得来。
交河故城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最终被弃。这是一座没有城墙、没有树木的城池,曾经是丝绸之路上最繁华的西域古城之一,它曾与古楼兰齐名。如今的它是废墟、古城遗迹,满目苍凉。
在交河故城,我们就看到周围的山坡上有很多土房子,又不像有人住,很奇怪那是做什么的?开车上坡一看:
原来是葡萄干晾房,也叫荫房。是葡农充分利用吐鲁番盆地的日照,晾制葡萄干的生土房,晾房都是土木结构,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墙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方便通风,又不使阳光直射在垂挂的葡萄上。晾房木橼上设有“挂架”,用树枝、铁钩或麻绳固定,用来挂晾葡萄。在夏季,鲜葡萄经过30—40天的晾制,就可以风干为葡萄干。在吐鲁番,几乎每户葡农都建有这样的晾房,据说这样晾制而成的葡萄干翠绿如新,甘甜不减。
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坎儿井(坎儿井民俗园)。有演示的模型,可让我明白的还是这两张图。
说到井,我想到是下乡时见到的一口口打水的深井。可“坎儿井”是论条的,是人开凿的地下河。图上那些突起的圆口都是竖井口,许多竖井口连接的曲线就是一条坎儿井,底下都流淌着一条小河。
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些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坎儿井暗渠不会因为吐鲁番地区的酷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先说竖井,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
再说暗渠,是地下渠道,是坎儿井的主体。它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会聚过来,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流出地表来。从展览知道,修坎儿井,挖暗渠最艰难,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掏空、挖掘,一般要在地下开凿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融雪冰冷刺骨,工人要跪在冰水中挖土,他们的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
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在3000毫米以上,可谓中国的“干极”。坎儿井引来周围山上的冰雪融水,灌溉良田,养育了“葡萄和瓜果之乡“。坎儿井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同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这是我来到吐鲁番才知道的。
来到吐鲁番,当然想起施光南作曲,关牧村唱的那首优美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施光南的曲子都喜欢)。
可这次对葡萄沟民俗村失望了。景区大门看着挺气派,六月不是葡萄收获的季节,里面的“阿凡提故居”,“王洛宾音乐艺术馆”等景点建筑粗陋,品味不高,“钱”味太浓。这样的地方,你会来吗?(本不想放那张“阿凡提故居”的照片的)
我们还去了吐鲁番博物馆,有一层在整修,内容不多。因为要赶回去和大队汇合,我们只有一天半时间,没时间去赫赫有名的火焰山了!
最后要写一笔从乌鲁木齐出来往吐鲁番路上,拐下高速慕名而去的柴窝堡大盘鸡。
大盘鸡是新疆美食中很出名的一种,分为沙湾大盘鸡和柴窝堡大盘鸡两种,沙湾大盘鸡带有浓稠的汁,吃完后上裤带面(宽面)蘸食。柴窝堡大盘鸡是将鸡块用油炸透后,用朝天椒干炒而成,更有嚼劲(也蘸裤带面)。新疆大盘鸡属清真小吃,因用大盘盛装鸡块而得名。
去年到新疆就有朋友特别馋新疆美食,各式各样。也许现在吃肉少了,没觉特别好吃。但吃过这次柴窝堡玉兰店的大盘鸡,后边再吃到的大盘鸡都觉得不怎么样了。人家问要大份儿,小份儿? 我们五个人要了大份儿还有两个素菜,上来一大份就是两大盘,没吃几根面条就饱了,柴窝堡大盘鸡的味道再也忘不掉了!
大队人马6月16日开始行动。我们几人先到,14日去了不在计划内的吐鲁番。7月1日活动结束又去了也不在计划内的天池,这是后话。
我们出了乌鲁木齐沿吐乌高速 G30/G312,进山,进盆地,越开越尘土飞扬,越开越炎热。
在吐鲁番预定的全季酒店很不错,放下背包,我们就赶着下午5点凉快点(温度还有43度),去了交河故城。这里没有一棵树,也鲜见到到草丛。两个多小时,人晒蔫了。不断喝水,越热越喝,汗如雨下!虽然酷热,这个地方值得来。
交河故城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最终被弃。这是一座没有城墙、没有树木的城池,曾经是丝绸之路上最繁华的西域古城之一,它曾与古楼兰齐名。如今的它是废墟、古城遗迹,满目苍凉。
在交河故城,我们就看到周围的山坡上有很多土房子,又不像有人住,很奇怪那是做什么的?开车上坡一看:
原来是葡萄干晾房,也叫荫房。是葡农充分利用吐鲁番盆地的日照,晾制葡萄干的生土房,晾房都是土木结构,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墙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方便通风,又不使阳光直射在垂挂的葡萄上。晾房木橼上设有“挂架”,用树枝、铁钩或麻绳固定,用来挂晾葡萄。在夏季,鲜葡萄经过30—40天的晾制,就可以风干为葡萄干。在吐鲁番,几乎每户葡农都建有这样的晾房,据说这样晾制而成的葡萄干翠绿如新,甘甜不减。
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坎儿井(坎儿井民俗园)。有演示的模型,可让我明白的还是这两张图。
说到井,我想到是下乡时见到的一口口打水的深井。可“坎儿井”是论条的,是人开凿的地下河。图上那些突起的圆口都是竖井口,许多竖井口连接的曲线就是一条坎儿井,底下都流淌着一条小河。
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些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坎儿井暗渠不会因为吐鲁番地区的酷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先说竖井,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
再说暗渠,是地下渠道,是坎儿井的主体。它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会聚过来,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流出地表来。从展览知道,修坎儿井,挖暗渠最艰难,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掏空、挖掘,一般要在地下开凿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融雪冰冷刺骨,工人要跪在冰水中挖土,他们的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
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在3000毫米以上,可谓中国的“干极”。坎儿井引来周围山上的冰雪融水,灌溉良田,养育了“葡萄和瓜果之乡“。坎儿井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同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这是我来到吐鲁番才知道的。
来到吐鲁番,当然想起施光南作曲,关牧村唱的那首优美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施光南的曲子都喜欢)。
可这次对葡萄沟民俗村失望了。景区大门看着挺气派,六月不是葡萄收获的季节,里面的“阿凡提故居”,“王洛宾音乐艺术馆”等景点建筑粗陋,品味不高,“钱”味太浓。这样的地方,你会来吗?(本不想放那张“阿凡提故居”的照片的)
我们还去了吐鲁番博物馆,有一层在整修,内容不多。因为要赶回去和大队汇合,我们只有一天半时间,没时间去赫赫有名的火焰山了!
最后要写一笔从乌鲁木齐出来往吐鲁番路上,拐下高速慕名而去的柴窝堡大盘鸡。
大盘鸡是新疆美食中很出名的一种,分为沙湾大盘鸡和柴窝堡大盘鸡两种,沙湾大盘鸡带有浓稠的汁,吃完后上裤带面(宽面)蘸食。柴窝堡大盘鸡是将鸡块用油炸透后,用朝天椒干炒而成,更有嚼劲(也蘸裤带面)。新疆大盘鸡属清真小吃,因用大盘盛装鸡块而得名。
去年到新疆就有朋友特别馋新疆美食,各式各样。也许现在吃肉少了,没觉特别好吃。但吃过这次柴窝堡玉兰店的大盘鸡,后边再吃到的大盘鸡都觉得不怎么样了。人家问要大份儿,小份儿? 我们五个人要了大份儿还有两个素菜,上来一大份就是两大盘,没吃几根面条就饱了,柴窝堡大盘鸡的味道再也忘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