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写写我当工人的经历。
上山下乡的时候我是真的想过扎根农村一辈子的,如果大家都愿意的话。我们林场有超过五十人的知青,都是年轻人一起玩,一起干活也不累。1976年末根据中央文件,上山下乡的满两年的都可以招工回城,陆续开始有了回城的人,我的第一个招工的机会是武汉二医院的炊事员。我从小就是想过上大学,但不是去大学里烧饭,所以放弃了申请。第二次招工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武汉军区后勤部招工,而且数量很大!军区后勤部的子弟那时都下放在钟祥的某个地方,招工必须要当地的单位同意放人,这样钟祥县就可以提条件要招一些他们推荐的人,俗称“加塞”。我当年是随我爸爸的部队(钟祥冷水),和钟祥县的领导干部的子女下放到了五合大队林场,我父亲那时候还正好在雷达团后勤处,给县里拨了一些钢材,所以凭县里的这层关系,我就有了机会,我虽然也是部队子弟,其实和这武汉军区后勤部却没有关系,他们是陆军,我们是空军。我父亲单位一共只有四个人,一个当了工农兵学员,另一个家属随军住,就去了当地的荆州地区,只有我和另一个女孩是家在武汉的,我们俩就趁着这次的机会1977年初招工回到了武汉,在这里工作了一年多一点。
和我们一起下放的是钟祥县领导的子女,因为家里都在本地所以也没有特别对这次招工有兴趣,记得只有两女孩加入这次招工。后勤部的子女大约总有四十多人。除了这些,其实还有四个男的不知道是凭什么关系也加进了这次的招工,部队的子女议论时会称他们为地方上的(不是部队上的)。
招工回来以后,多数都留在了武汉军区后勤供应站。一部分去了武汉印刷厂。我们林场的四个人,两个我比较喜欢的女孩都去了印刷厂,其中丽丽就是我“林场的日子”里的女主角之一,是我一直暗恋的女孩,不过她似乎对我并没有太多感觉,去了印刷厂以后联系就少多了。我不知道她去印刷厂是不是自己要求的?因为印刷厂在硚口,离家比较近。还有一部分去了武汉钻石厂。我的感觉似乎是家里职位比较高的几个后勤部的子女,我并不知道钻石厂条件好在哪里,那个厂离后勤部的大院比较近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这后勤供应站真的是一个好地方,唯一不太好的就是比较远,在江岸区丹水池,堤角那一带,可以算是武汉那时的最东边了。离市区很远,回家不是很方便,每周末回家一次,单位有车子接送。
武汉军区后勤部物资供应站,顾名思义就是仓库了,这里以前工人比较少,大概就是几个司机,大部分都是当兵的,有一个汽车班,班长姓苗,我对他印象深是因为后来考大学的时候,他说你们要是有谁能够考上大学,他围着供应站爬三圈!他没有想到我们这些工人里后来出了三个七七级大学生,一个上了华工机械系,一个上了武大文学系,一个上了武大数学系,当然苗班长并没有兑现他的诺言,呵呵!另外一些当兵的,有在厨房的,有站岗的。
和我一起招工上来的几个地方上的男的似乎都特别对司机感兴趣。而我和其他的几个部队上的男的都愿意做钳工,觉得技术性更多些吧!这次留在供应站的后勤部的子女绝大多数是女孩,其中有车工,电焊工,仓库管理员,和一些坐办公室的。这里想要说这些女孩子基本都是住在后勤大院里长大的,家里的条件都相当地好,她们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举止谈吐清新脱俗,又都十分的漂亮,只不过我和她们不熟悉,我又算是“加塞”招工进来的,多少还是有点自卑感的,交往一直比较有限,当然和她们一起工作,总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情,也把以前喜欢过的那谁忘了,直到现在在文学城开始学歌后,练习普通话还是很有动力滴,会想起她们。
文学城中混唱坛,执着勤奋意婪酣。
念念不忘北方女,憨憨自卑南方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