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中纪委,“文革”的过去和将来
遍野
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讨论,铺天盖地。无非支持或者反对两种立场。支持者认为,文革是群众运动,是反腐败,是对走资派的斗争,是正义的,必须的,是一场民主革命。反对者认为文革造成了中国的经济崩溃,是一场浩劫,是一场灾难,甚至是政治权斗。
支持者主要是从文革的初衷着眼,是为了教育和锻炼群众,是对当官做老爷的走资派的冲击和斗争。所谓的一些破坏行为,是由于被野心家阴谋家所利用而导致的。反对者主要是从文革的结果来看,例如伤害了多少革命老干部和爱国志士,大面积的停工停产,武斗死人,烧毁了多少文物等等。
这样,似乎两方面的观点都能找到无可辩驳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我曾凑热闹认为,文革的产生是中国文化的结果,是中国文化所导致的。中国的文化是苦难文化。苦难文化的特征是,不安,忧愁,担心,对前途不确定性的焦虑。毛泽东对当时国内形势的估计,是担心“睡在身旁的赫鲁晓夫 ”会让中国改变颜色,担心中央“出修正主义”。他认为“三分之二左右的组织,其“领导权不在人民的手中”。所以要整党内的“走资派”。到了文革的后期,毛泽东的估计是“走资派还在走”。 你看看, 老头子焦虑到啥程度了。还想着要“过七八年再来一次。” 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这就是文革发生的思想原因。
从思想路线到政治路线,需要有一个实施的过程。这个过程早在共产党进入北京前就开始了。还没进京,毛泽东在西柏坡就警告全党不要做李自成,要防止官员腐败。后来为了防止中共官员的腐败,一九四九年就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55年改称为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1969年。文革前的中纪委是干什么的? 当然是反腐败的。可是没多大用处。何以见得? 因为有了中纪委,还要搞思想改造运动,还要三反五反(反贪污,反浪费等),还要搞四清,社教(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后来史无前例的文革,和一打三反(其中反贪污,反投机倒把,反浪费)。 因为毛泽东了解到,各级官员都有腐败行为,仅靠有个中纪委是完成不了反腐败目的的。必须大搞群众运动,才能防止官员们腐败,变修,犯罪。毛泽东反腐败反了近三十年,到头来,他老人家悲哀地发现,“走资派还在走”。毛泽东何其聪明智慧,何其有魄力有能力。可是,以他的才能还是要靠搞群众运动来反腐败,而不能只靠中纪委。因为他知道中纪委那帮官僚不管用,必须搞运动,这就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主要原因(之一)。文革及其以前的很多“运动”,至少证明了一点,中纪委不管用。中国的反腐要靠群众运动。搞群众运动反腐败是有效,但是这剂药太猛,有很多副作用。文革中的群众运动从反腐败,整走资派,变成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如同强烈的除草剂,不但除了草,连庄稼蔬菜瓜果也统统一并除去了。
在西方国家,反腐靠两党扯皮。两党扯皮对反腐还是有效的,不过两党扯皮,也会扯着了肉,使得执政党想办正经事也不那么容易,因而执政效率低下。据说两党监督会减少腐败,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中国的中纪委反腐管用吗?不知道。但是中纪委在文革前得不到毛泽东的信任确是事实。文革后呢? 1978年重设中纪委后,至今三十多年了,贪官是越反越多。习近平上任后,是大抓了一下。据说,遏制了腐败的势头,现在很多人不敢腐败了,但是中纪委的反腐败还“在路上”。
在中国,因为文化的原因,也可能有政治原因,反腐败靠中纪委,可能是完不成的任务。换个名称,例如“国家监察机关”,也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不会有多大变化。这个,已经为我党两个三十年的实践所证明。
中国的反腐有两条可能的的道路,1,两党监督,2,群众运动。前者是新路,估计我党不习惯,也不会接受。后者靠群众,是老路,是毛泽东在前三十年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至少在遏制腐败方面,但是毛泽东的发动群众过了头,常常会失控,走了极端,结果“打倒一切”,等于除草时,把很多庄稼也给除了。搞群众运动,只要不失控。不象文革中的无法无天,搞全面内战,也许还真有用。如果中国要利用朝阳大妈的威力,搞群众运动,肯定会和过去不一样,有一定的规矩,在法制的基础上发动群众,也许会有效。
就是说,如果将来仅靠中纪委反腐败力有不逮,有可能来一次的群众运动(反腐)。不过会在一定的条条框框下进行,来一次有章程的,温和的“文革”,在将来也是很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