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研究新成果

2017年11月14日,故宫博物院召开了“哥窑学术研讨会”。这是故宫博物院“宋五大名窑”研究,继钧、定、官、汝窑之后,最后一个宋代名窑的集中讨论。按照重大课题研究,结题,办展、举办学术研讨会的标准规范,“哥窑学术研讨会”及“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正是在故宫博物院学者领衔下,国内、海外学者在“传世哥窑”研究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研究水平、展品等级、策展、学术讨论会均属一流,代表了我国公立博物馆系统哥窑收藏之精粹、学者研究的最前沿进展与方向。

 

早在1992年10月21日至23日,上海博物馆曾举办过“哥窑瓷器学术座谈会”,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哥窑的专题学术讨论,当年所取得的成果,曾一度在学术界、收藏界产生深远影响。哥窑是否属宋代名窑?哥窑的窑口究竟是杭州、龙泉或北方?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成为后25年来学术研究的重点方向。

 

哥窑瓷器一直是中国瓷器研究的一个难题。我们对哥窑的研究、收藏,如无意外,一般均系指代源自清宫旧藏的,一批具有共同特征的“传世哥窑”。这些器物,均保存在两岸故宫、国内省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戴维德基金会)和少量海内外公私收藏。由于宋代文献未有“哥窑”的记载,元、明时期所载“哥窑”笔记少、版本、发表时代较晚、内容多有雷同、加之田野考古所获材料、元明墓葬、窖藏发现材料,均与清宫“传世哥窑”相互佐证度不高,致使学术界对“传世哥窑”的性质、时代、窑址均存在不同观点。收藏界对“宋哥窑”的厘定、收藏亦态度谨慎。

 

耿宝昌先生在“漫谈哥窑”发言中,以自己在1936年至1945年期间,自己上过手,源于清宫旧藏的60多件“传世哥窑”的研究(其中有20件为孙瀛洲先生旧藏),总结出对“传世哥窑”的识别特征:

1、黑胎或深色胎

2、器型仿青铜器

3、紫口铁足

4、乳浊釉、釉面失透、如“粥皮”、釉面油腻、器物口沿常有一道较厚的釉层,俗称“釉环”

5、具“金丝铁线”

 

吕成龙先生在“试论哥窑的几个问题”报告中,提出研究哥窑,先需明确“哥窑”的概念。目前关于哥窑的讨论,有四大范畴:

1、“传世哥窑”

2、元末明初文献记载的“哥哥洞窑”、“哥哥窑”、“哥窑”,

3、元明墓葬、窖藏的“哥(官)窑”

4、“龙泉哥窑”

结合实物与文献,他进一步将“哥窑”研讨范畴,划为

1、“传世哥窑”

2、“哥(官)窑型瓷器”

3、“龙泉哥窑”

通过对故宫所藏“传世哥窑”、老虎洞窑址标本、龙泉哥窑标本、南京汪兴祖墓、上海青浦任氏墓哥官型瓷器的目鉴,从胎釉厚薄、胎色、釉色釉质、釉面开片、“紫口”、“铁足”六个方面、吕成龙先生详细对比对了这三大类器物的异同,列举了三者具体的特征,这是基于清宫“传世哥窑”器物最系统的一次经典目鉴成果。 结合科技测试,吕成龙先生发现“传世哥窑”在胎、釉元素构成与杭州地区南宋官窑较为接近,而与龙泉、明清景德镇仿哥窑瓷器差别显著。最后,他综合目鉴、科技测试、田野考古资料,将典型传世哥窑瓷器的年代定为南宋,烧造地址在杭州凤凰山一带。

 

陈克论先生在“关于传世哥窑产地问题的综合研究”报告中,梳理了元明以来关于哥窑的文献记载。在考古出土方面,他详细列出了考古出土的所有与“传世哥窑”相关的类哥窑瓷器:

1、1970年代韩国新安沉船,三足炉

2、1970年10月南京明洪武4年(1371年)汪兴祖墓出土葵口盘11件

3、1975年江苏溧水县元代窖藏的长颈瓶2件

4、1977年安徽安庆元代窖藏的一批碗、盘、葵口盏、把杯

5、1998 年安徽繁昌元代窖藏的八方贯耳瓶

他认为这些器物,与“传世哥窑”还是有区别,倾向于将其视作元代“哥哥窑”或“哥哥洞窑”产品。对上海博物馆所藏的15件“传世哥窑”的目鉴、结合北京、台北故宫发表收藏“传世哥窑”资料,总结了“传世哥窑”共同特征为赭黑色胎、釉色主要是灰青色、米黄色较少,釉面开片有一色开片,也有“金丝铁线”。运用Tracer5i荧光能谱仪,在非真空状态下,对上海博物馆藏10件“传世哥窑”、杭州老虎洞窑址元代地层的标本进行了科技测试,结果表明上海博物馆藏“传世哥窑”的产地是杭州老虎洞地区而非龙泉地区。最后,他结合文献、器物目鉴、科技检测的综合研究,认为“传世哥窑”的产地应该在杭州,而与龙泉黑胎青瓷无涉。陈克伦先生的研究成果,是为已故知名中国古陶瓷研究大家,上海博物馆汪庆正馆长,对“哥窑”问题的先驱性研究在新时代的演绎。

 

总的来说,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互为佐证。他们的研究紧紧围绕着“传世哥窑”标形器物,以“传世哥窑”为本,运用古陶瓷经典的实物上手、目鉴(眼学)、田野考古、文献考证、客观可重复的科学仪器检测,这种综合性研究方法,所得出得结论可靠,代表了当今主流观点。

 

江建新先生在“谈景德镇明初出土仿哥釉瓷器”中,详细报道了景德镇御窑厂出土的明宣德、成化窑仿哥瓷器的最新研究进展。他指出明代御窑厂仿哥器物的存在,说明宋哥窑瓷器在明代深受帝王与宫廷重视,明代仿哥,首先着重仿宋哥窑的釉色与纹片,其次为“紫口铁足”,而对器型,则未仿宋器,代表了明人的审美取向。明人将哥窑的釉色与纹片,作为追靡赵宋的遗风,这与明初帝王复兴中原汉文化密切关系。

 

秦大树先生在“哥窑的考古学观察”中,着重从田野考古学角度,综合报道了对老虎洞元代层与小梅镇瓦窑路窑最新的考古发掘进展。他特别指出具有被视为“哥窑”特征的标本,在老虎洞元代层只占不到30%的比例,而该层产品性质庞杂,其性质不是官作。“传世哥窑”中有部分器物,却具有小梅镇瓦窑路窑标本的特征,比如台北故宫所藏的一只粉青釉哥窑八方杯。这些研究结果,值得关注。

 

南京博物院的学者们报道了汪兴祖墓、江苏溧水县类哥窑瓷器。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的学者们报道了龙泉黑胎青瓷的最新研究成果。

 

台北故宫蔡玫芬女士在“明初所认知的哥窑”中,试图从明代绘画与“传世哥窑”实物中建立联系。她认为透过图画,明人所认知的“哥窑”,是一类釉色浅青(月白),具有黑色细碎纹片的青瓷。而明人所指代的“哥窑”,与“传世哥窑”之间究竟有何关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台北鸿禧美术馆  舒佩琦女士在“就瓷器表征浅谈哥窑与南宋官窑及黑胎龙泉的异同”中,透过鸿禧美术馆收藏的大量瓷片标本,就釉色、纹片、汽泡等细节,介绍了她所观察的“哥窑”、南宋官窑和龙泉黑胎青瓷的区别。

 

日韩学者报道了朝鲜17、18世纪绘画中与“哥窑”相关的器物,从他们的实物资料与绘图资料看,这些被视为“哥窑”的器物,均为明清景德镇仿哥。

 

美籍学者,大都会博物馆基辛格专席研究员陆鹏亮先生,以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上世纪30年代从北京古玩铺收购的几件官哥窑器物,谈到了西洋陶瓷学者、收藏家“官哥不分”的鉴赏传统。他特别指出在依据文献进行考证研究中,因为明人记载“哥窑”文献版本的不同,标点的点校不同,而引起文章意思完全改变,对后人研究所起的误导,值得重视。

 

会议结束时,故宫博物院吕成龙先生作了总结发言,扼要概述了参会各家单位代表的发言和学术观点,对此次“哥窑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进行了肯定。通过本次研讨会,参会专家们对“传世哥窑”的识别特征、“传世哥窑”的窑址、“传世哥窑”的烧造年代有了明确的指向。尤其是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现行主流的学术观点。“传世哥窑”与“南宋官窑”关系密切,其烧造年代下限为南宋、烧造地点就在杭州凤凰山地区。

 

至此,本次故宫博物院“哥窑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相信会议所取得的成果,会对中外中国古陶瓷收藏、学习、交流、文化普及,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我在一个月前在我的文学城博客里,开始发表有关‘官哥不分’的八篇学术文章,同这次业内交流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水平一致。欣慰之余,我衷心祝愿人们能早日发现哥窑窑址,我的前卫推理若能对之助一臂之力就更好了。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2161/all.html

 

【转帖与编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