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智力游戏皇冠上的明珠——围棋 (1/2)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标题:智力游戏皇冠上的明珠——围棋 (1/2)
初稿于2004年8月15日

2004年秋天,本人应邀为本地两所中文学校教授围棋,为鼓励孩子们学习围棋,写了此文,发表在两所学校的网站上(http://www.fenghuaschool.org/ 和 http://www.xilinnorth.com/)。后又投稿于北美地区最早最大的中文网站华夏文摘上,有幸通过了编辑们的审稿,于2004年9月5日被公开发表在华夏快递上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7643)。

智力游戏皇冠上的明珠——围棋
家长们,您们想让孩子们成龙成凤吗?那就从学习人类智力游戏皇冠上的明珠——围棋开始吧。 

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人类发明了许多种类的智力游戏,棋类游戏是最为复杂的。近代电子计算机出现后,许多科学家都试图用计算机来下棋,由此产生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一门分支。欲知一种棋的复杂性,通常用这种棋能下出多少种不同的棋局来衡量。例如,国际象棋(Chess)是10^40,中国象棋是10^90。而围棋则是10^726。对于早期的计算机来说,10^40是个无法操纵的巨大的天文数字。从那时开始,众多科学家发明出了许多优秀的计算方法,以减少其巨大的不同棋局的数量,并设计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国际象棋对局程序。1997年5月,电脑巨人IBM公司设计出了当时最高水平的国际象棋对局程序Deep Blue (http://www.research.ibm.com/deepblue/),用一台高速并行计算机,击败了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Garry Kasparov。与此同时亦有其他科学家用类似的计算原理设计了其它棋类的计算机对局程序,使世界冠军们为之胆寒。从而使所有古老的棋类游戏全都变成了计算机游戏,而不再是单属咱们人脑的游戏。但只有一项超出电子计算机能力的例外,那就是人类智力游戏皇冠上的明珠——围棋。她一花独放,鹤立鸡群,傲视群芳,毅然挺立在智慧金字塔的塔尖上,闪烁着永久的光辉。 

据考古学发现,远在4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代,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围棋。比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都早了2000多年。围棋简单易学,变化复杂,丰富多彩,数千年来一直都是皇宫贵族上层社会的游戏,人称阳春白雪。500年前,中国势微,日本崛起,成为围棋的后起之秀,为现代围棋理论和向全世界推广围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现代所有与围棋有关的英语词汇均来源于日本语,例如“围棋”一词被翻译成“Go Game”,而不是“Weiqi Game”。围棋只有黑白两种棋子,不用汉字,易于学习和普及。在日本人的推动下,近200年来,围棋已在欧美上层社会日益普及流行。大家是否看过美国电影“A Beautiful Mind”?说的是美国数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John Nash传奇的人生,是真人真事。没看过该电影的人最好自己去租一盘DVD,回家欣赏一番。John Nash和他的好朋友全都是优秀的数学家,欧美上层社会的精英。这些聪明绝顶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爱好全都是围棋!学会围棋将会非常有益于孩子们的数学和逻辑能力,会对孩子们的大脑发育及其人生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文章太长,剩下一半下期发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