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岁末,一部反映7,80年代文工团生活的电影“芳华”在华人圈里热传。这是严歌苓编剧,冯小刚导演的影片,尽管放在岁末上映,但绝不是冯氏贺岁片,而是冯小刚用激情演绎的青春怀旧片。“芳华”也可以说是冯导的倾力之作。然而,力是用了,劲也使了,电影出来后,影评的较多反应却是故事推进和情节变化缺乏连续性与合理性。个人觉得,这主要是编剧和导演在艺术风格上的不匹配造成的,非常可惜。因为这个,估计“芳华”热闹过后,很快成为深秋的一片芳叶,飘零而去,很难成为电影经典。
冯导和严歌苓都是部队文工团出身,要拍文工团的电影故事,两人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编导组合,可世界上貌合神离的事情太多。事实上,从四年前两人商谈拍文工团题材的电影开始,这一切就已经渐露端倪。很有意思,下面是当事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当时情景的回忆,以及笔者的简单评点:
冯导说:歌苓,你也有部队文工团的演员经历,那太好了,我们合作吧,我真的想拍一部这样的电影。我把我的故事说出来,你帮助我整理后再编成剧本,怎么样?---评点:冯小刚真的把自己当北京老炮儿了,以为什么都可以自己说了算。严是什么人?精明的上海女人加著名的伤痕文学作家,你以为她是你的文字速记员呢?
严说:冯导既然有丰富的文工团生活经历,还是自己直接写吧,这样应该更生动。---评点:这是将他一军。还真没有听说哪一个导演自己动手写剧本的。冯导能写剧本,早就不找你了。
冯导说:我不成,从来没有写过剧本。---评点:冯导开始后撤。
严说:那就这样吧,由我来写剧本,按我的思路写。最后拍电影时,你可以自己修改情景。---评点:占了上风,但又给对方一点面子。
冯导说:那就这么定了吧。---评点:冯导输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事实上,这个仓促的决定实际上为“芳华”的缺失埋下了重重的伏笔。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如下:
1. 冯导拍电影,基本是以“贺岁片”起家。他的风格也就是北京京片儿的幽默耍贫,基本图一个乐劲。早年,冯小刚还客串过电视剧,从语言,动作到角色,几乎都是让人爆笑的主。严歌苓却是伤痕文学作家,她最喜欢也最擅长描述人与时代的冲突,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扭曲压抑,她的骨子里对文革年代充满厌恶和讽嘲。这么两个艺术风格与追求各异的人,仅仅因为部队文工团琐事,硬凑在一起创作电影,你编我导,结果可想而知。
2. 虽说冯和严都在文工团呆过,但两人境况不同。冯小刚在部队文工团呆了6年,因为喜欢一个女演员败露,最后被迫离开文工团,所以他对文工团一直是难分难舍,打心眼里喜欢;严歌苓在文工团跳舞,因为喜欢一个小队长,写了情书被上报,感情受到欺骗,差点自杀,所以她对文工团的感觉一直是强烈的压抑与郁闷,想早点离开而后快。这两人简单组合,就成了“芳华”的种种矛盾风格。比如,有影评说:既然文工团内部这么压抑彼此缺乏友爱,解散时为什么大家又难分难舍,痛哭流涕?现在应该清楚了吧:前者是严的压抑,后者是冯的不舍。生硬的组合而已。
3. 严给冯小刚的剧本内容太沉重,时间跨度也太大。这种题材的东西最适合谢晋,可惜谢导已经走了。“活着”的张艺谋也很适合,可惜08奥运以后,张导已经转入体制内,再也没有昔日的激情了,再说,张导家里还养了一大堆葫芦娃,实在也分身乏术。无论如何,把这样时间跨度大的电影交给冯导,好像有点承受不住。前面已经说过,冯是拍贺岁片起家的,基本特点是把好玩的小故事小情节,有一搭没一搭的串联起来成一部电影。冯导拍电影,时间跨度一般不超过一年,基本是一两个月内发生的事情构成一部电影。这有点像非洲猎豹,一口气冲出近百米,就算完事;远了,就会接不上气。“芳华”时间跨度10年以上,又有恩恩怨怨,男女私情,勾心斗角等等,明显超出了冯导的射程。
4. 冯小刚想用“芳华”表达当年的青春情怀。以冯的风格,绝对应该用王朔等人做编剧,就像过去拍“编辑部故事”,“过把瘾”,“天下无贼”“一声叹息”一样。其中王朔以男人第一人称(小痞和WSN)写女人是一绝,“轮回”里写的就是女舞蹈演员恋爱故事。冯小刚完全可以用男性为第一人称,拍男人(率性一点,直接设为WSN吧)视角下文工团女演员们的工作与生活的交集。现在用严歌苓的女性角度拍电影,对冯小刚来说,如同关公用蛇矛,有劲使不上,真的白白毁了一腔热情。
综上所述,虽然冯小刚是一个敬业的导演,为了拍好“芳华”这一部为自己而拍的电影也是尽了全力,但因为“芳华”仅仅选对了文工团的芳华,选对了女演员的漂亮,却选错了编剧,选错了故事,所以从电影里可以看出,冯小刚好像只能在既定情节的间缝里匆匆忙忙垫补自己的青春怀旧意向,包括生硬的塞入一段又一段的群美舞蹈图景,而故事却很难顺畅起来。诸如此类,难怪很多人看后都觉得整个电影故事不够连续,剪辑感很强,冯导应该为自己的错误选择扼腕叹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