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县兵工厂(15)厂南迁源头活水 桃李就遗爱破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厂南迁源头活水   桃李就遗爱破土

 

    在侵略者的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下,“新厂”及“老厂”再也不能正常生产,遂奉命先后南迁往抗战的大后方。 

  

    搬迁时,主要的生产设备和物资运走了,而大部分零星物资及厂房,由原测绘技术员何汉忱任留守主任,带领一个排留守看管。

 

   由于当时日寇虎视眈眈,地方政局人心不稳,好长一段时间这份地产无人问津。周围的老百姓见时机来临,就以修建庙宇、垒砌寨墙为名,从该厂运走了大量的砖瓦及其他建筑材料据为己有。

 

    留守主任何汉忱很有远见,他见兵工厂日趋衰败,无人接管,就主动以该厂遗留的厂房和物资为基础,聘请地方士绅为董事,自任董事长,聘名师,筹资金,克服重重困难,于1938年冬先建小学,后建完全中学,都冠“遗爱”校名,向巩县民众回报爱心。开学那天,先生奋力挥笔在大门上书对联一副:

 

              遗恨究何补霹雳数声惊起睡狮吼外寇,

              爱国须及时瓦砾重整栽培英俊捍中华。

表达了自己立志培育英才兴邦驱寇的决心。

 

   方园几十里的群众为何汉忱献身平民教育、思地方人才培养的义举所折服,就纷纷捐资为他勒碑,以示纪念和感激之情。

 

     此碑现存巩义市博物馆。

 

    一直到1947年冬,军政部才指示留守处,将兵工厂的旧址移交巩县政府。至此,巩县兵工厂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个值得纪念的名字才写入历史之中。

 

    巩县兵工厂虽然无可奈何地搬走了,但它却给巩县人民留下了难得的技术人才,成为以后发展地方经济的源头活水。

 

    巩县兵工厂曾于1932年开始在厂里开设艺徒训练班,持续抽厂里的工程师或技术骨干授课,培养学徒,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结业后上岗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一直办到1936年,其学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巩县人。另外,为了生产需要,当时的兵工厂在当地招收了许多工人,使用了不少小工,这些原先只知道春种秋收夏管冬藏的农民,因此或掌握了一技之长,或见识了工业的魅力,他们在工厂南迁时大部分因故土难离而留在了家乡。

 

   抗日战争时期,这些人曾为豫西抗日独立支队修枪、造枪,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乡镇企业,尤其在机械行业,这些人是骨干;今天,崭新的巩义全国百强、经济腾飞,与这些人的技术延伸不无关系。饮水思源,巩义发展的历史功劳簿上,应该为他们涂上浓重的一笔。

                                   (全文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