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绝人寰的河南饥荒——(3)横征暴敛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3)横征暴敛

 

“民以食为天”,在经济落后的旧中国就更是真理。

 

 当时最为敏感的是粮食问题,而参战部队本身也消耗了大批的粮食。

 

 民国时期,中国还没有能力构筑机动化的军事后勤体系。当时的军队仍旧沿用几千年来古老的“就地取材”方式保障后勤,包括军粮、马草甚至兵员补充都有驻扎省份解决,以节约运输成本和时间。

 

 抗战时期的河南境内,常年有数十万国军驻防,这无疑又是河南人民身上的沉重负担。

 

从公元1937年的抗战爆发到1942年的遭灾共5年时间内,河南出兵粮的数量都位列全国第一,这就告诉我们,即使风调雨顺,缴粮纳税之后的当地农民,也只能靠野菜杂粮勉强度日。

 

    军队向民间的过度索取,使当地的抗灾能力已濒于临界,许多百姓以陷入破产的边缘,一旦天灾降临,饥荒的爆发就在所难免了。

 

其实早在公元1942年底,国民政府已经同意拨给河南2亿元赈灾(一亿为赈款,一亿为贷款),但又同时强调军粮征收不能减免。这显然是一项社会管理与军事诉求相冲突的矛盾政策。

 

 中国从古代起,一直沿用先免后赈的救灾顺序,蠲(juān 去掉)免税赋应该是政府的首要反应措施,赈济的同时又不免赋税无异于折腾百姓。

 

 实际上,听起来很大的两亿元款项在粮价飞涨的当时只能购到两千万斤粮食,300万之众的灾民每人也就均分6斤多点,用来打牙祭差不多,救人一命就显得无能为力。

 

这时候,国民政府的银行系统又爆出数起发国难财的特大贪污案,各级贪官污吏还要从两亿灾款中再刮走一层。

 

 2亿元要想变成粮食,还要经过运输、配送等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灾民手中。对于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灾民来说,人命决定于时间。

 

    为了保证军人的口粮,蒋介石采取“弃民保军”的残酷政策,国民政府对河南刚性征粮,好不手软。

 

    时任河南省府主席的李培基因此向战区司令蒋鼎文恳请免除军粮,蒋鼎文一句话给噎了回来:“饿死了灾民,地方还是中国的;如果饿死了当兵的,我们就会亡国。”

 

    正是这种政策的主导,到公元1943年元月底,国民政府从河南共征收3.4亿斤粮食,300万灾民人均被抢走110多斤。

 

    为了征粮,国民河南政府分派大员到各县甚至各乡,名为视察灾情,实为亲临督促。农民交不出时,地方保丁便深入到家中“坐催”,吃人家的,住人家的,逼着农民把所有值钱的东西卖掉纳粮,甚至出现过百姓把仅有的一点麦子交军粮后全家服毒自尽的惨剧。

 

    国民政府官办通讯社中央社还曾因此发消息说:“河南人民深明大义,罄(qìng 用尽)其所有,贡献国家。”

 

    应该提及的是,对于大灾,蒋介石政府奉行:弃民保军,假救灾真夺粮;而中国共产党的陕甘宁根据地则因此接收了很多灾民,赢取了大量的政治资本。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