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年俗中的正月初五
中国人的年俗中,除去大年初一外,最重要的应该算正月初五了,因为这一天是财神的日子,一家人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在新的一年中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也是送“穷”的日子,故有“送穷出门”一说。还有,正月初五又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该结束了,一些地方从这天起要连吃五天饺子,没了忌讳,可以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了。
迎财神
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风俗,盛行于明、清、民国之间。“财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赵公元帅。据说,此神性懒而散淡,一年365天中仅在正月初五这一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很随意,不定去往那一家。为了吸引他大驾光临,许多人家、商店都要把他的画像高高挂起,赶早鸣放鞭炮,焚香献牲,虔诚恭迎。
出于美好的愿望,一般人家都要在这一天的零时零分打开门窗,焚高香,燃炮竹,放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人们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都希望财神爷能招财进宝,在新的一年中财源滚滚。
送穷娘
想要财源滚滚,必然送“穷”出门。正月初五的“送穷”还要做一些事情:各家会用纸折一妇人,称其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让其身背纸袋,内装屋内秽土,送到门外燃鞭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不用男性而专选女妇,是否源之于“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不得而知,但初五还兴扫垃圾、烧垃圾、倒垃圾、送垃圾,视垃圾为穷鬼的风俗倒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据说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还要将鲜肉放锅中炙烤,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及正月初五要暴饮暴食,认为肥吃饱喝可以“填穷坑”。这些民间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劳动人民殷切希望通过年节这一形式,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年美好生活的朴素心理。
开店门
按照旧时习俗,正月初五这一天,各个商店就该开门营业了,俗称“开市”。店主们一大早就要放爆竹,祭牲畜,来迎接财神。接到了财神,新的一年一定会财运亨通,大吉大利。另外,还要在店牌上挂红布,庆祝开市大吉,共喝财神酒。祭品中必须有一条大鲤鱼。“鲤”与“利”谐音,故称该鱼为“宝鱼”,或“活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