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私校事实上录取采取的并不是完全按肤色分配名额的办法,而是更像根据学生的境遇来衡量学生的成就。"
读如下博文心有感言: 什么叫深刻?三言二语, 令你明白!真、准、易 - 为文三字诀!
"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官本位,大学名校是进入官场和国有垄断企业的必由敲门砖。"
中国现今,"资源共享" - 利益抱团,权贵阶级形成。如比平等只是口号 - "目前中国有逐渐回退到门阀社会的迹象"
** tibuko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4710/201604/801383.html
私校爱怎样录取别人都管不着。这是一个市场,私校的好坏,最终取决于私校毕业生。私校教育的部分资金,来自于私人(包括毕业生家庭)捐款。名校毕业的学生,在市场上一样要跟非名校毕业的学生竞争,事实上名校毕业生混得差的多了去了,坛子里马甲亲眼看到的也很多。所以如果它们录取政策的总体效果不好,自然撑不下去。而事实上名校的录取是越来越难,老中越来越追求爬藤,说明名校的录取政策对学生长期能力的甄别是有效的。所以抱怨不公平自相矛盾。注意私校事实上录取采取的并不是完全按肤色分配名额的办法,而是更像根据学生的境遇来衡量学生的成就。
中国按分数录取的公平性,是建立在垄断上的。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是官本位,大学名校是进入官场和国有垄断企业的必由敲门砖。而大学的教育资金,来自于政府对普通百姓的隐性税收。这种体制的特性就是机会垄断,而分配垄断资源的办法就是用相对公平的考试分配垄断的机会。中国历史上,隋唐考试制度的建立是专制社会的一大分水岭。秦汉以后,隋唐之前,士族大家通过荐举制度把持专制社会的垄断资源,形成了跟皇权相竞争的门阀。这种社会极度腐败。隋唐之后,穷人寒门才有机会分享垄断资源,相对更为公平。(目前中国有逐渐回退到门阀社会的迹象)。但这种公平,在公开竞争的市场中不适用。两种不同体制下的道德,是不同的。
而有一定可比性的,是美国公立学校和中国高考制度下的大学。那是纳税人付钱创造的资源如何分配的一个问题。在加州,目前根据肤色录取学生的种族主义型政策是非法的。但这种争论和斗争会一直持续下去的。
而在美国关于的教育公平争论的总体问题实际上也反映了两种不同体制上思维模式的本质差异。但可惜的是,在政治正确的环境下,双方都用泛道德语言辩论,看不清问题的实质。这种争论的结果,就是鸡同鸭讲。一方说怎么可以社会中一部分人一直不能按比例分到教育资源,另一方说怎么可以忽视个人的努力?这是来自两种根本不同的道德假设,永远辩论不出结果。一方看到的是行政资源分配,另一方看到的是努力得到回报。实际上,公共资源通过政治以行政手段分配(不管是不是按肤色分),和私人资源按私人自由意愿分配,都还各自能够说通的。但一定要把一种体系下的行为模式套到另一个体系下,是不靠谱的。比如要求私校按分数录取,完全是毫无道理的。这跟别人要求指挥你自己如何花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