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亲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

谈天说地,记录瞬间感想; 交友拜师,结识各路英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表亲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

我爸爸的姑妈嫁在福建晋江陈埭。提到陈埭,我外公的评价就是“挤死陈埭街”,因为陈埭的街道还没有我们家宽。他说这话时,我们还住在一个宽不到两米的小屋里。在小小的陈埭,丁却是一个大姓。爸爸的姑夫就是丁姓宗族中的一员。

丁姓宗族自言其氏族为阿拉伯王子后裔。陈埭丁姓起源于先祖赛典赤 . 瞻思丁名字中最后一个字。这个赛典赤就是今天翻译为赛义德的Sayyid。在阿拉伯世界里,Sayyid可不是人人都能冠以此名的。只有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与阿拉伯帝国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的第二个儿子,侯赛因这一支系嫡传才特有此尊号。赛典赤·赡思丁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第三十一世孙。穆罕默德的儿子们都没有活到成年就夭折了,女儿的后裔就是穆罕默德最嫡系的后代了。陈埭丁氏可算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血脉后裔。

陈埭丁姓从一世祖迁入在泉州城,三世祖迁居陈埭并完全使用汉化姓,至今已有750余年的历史了。到了我祖父这一辈,丁氏已鲜有信仰安拉的。大多是信佛,少数是基督教。我祖父家里信仰基督教,与之联姻的丁氏自然也是基督徒。民国初年,祖父在陈埭传教。当时,正大力提倡教育现代化,以学校取代私塾。祖父的继父姓陈,可能在他的斡旋下,取得了陈氏族人的首肯,以陈氏祠堂为址,办起了“求聪小学”。我的祖父担任校长。主要出钱办学的是三位丁姓族人,其中一位就是我爸爸丁姓表弟的祖父。“求聪小学”创办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

照片摄于求聪小学,右二为本作者的祖父,时任求聪小学校长。

这是作者父亲在相片背面的字迹。手书中提到父亲是作者的祖父。

改革开放后,陈埭丁氏下海经商,主要是在制鞋业。爸爸的表弟来上海推销鞋子。他借了董家渡一所小学内的一间校舍,既是栖身之地又当储鞋的仓库。那时,他们的鞋子式样时髦、质量也好,我穿着喜欢。不久,爸爸的表弟回去,派来了他的儿子在上海继续工作。但是,爸爸的表弟终究不放心小孩一人在外,于是全部从上海撤回。爸爸的表弟没有成为鞋业界的大佬。但是,今天国内鞋业大佬里却有许多是陈埭丁氏。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终于有机会去了的陈埭,拜访了居住在狭窄小巷里的丁姓表亲。当时,他们家还是闽南传统的旧式民居。前面是会客的厅,正对门靠墙放着八仙桌。我们围着八仙桌吃饭,桌上有地道的福建菜“赤肉羹”,一道用猪里脊肉制作的汤。小黑猪儿们就在桌下自由地走来走去。也就是在那个时代,陈埭丁氏拿着他们的族谱,向政府争取到了“回族”的身份。

泉州、晋江一带汉化的阿拉伯人后裔还有郭、夏、金、蒲等。泉州作为海上丝绸的起点,自唐以来就聚居了一批阿拉伯商贩。城里有着目前现存的国内最古老的伊斯兰教清真寺遗迹,清静寺。唐朝末年,黄巢作乱时对广东、福建一带的番人清洗,屠杀了一大批阿拉伯人。宋元时,又来了一批。尤其是到了元朝,阿拉伯人属于色目人,地位升高。阿拉伯人蒲寿庚还被委任为福建行省中书左丞,终元代一朝,蒲氏家族掌控海上贸易,独霸市舶。

清静寺遗址俯瞰

蒲氏家族是逊尼派穆斯林,他壮大的同时,排挤了什叶派穆斯林,引起后者不满。什叶派穆斯林于是在元末群雄竞起,各路叛乱此起彼伏的背景下,也组织了一个称为亦思巴奚(sepâh)的军队。后来这支军队控制了泉州、压制了逊尼派;进而插手了福建朋党间的政治斗争、参与了兴化的乡族内战;最后与省政府直接对抗了,结果被定性为叛乱,由元将陈友定平定。这就是亦思巴奚兵乱。前后长达十年,波及泉州、福州及兴化等地方,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大批乔居穆斯林逃离。到了明朝,蒲氏就更是倒楣,不仅蒲寿庚被挖出来鞭尸,其活着的后人皆被充军流放,为娼发奴,并永不得登仕籍。

明清两代闭关锁国,不再与外界通商后,包括阿拉伯人在内的外国人就不再来了,留下的在明朝的同化政策下或主动或被动地汉化了。我们今天看清朝剃发易服中“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充满血腥。明朝的同化政策也不见得怀柔。朱元璋曾口谕“瞳异色,发异色,尽屠”,据记载,在洪武元年,共杀了80多万色目人,阉割了60多万。下西洋的那个郑和就是被抓来阉割的穆斯林后裔。“洪武五年,令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国,许与中国人家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婢。其色目钦察自相婚姻,不在此限。”“违者杖八十,男女人官为奴”。

丁氏迁入陈埭,当时的陈江时,正值元末陈友定平亦思巴奚战乱。平乱也有扩大化,见到长得高鼻窅目者就杀。所以丁氏从泉州迁入陈埭,由经商改耕读,实为避难。陈埭丁氏从泉州一世祖起就和汉人通婚了,基本上世代都是与汉人通婚的。但是在起初漫长而又艰难日子里,他们始终保留着阿拉伯穆斯林的习俗。

陈埭丁氏的完全汉化发生于明嘉靖至万历的短短几十年之间。丁氏十世祖丁衍夏《祖教说》记录了这一变化过程。“吾家自节斋公而上,其迁所自出,俱不得而详也。由其教而观之,敦乎若上世风气之未开然也。如殓不重衣,殡不以木,葬不过三日,封若马鬣而浅,衰以木棉。祀不设主,祭不列品,为会期,日西相率西向以拜天。岁月一斋,晨昏见星而食,竟日则枵腹。荐神惟香花 ,不设酒菜,不焚楮帛。诵清经,仿所传夷音,不解文义,亦不求其晓,吉凶皆用之。牲杀必自屠而后食,肉食不以豚。恒沐浴,不是不敢以交神明。衣崇木棉不以帛,大率明洁为尚也。夏稚年习见如此。厥后,殓加衣矣,殡用木矣,葬逾时矣,衰麻棉半矣,祀设主矣,封用圹矣,祭列品矣,牲务肥腯矣,天多不拜矣,斋则无矣,牲杀不必出其屠而自杀矣,衣以帛矣,交神不皆沐浴矣,酒果设矣,棉帛焚他神矣,祀先则未用也,香花之荐犹故也。今则祀先有焚棉帛者,牲杀不必自杀与其屠者,衰皆以麻无用棉者,葬有逾十年者,吉凶有用黄冠浮屠者,食有以豚者。”

丁氏祠堂,中间的匾额写着“陈埭万人丁”。祠堂内不仅供奉着丁氏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目前更兼博物馆的作用,有穆斯林文化的文物、文件展出 。

丁衍夏看到的变化是,小时候族人不吃猪肉,宰牲由阿訇主持的;后来,族人自己杀牲吃肉,也不要阿訇了;现如今也吃起猪肉了。

在与汉族通婚的漫长过程中并没有改变的穆斯林习俗,为什么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迅速汉化?庄景辉在其学术论文《陈埭丁氏回族汉化原因的探讨》中指出那就是读书进仕。明嘉靖、万历年间,九世丁自申、十世丁日近、十一世丁启濬,三世连登入仕,士大夫之礼于是被迅速引进、强调并完全替代了穆斯林习俗。食猪肉据说是皇帝恩赐丁启濬的,于是丁氏食猪肉也就成了“御赐猪肉”。

近来,剪头巾一事,网上议论沸沸扬扬。突然想到,俺也有一门回回亲戚,是以记之。

Diana-Su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风水轮流转,皇帝轮着做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哇,名人啊,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