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 - 活在美国的我们 第二十九章

感恩节大餐

孩子们散了,余争鸣和肖雨禾跟着约翰夫妇走进客厅,苏珊看他们东张西望,脸上毫不掩饰的好奇表情,便主动邀请他们参观房子。

她在前面引路,一边走一边介绍:“楼下有客厅,书房,厨房和两个餐厅。

“为什么要两个餐厅啊?”肖雨禾问。

“一般房子的标准结构都是两个餐厅,厨房侧面那个小一点是早餐厅,离厨房近,拿东西方便,通常自己家里人用。如果来了客人,或者家人正式晚餐,比如今天的感恩节晚餐,我们就要用大餐厅,也叫正餐厅。”

苏珊带他们在书房和客厅里转了一圈,打开角落上一扇小门,肖雨禾和余争鸣都吃了一惊。

里面看起来应该是个卫生间,可马桶被拆了下来,放在一边,墙已经被完全打掉了,露出乱糟糟的保温层和木头支撑,地上堆着墙壁的碎块,几块保温棉和横七八竖的工具。

苏珊读懂了他们脸上的惊讶,笑起来:“这是约翰正在干的‘项目’,他说要把我们家的卫生间都重新装修一遍,这是第一个,已经这个样子几个月了,我天天催他,他总说下个月就弄好。幸好家里四个卫生间,少一个也没关系。只要关上门,我看不见就行了。”

“不过,” 苏珊又表扬丈夫道:“我家房子的侧面外墙,所有的木板都是约翰和本杰明两人换掉的。活儿干得很漂亮,我带你们去看看。”

说着,打开早餐厅旁边通向车库的门:“这是我家车库,可以停三辆车。”

车库里堆满了各种工具和木料,简直就是一个维修厂房,哪里还有地方停车。

看见他们狐疑的表情,苏珊笑着说:“这是美国人的特点,车库里堆的都是不值钱的废物,把价值几万美元的车停在外面。我们小区几乎家家都是这样的。”

站在屋子外面,苏珊指着房子侧面的墙让他们看。果然,外墙上半部分的木板较其他外墙新很多,也漂亮很多。余争鸣也是个喜欢动手的人,他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赞叹了一句:“这么大的工程量,做工这么细致,约翰的木工手艺真是到家!”

回到客厅里,肖雨禾看见壁炉边有一棵装饰得花花绿绿的圣诞树,不由得问:“感恩节也装圣诞树吗?”

“圣诞树是为了圣诞节装的,不过一般感恩节前就都装上了。要过了新年才收起来。我们这棵树都用了十年了,是我们刚搬进这栋房子时买的。”

苏珊笑着说,又领他们上了二楼,推开主卧的门,一边说:“二楼有四间卧室。这是我们的房间,房间的这一半,约翰摆了书桌和书架,相当于一间书房。其他三间卧室,三个孩子各有一间,他们不爱收拾,乱得很,你们别见笑。”

说着,她把他们带到走廊上,一一推开孩子们的房门。女孩子们的房间还算看得过去,儿子本杰明的屋里满地都是衣服、书籍,凌乱不堪。苏珊有点替儿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进到厨房,看见约翰手上拿了一根长长的小铁棍,打开烤箱,把小铁棍插进正在烤的火鸡肚子里,然后又拿出了读数:“这是我新买的温度计,很准的,” 又说:“温度还差点,火鸡还要烤一会儿。不如让苏珊带你们到小区里走走,看看我们这里的环境吧。”

余争鸣留在厨房里陪着约翰聊天,肖雨禾跟着苏珊出了门。

小区的路弯弯曲曲,两侧都是大橡树,夕阳的余辉穿过浓密的树荫,只剩下桔黄色的斑斑点点洒在路上,除了偶尔有车开过,看不见一个人影,安详幽静。

果然如苏珊所说,多数房子的车库前都停着车,估计车库是用来装破烂儿了。相邻的院子之间隔着木栅栏,尽管每栋房子的样式和颜色都不同,但是都是以咖啡色和深灰色为主。

苏珊显然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很满意:“我们这个区是七十年代初建的,这种深色木条镶边的房子结构是那时候的建筑风格,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现在新盖的房子已经完全不同了。等你们住久了,一进小区就知道房子是哪个年代盖的。”

两人随意聊着,肖雨禾想起来前几周,苏珊带她去考驾照的事。所有的表格都是苏珊帮着填的,自己连张表格都填不了,心里有些沮丧。

于是,她便对苏珊聊起免费学英语的事,说教堂英语班很好,但是只听老师讲课,没有自己说话的机会,要是能找个可以说英语的环境就好了。没想到苏珊立刻就同意帮忙打听。

她们回到屋里时,本杰明正帮忙把餐具摆在正餐桌上。他在每个人的座位前摆上大盘子,小盘子,喝香槟酒的高脚酒杯,一个喝水的玻璃杯,还有一个大葡萄酒酒杯,和一个稍微小一点葡萄酒酒杯,然后又端过一大盘刀叉来。

苏珊接过儿子手上的刀叉,一边摆一边对肖雨禾解释:“每人都有三套刀叉,这套大的刀叉是吃主菜用的,中间这套是饭前沙拉用的,最小的这个是饭后吃甜点用的。大酒杯是喝红葡萄酒的,小酒杯是喝白葡萄酒用的。”

“我们今天虽然没有牛排,但是也可以喝点红酒,白葡萄酒一般配鱼,你带来了虾,所以我让本杰明摆上了白葡萄酒杯。”还没有上菜,琳琅满目的餐具就给肖雨禾一种过节的感觉。

火鸡终于烤好了,约翰戴着厚厚的棉手套,小心翼翼地从烤箱里把烤盘端出来,一只烤得黄灿灿热腾腾的大火鸡就放在厨房台面上了。他用剪刀饺开缝鸡肚子上线,很是得意地对余争鸣说:“这是我的杰作,火鸡是冷冻的,从昨天早晨就开始化冻,一整天才化开。我昨天晚上就把调料抹上,腌了一夜。今天早晨苏珊做了一大盆填料。”

“什么是填料?”肖雨禾问。

“填料就是放进火鸡肚子里的各种菜,苏珊今天放的是芹菜,洋葱。把菜切成丁,再把面包也切成同样大小的丁,苏珊还喜欢加一点玉米粉。然后加上喜欢的味道,比如盐和黑胡椒之类的调料,拌匀。”

“烤之前,把这些填料塞进火鸡肚子里,然后用大针把火鸡肚子的开口缝起来,一起烤,菜和面包就吸收了鸡肚子里烤出来的水份和味道。鸡烤好以后,再把填料掏出来,装在盘子里,是一道主菜,很好吃。”

“哇哦,这只火鸡真够大的!要烤很久吧?”余争鸣说。

“二十四磅重,烤了四个半小时了。我是完全按照手册操作的。”约翰笑着说。

“你们中国人过节也吃火鸡吗?”苏珊问。

“不,我们从来不吃火鸡,我在中国都没有见过这东西,我们也没有感恩节,这大概是你们西方人的节日。”肖雨禾说。

“感恩节应该说是美国人特有的节日,是欧洲新移民为了感谢土著人帮助,特别设置的节日。”看见余争鸣和肖雨禾都很有兴趣的听着,约翰就开始讲起感恩节的来历。

“四百多年前,一艘叫‘五月花’的船带了一群英国清教徒到美洲大陆,当时是冬天,他们几乎要冻死饿死了。当地土著人,就是印第安人送给他们火鸡,南瓜,玉米,帮助他们度过第一个冬天。”

“后来这群英国人也学会了种南瓜和玉米,为了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便有了感恩节。”约翰说。

苏珊在旁边补充了一句:“加拿大也过感恩节,不过他们的感恩节在十月份。”说着端出四个盘子,里面盛着一些饼子。

“这是饭后吃的派,也可以看橄榄球赛时吃,一直吃到晚上睡觉。”苏珊说。

她介绍了派的种类,肖雨禾只记住了苹果派,南瓜派。还有两个肖雨禾实在不知道中文应该叫什么,反正是派一类的甜饼子就对了。

吃饭的时候,大家围坐在正餐桌边。八个座位的长条大餐桌,约翰和苏珊分别坐在两头,余争鸣和肖雨禾带着余青青坐在一侧,约翰家的三个孩子坐在了另外一侧。

桌子中间那只黄澄澄,油亮亮的大火鸡立马令感恩节的气氛变得浓浓的。火鸡边上有只类似小壶的容器,里面盛着稀糊糊的东西,苏珊对肖雨禾解释说这是浇在火鸡肉上的调料。

餐桌上还有一大盆土豆泥,一盆蔬菜沙拉和新出炉的面包,还有那盘油焖大虾。

一大盘从鸡肚子里掏出来的填料也是感恩节大餐的一道主菜。

肖雨禾想着这盆黏糊糊的东西里吸满了鸡肚子里的血水,有点倒胃口。她心里说,这就是感恩节大餐?吃的东西也太简单了,餐具倒是比食物本身要复杂很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