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几十年前南通农村的过年习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六七十年前,我的家乡江苏南通农村的人们过春节的习俗和热闹场面,至今还留在我的脑海里,印象深刻,历历在目。

请灶神 求平安

腊月二十四是祭灶,亦称送灶。我清楚地记得,这一天家家户户吃赤豆饭,敬送灶神上天。灶神又叫灶君、灶王,我家乡的农民用方言称他是“灶角佬儿”。一般人家在砌灶时往往在烟囱旁边预留一长方形小龛,高不过一尺,为供灶君专用。父母在我们这些孩子面前不知讲过多少遍了,说是灶君每年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次,灶君说话不转弯抹角、不隐瞒事实,但灶君在人们心目又是一位比较糊涂的老头儿。人们一方面怕他、敬他,另一方面又设法糊弄他。

在腊月二十四“送灶”时,供品中有一种元宝形状的灶糖(麦芽糖),又甜又粘。灶神吃了,嘴被粘住,想说什么都说不出来。送灶作为过年的序曲,被称为“小过年”,以示重要。送灶时,将供品放在灶台上,点燃香炉,泼酒于地,然后男主人向灶神叩拜,同时口中念叨,请灶老爷上天多说好话,保佑全家太平,然后取下灶王爷的神像及两边“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子将其焚烧,意即送其升天去了。

到了腊月三十日除夕这一天,再供奉请回,重新布置神龛,换新纸写,名为接灶。这次的供品是酒、果、糕、饼,不再用灶糖了。灶君回府后又从大年初一起重复他的监督事宜,从腊月二十四至三十日这一段时间,因灶神上天述职,人间暂时摆脱了天神监视。这期间就可以“百无禁忌”了。为此,有些人家拖后到正月十五才“接灶”,故意让灶神在天上多待几天,而人们就可以多“自由”几天了。

现在,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老百姓普遍用上煤气灶,灶王爷没有立足之地了,也就无神监督了。

写对子 苦作乐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的场所,可以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依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回顾贴春联的历史,目的是利于后来人继承和发展。

提起贴春联,我想起父亲写春联卖春联的事。我父亲在1942年参加革命以前,因为读过私塾,在农村有点文化,每年春节前总要写一些春联,刻制一些喜笺,用两块比较薄的木板夹起来,背在身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登门逐户地叫卖,生意很好。因为多数农民图个喜气,争相购买。

那时农村里的人们在除夕早上,就在家里忙着贴红对,内容大都是“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生意兴隆三星高照,紫气东来五福临门”,“儿孙满堂多子多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同时在壁、柜、箱、橱、桶上贴上各种吉祥语和“福”字,在粮柜、粮囤上贴上四字(或三字)交汇并体在一起的“黄金万两”、“聚宝盆”等菱形红对,取其“发财致富”的意思。

除了这些通用的春联以外,还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的春联耐人寻味。我记得小时候,在我家附近有户人家,贴的春联是“菜籽榨油油炒菜,棉花织布布包棉”、“搁一扇门板,是床又是凳;煮半锅山芋,当饭也当菜。”这是个穷得讨不到老婆的一位中年汉子贴出的对联。他家只有一间草房,既是厨房又是卧室。对联真实地反映了他的贫困生活。

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经历过多次的政治运动,每年春节人们贴的春联,有不少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些下乡插队知识青年自编“乡村大地处处好,贫下中农个个亲”、“扎根农村干革命,立足田野炼红心”,用对联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中苏关系紧张,街谈巷议“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乡村的对联也有所反应:“深挖洞铜墙铁壁千古长存,广积粮金谷银棉万里飘香”。 “文革”期间,革委会印发“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在那频繁地“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农民养鸡鸭也有限制,有个人在家里的门上贴了“只准田里长草愈密愈革命,力争家中无粮越穷越光荣”、“勒紧裤带提倡清汤寡水,咬紧牙关打倒瘦鸡肥鸭”,此联一出,招来许多非议,幸好当时农村“文字狱”的市场不大,议论了几天,也就过去了。

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百业兴旺,下海务工经商,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贴的比较多的对联是“春满人间百花争艳,福满庭院四季常青”。现在又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为快捷便利的条件。2016年春节期间,我看到有个人家的大门贴着这样一副春联:“网上交易,是朋友无须见面;天下驰骋,有鼠标何用亲临”。我觉们人们现在春节贴春联就是在贴“福”。

贴年画 迎门神

我小时看到每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以外,还要张贴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让新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

我在参加工作以后,特别是结婚成家后,每年春节期间都要将墙上贴了一年的旧年画撕掉,换上新买的年画,主要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三国等古典名著的人物画,也有花卉、山水等艺术作品。不要说原来住在平房里,就是后来搬进了住宅楼,我都要在每年春节以前到市场上选购一些年画贴在墙上,有时舍不得贴在粉刷得雪白的墙上,就张贴在橱门上,给人一种新年新春新气象。

也许是近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居民,都住上了新楼,舍不得在墙上张贴年画了,因此市场上的年画销售不畅,越来越少。2018年春节前夕,我打算买几张连环画,将贴在橱上的四张山水连环画换掉,我跑了南通多处的新华书店和年货市场,都未能买到新的年画,只有被迫取消了张贴年画的习俗,实在感到遗憾。看来,贴年画的习俗将从此消失了。

我记得过去人们在张贴年画的同时,还要在门上张贴一种年画——门神。因为门有双扇,门神也是成双成对的。我看到比较多的门神是唐朝初年的两员大将秦琼(叔宝)和尉迟恭。传说他们为唐太宗李世民镇守宫门有功,能驱邪镇鬼。门神画都是彩色套板印刷,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神态生动。

提起门神,我还记得小时候曾祖母给我讲的两个笑话:有个农民春节前上街买门神,误买了道人画贴在门上,他的妻子问曰:“门神原是持刀执斧,鬼才惧怕,这忠厚相貌,贴它有何用处?”他丈夫答曰:“现在世道变了,如今外貌忠厚的,往往干事更毒更狠。”有一天,夜游神看到门神夜里仍然站在门口守卫着,怜而问之曰:“你怎么干门卫这种事,日夜伺候人家多辛苦啊?”门神答曰:“出于无奈。”夜游神又问:“户主要给你报酬或者是管饭吧?”门神回答:“如果向户主要饭吃,他就不会要我上门了。门神守门都没有薪金。确实,在民间众多所祭祀的神中,人们对待门神是最轻慢的,因为在人们的心中,门神只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年画。

辞旧岁 迎新春

每年农历年除夕这一天上午,祖父就要将放在橱柜里的祖先的彩色画像取出来,悬挂在堂屋里朝南的墙壁上,男祖先是清朝官吏的打扮,女祖先都是头戴凤銮,直到正月十八落灯才取下来,下面的木框上陈列着祖先的牌位,地上摆着方桌,上面鸡鸭鱼肉等荤菜,还要放上糕点茶食等供品,燃起香烛和纸钱,全家老小轮流跪拜。

我的理解这种祭祖的形式,就是在三十夜这一天将逝去的祖宗的神灵请回来同子女一起过年,只是让他们中午先吃“年夜饭”,而我们活着的人吃年夜饭则安排晚上进行。

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一年的收官大餐,全家老小围坐共进晚餐辞旧岁。菜肴的品种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以自家的经济条件而定,不过进餐的规矩是一成不变的,如尊长老先入座,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准打骂孩子等等。菜肴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到丰富多样,一般都要在数量上多一点,多少都要剩下一点饭菜,为的是讨个“顿顿有余”“年年有余”的口彩。

我印象深刻的是每年年夜饭桌上都不少了一道鱼,年年有“鱼”,一年有“余”,图个吉利,图个喜庆,但切忌一次吃光,表示“富贵有余(鱼)”。糕与“高”谐音,象征来年生活和事业步步高升、升官发财走好运。新年吃饭,炒青菜是家家必备的盘中餐,表示“亲亲(青青)热热”,家家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同“如意”,可寄语“如意吉祥”,还有如吃芋头(年年有余)、吃枣(春来早)、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吃年糕(年年高升)等风俗习惯,都反映了中华民族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

说谐音,图吉利,反映出人们心存向往的心理,饱含了传统文化的味道,其中有些内容已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被人们远离,但其美好寓意还是能让相当多的人所接受。

我记得农历年除夕这一天,除了要忙年夜饭以外,还有几件事是非做不可的。

一是悬挂冬青柏芝麻秸,在屋檐下的门框上方,两边各悬挂一束冬青树枝、柏树枝和芝麻秸,其寓意是人生像冬青柏枝青春常在,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二是悬挂天灯,这是一种红色的椭圆形的纸糊灯笼,悬挂在走廊里或者是屋檐下能避雨的地方。从除夕晚上起,我祖父每天晚上点燃照明,直到正月十八落灯日才取下来。

三是掇囤包,这件事我祖父都是让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做的。就是在小草蒲包里装上粉石灰,在自家门前的场地上,每隔约30厘米的间距,向地上拍打一次,每拍一次,地面上就留下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白色圆形痕印。含意是在新的一年里,囤的越多,来年收的粮食就越多,体现了农民期盼富足的一种善良愿望。

四是送福。除夕晚上,跑节节高的人手提灯笼,身背口袋,也有两三个人结伙跑的,每到一家就在门外连续喊着“节节高,节节高”,意思是祝贺主家来年生活“节节高”,主家听了就立即开门分送一些馒头或年糕给他们。

五是守岁。除夕晚上,商家都要烧利市,鞭炮声、锣鼓声不绝于耳,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一凌晨。除夕与新年交替之时,鞭炮声、锣鼓声更是响彻云霄,震耳欲聋。这时,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意思是辞别旧年,迎接新岁,守岁过后,我们这些小孩子都玩累了,纷纷进入梦乡。大人们则连衣倒在床上稍微合一下眼,过一会就要起来煮年饭(又叫团圆饭)、烧年饭菜,必须在天亮之前煮好烧好,因为大年初一是不得动烟火的。

过新年 图好运

大年初一早晨,当我们这些小孩子被大人喊醒时,鞭炮声已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给我最大的惊喜有两件事:一是母亲已经把为我们兄弟三人做好的新衣新帽新棉鞋放在床前;二是母亲将压岁钱放在枕头下面。

我们小时候,家中没有多少纸币可用来作压岁钱,只有硬币铜钱,数量也不多,一个孩子只有8个铜板。

据说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又叫压胆钱,并不在市场上流通,而是铸造成钱币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我们这些孩子的压岁钱主要是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我们穿着一身新衣服,在给父母及祖父母拜过年后,又会得到祖父母一份压岁钱。然后全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先喝红枣糖茶(或者是吃圆子),然后吃年饭(也叫团圆饭),年饭是通红的赤豆饭,每人碗里再置放两对小团圆。年饭菜又叫团圆菜,全是素菜,由青菜、豆腐、茶干、粉丝、金针、木耳、冬菇一起煮成。如果家里有人未能赶回来过年的,也要另外盛一碗年饭,置放一双筷子于桌上,表示是全家大团圆。

吃过年饭,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到外面去玩,看做糖人儿、面人儿,看耍猴戏、西洋镜,放鞭炮,打铜板墩等等。大年初一大人们一般都不外出的,守在家里娱乐,或者是吃吃瓜籽喝喝茶。

从年初二开始,亲友之间带上礼品,相互拜年,宴请数日,只要晴好天气,大道小路上,尽是穿着新衣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祭财神。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我们小时候,母亲曾对我说过,民间规定的春节期间的各种禁忌,过了初五皆可破。这一天活动的内容主要是送诸神、祭财神,开市贸易。

民间的习俗,正月初五不仅要迎财神,还要“送穷”,这样才能真正的富起来。这是自古以来我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到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按照旧的习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现在不少商店正月初一就开门营业了),而在正月初五开门恢复营业,人们以为在正月初五财神诞辰之日开门营业,必将招财进宝。初五早晨要焚香放炮敬财神,期待天天发财,年年发财。

正月里 挂天灯

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很多男女老少走出家门,放烟花,点鞭炮,逛庙会,赏花灯,看大戏,猜灯谜,欢天喜地闹元宵。

就我家而言,我祖父是个对元宵节很感兴趣的人,对天灯的兴趣很浓。“天灯”是红色油纸篾壳灯笼,大的圆柱型,小的红枣型。我家点的是红枣形的,每次点两盏。

我家在买木材建新房子时,我祖父就在木材店里挑选了一根长达30多米细而长的杉木回来,作为每年元宵节点天灯用的柱子。每年春节前夕,我祖父就将系在屋檐下的天灯木柱放下来,在木柱的末梢系上滑轮,穿上细麻绳,栽在门前大场的中央,从正月十三晚上开始点灯,到二月初二“大落灯”为止,每天晚上点上两盏红灯笼,系到木柱的顶端,晚上二三里路的范围内,人们都能看到两颗红星在闪闪发光。这在当时农村没有电灯、住的都是平房的情况下,还是引人注目的。

自己做 兔儿灯

我不会忘记的是,祖父还指导我和二弟学会了自制兔子灯和滚灯的技术。我学习先用竹条扎成每两个大小一样的6个圆圈,接着将两个大圆圈交叉套扎一个圆球,然后将两个小一点的圆圈分别套在大圆圈的前后两个部分,用纱线将交叉口扎紧,形成了一个冬瓜型的兔身,并且将两个小圆圈交叉扎在兔身一端,形成了兔儿头,最后用竹条扎成兔耳和尾巴,用彩色纸糊起来,下面装上能转动的底盘,订上可插上蜡烛的铁钉,做成了兔儿灯。

我还和二弟一起,学会了制作滚灯的技术。这种灯是用细竹条扎成有棱角的球体,安装在有中轴的圆型木板上,用竹杆推动钉在木板上的木轮滚动向前,滚灯由此得名。

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兄弟二人,一个拉着兔儿灯,一个推动滚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众人看了都说好,我俩听了心里乐滋滋的,因为这是自己学习制作的成果。不过,我母亲对此兴趣不大,她只是催促我和二弟扎成粗而长的草把,点燃之后在自家的农田里奔跑,看到田头沟边有枯萎的茅草也将它点燃,称之为放哨火。远远看去,农村田野里到处是流动的星火,煞是壮观。

有一年放哨火时,草把上的火星飞落在二弟的帽子上,将一只新买的帽子烧了个小洞。为此,我挨了母亲一阵痛骂,责怪我没有带好弟弟,注意安全。为什么母亲每年元宵节晚上都要安排我们去放哨火呢?理由是春节过后,大地回春,农田里的害虫卵开始发育,放哨火可以烧死虫卵,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获得粮食丰收。其实,这只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元宵节 看灯会

在我的印象之中,过去农村一个乡或者是一两个村的乡村干部在元宵节前,选定一块大一点的场地,通知有彩灯的人家,在元宵节这天晚上,将各式各样的灯集中在一处展出,有成千上万的人围观,到处欢声笑语,人头攒动。

民谚“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说的是看灯的人特别多,人、鬼、神共乐的情形,灯彩的品种很多,有人物灯,如“钟馗戏福”、“刘海戏蟾”、“天女散花”等等,有动物灯和孔雀开屏、麒麟送子等;还有荷花等花卉灯,各种花灯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舞龙灯和狮子灯。伴随着彩灯的还有许多杂耍,如荡湖船、花担儿、踩高跷、泼花篮、渔翁斗蚌精等等。

到二月初二为“大落灯”,这一天是以面条敬神祭祖,然后把天灯落下来焚化,至此元宵节的活动全部结束。

我小学毕业以后,在县城工作的父亲将我们从农村迁入城市,元宵节比农村热闹多了,可以去文化馆猜灯谜,可以到街上看花灯,还可以到剧场去看戏,各人自选去处,自得其乐。

元宵节晚上,各种彩灯争奇斗艳,鞭炮声此起彼伏,空中烟花姹紫嫣红,路面上的小鞭炮小烟火,如同弹药一样封锁着路面……天上一轮明月,人间灯火如昼,沐浴着徐徐吹来的春风,元宵节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和生活的美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