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药品研发:千亿市场与新药深坑

 

阿尔茨海默病药品研发:千亿市场与新药深坑

2018-02-02 09:45:45    第一财经  

http://economy.china.com/news/11173316/20180202/32040732.html?

 

 

人类疾病研究史上有众多未被征服的领域,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下称“AD”,俗称“老年痴呆症”)可谓最难攻克。

2002年以来,制药企业先后投入2000多亿美元用于AD新药研发,然而,在200多项临床研究中,成功上市的AD药物仅有1个,药品研发失败率高达99.6%。

重重失败下,医药巨头仍然前赴后继投入研发天坑中,背后是每年百亿美元级的待开发市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15》显示,全球每3秒钟就有1例AD患者被确诊,2050年,全球患有老年痴呆的人数将从目前的4600万人增加至1.315亿人。

“全球任何一家公司如果能够研发出延缓AD进展的药物,将是一个‘超级重磅炸弹’。”礼来神经科学治疗领域医学总监吴胜虎博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千亿美元研发深坑

新年伊始,两个坏消息直接冲击了AD新药研发。

1月8日,辉瑞宣布关闭AD和帕金森新药研发,并为此裁员近300人。20天后,武田制药宣布AD药物吡格列酮临床Ⅲ期试验失败。

事实上,在这一疾病领域,新药研发失败已是常态。2012年,辉瑞和强生在2400人的试验中失败后,停止了对其AD抗体药物bapinezumab的研发;2014年,罗氏的gantenerumab在大型Ⅲ期也以失败告终;2016年,礼来公司AD药物 solanezumab在Ⅲ期临床试验最后阶段宣告失败,业界信心备受打击;2017年2月,默克宣布停止AD新药Verubecestat的临床试验……

“AD是所有治疗领域中研发成功率最低的。”礼来神经科学治疗领域医学副总监成燕博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02年至2012年期间,244个化合物进入临床研发阶段,共在413个临床试验中被评估,仅1个药品获批上市。”

在这背后,全球已经16年没有AD新药上市。目前,全球获批上市的AD一线用药仅有加兰他敏、多奈哌齐、利斯的明和美金刚4种,其中,美金刚于2003年在美获批上市,是AD治疗迄今最新药品。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发病机制不明确、发病原因复杂、病程长且发病隐秘等是当前AD药品研发的主要困境。

病理机制的探索和研发困境直接导致药物研发成本激增。“以往每一个药物的研发时间是10~15年,花费约20~30亿美元,而礼来从1988年开始,30年来已经投入近40亿美元用于AD药物的研发。”吴胜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以化合物选择为例,从筛选到成功上市为药品的概率大约是万分之一,AD成功的概率远远低于平均水平。”成燕补充道,与其他药品研发相比,AD的难度和成本都是成倍增加。

一位药物研究所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全球AD药品研发成本达2000多亿美元。

在中国,成本高昂的情况同样存在。上述研究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中国做肿瘤药物研发成本大概在15、16亿人民币,AD药品临床试验费用一般是该数字的两倍,试验周期长、病人多是主要原因。

 

庞大的市场诱惑

面对近乎为零的成功率,国际制药巨头仍然前赴后继涌入AD新药研发,执着的背后是每年百亿美元的巨额市场蛋糕。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罗氏、辉瑞、礼来、阿斯利康、百健等国际制药企业在近20年中均不断涉足AD新药研发。其中,礼来共有9个AD产品处于临床研发阶段,百健的Aducanumab也被业界认为将为AD患者带来新希望。

“一般来说,‘重磅炸弹’药物的年销售额可达10亿美元,在药物研发领域,AD新药被看做是‘超级重磅炸弹’。”吴胜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15》估计,目前全球共有约4680万痴呆患者,这一数量将以每20年递增一倍的速度逐渐增加,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470万,到2050年将增加至1.315亿人。

其中,中国市场潜力格外巨大。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尹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国65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为3%~7%,以此推算,目前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有600万~800万人,每年还有近100万的新增确诊病例,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因此,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向国内市场进行拓展。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国内企业中,绿谷制药、康缘药业分别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达成了AD新药合作,新华制药也与沈阳药科大学签订药品研发协议。而在跨国药企中,礼来Lanabecestat III 期全球临床试验将于近日在中国启动病人入组。

存量市场之外,AD市场关口前移或带来无法预测的想象空间。

“AD的另外一个突破点就是希望能够在早期干预,治未病,我们希望到2025年,使AD变成一种可预防的疾病。”吴胜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以前对于痴呆的诊断只分为轻、中、重三种病情,现在把干预的时间前移,还有一块叫做临床前期痴呆,没有临床表现,但是如果生物标记物明确指向有病理改变,也可以进行干预。”尹又同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然而,必须看到,高昂的检查费用和疾病认知不足仍然制约着AD的早发现、早干预。以AD检测为例,当前主要有PET造影和腰穿两种方式。PET造影的费用在万元左右,而腰穿这一检查手段在中国人群中的接受率不足10%。

“到达中度以上的AD病人,需要有人24小时陪护,许多病人家属内心痛苦又很纠结,权衡再三最终仍选择长时间居家照护,而非进入专业的护理机构。”尹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除了药品可及性问题,中国的AD治疗深受护理环境的制约。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针对AD患者的专业护理中心少之又少。据了解,美国的AD患者数量是中国的一半,但全美的AD特别护理中心已至少有7.3万张床位,中国则不到1000张。

“国家没有很好的项目支持老年人过独立的生活,更多的还是居家养老,老人的负担都转移到子女身上。医院的老年科一床难求,许多病人一住就是5年、10年,或者只能在家照顾。”礼来神经科学治疗领域医学副总监郭琴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

 

m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