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 宗

饱经战患动乱,提笔写下生活感受。。。UH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联 宗       刘振墉

    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姓氏但无亲戚关系的人,互以亲戚相称,称为联宗连宗

    红楼梦在第六回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就写到联宗的事。

     刘姥姥带着外孙板儿来到荣国府,目的是借助同宗关系以获得资助。通过周瑞家的,见到了王夫人的侄女王熙凤。王熙凤不清楚是什么关系,就叫过周瑞家的来问道:“方才回了太太,太太怎么说了?”周瑞家的道:“太太说:‘他们原不是一家子;当年他们的祖上和太老爷在一处做官,因连了宗的。这几年不大走动。当时他们来了,却也从没空过的。如今来瞧我们,也是他的好意,别简慢了他。要有什么话,叫二奶奶裁夺着就是了。’”凤姐听了说道:“怪道既是一家子,我怎么连影儿也不知道!”

     看过红楼梦,我才知道中国曾经有过“联宗”这一习俗。可以理解,人们遇到的“本家”太多了,象我们姓刘的,全世界有上千万人。本家相遇时往往说:“五百年前是一家”,说笑而已,五百年前姓刘的可能有上万户,所以,一千年两千年前也未必是一家。为了进一步拉近关系,相处融洽的本家们认作同宗,以兄弟或叔侄相称。凤姐的祖上与板儿的祖上在一起做官时,两个不相干的王姓本家,就这样联了宗。     

    红楼梦写的联宗只是小说家言,现实中我还没遇到过。无论是家乡小镇,还是同学朋友同事中,从来没有人说起过。也许这一风俗只存在于几百年前吧!没有想到,我碰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实例,就出在我们自家。

    我在上海图书馆查盛宣怀档案,以了解祖父的活动情况,意外发现,他写的信件中,好几处提到“舍侄锺琳”。有一封致盛宣怀的信,信末署名是“刘芬 侄刘锺琳 同叩”,从信上看来他们是同事。我很奇怪,祖父是独子,仅有姐妹并无兄弟,怎么会冒出个侄儿来。我又想,说不定是堂房侄儿呢!于是去翻了祖籍的高淳县志,查不到刘锺琳的丝毫记载。又发现了矛盾,如果真是堂房侄儿,应属于志字辈,名字的中间应该是志字。

    我另辟蹊径,在电子档案中输入刘锺琳三个字,看到了他的另外几封信件,其中提到,他将去汉口,与弟弟一起,护送父亲的灵柩回宝应安葬。原来是宝应人,为了证实,又借了宝应县志,查到了他的名字,而且是光绪十七年举人。

    终于真相大白,他们是联宗的,大概刘锺琳的年纪要小很多,所以叔侄相称。

    以后遇到姓刘的江苏宝应人,我要多问一声:“你们家祖上有叫刘锺琳的,中过举人的吗?”说不定能遇上他的孙辈或重孙辈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