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雪〕林清玄/暗夜之声

听一段文字,
听一首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煮雪》 文:林清玄  诵:暗夜之声

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地烤来听……

这是个极度浪漫的传说,想是多情的南方人编出来的。

可是,我们假设说话结冰是真有其事,也是颇有困难,试想:回家烤雪煮雪的时候要用什么火呢?因为人的言谈是有情绪的,煮得太慢或太快都不足以表达说话的情绪。

如果我生在北极,可能要为煮的问题烦恼半天,与性急的人交谈,回家要用大火煮烤;与性温的人交谈,回家要用文火。倘若与人吵架呢?回家一定要生个烈火,才能声闻当时哔哔剥剥的火暴声。

遇到谈情说爱的时候,回家就要仔细酿造当时的气氛,先用情诗情词裁冰,把它切成细细的碎片,加上一点酒来煮,那么,煮出来的话便能使人微醉。倘若情浓,则不可以用炉火,要用烛火再加一杯咖啡,才不会醉得太厉害,还能维持一丝清醒。

遇到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话就好办了,把结成的冰随意弃置就可以了。爱听的话则可以煮一半,留一半他日细细品味,住在北极的人真是太幸福了。

但是幸福也不长驻,有时天气太冷,火生不起来,是让人着急的,只好拿着冰雪用手慢慢让它溶化,边溶边听。遇到性急的人恐怕要用雪往墙上摔,摔得力小时听不见,摔得用力则声震屋瓦,造成噪音。我向往北极说话的浪漫世界,那是个宁静祥和又能自己制造生活的世界,在我们这个到处都是噪音的时代里,有时我会希望大家说出来的话都结成冰雪,回家如何处理是自家的事,谁也管不了。尤其是人多要开些无聊的会议时,可以把那块嘈杂的大雪球扔在自家前的阴沟里,让它永远见不到天日。

斯时斯地,煮雪恐怕要变成一种学问,生命经验丰富的人可以根据雪的大小、成色,专门帮人煮雪为生;因为要煮得恰倒好处和说话时恰如其分一样,确实不易。年轻的恋人们则可以去借别人的“情雪”,借别人的雪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如果失恋,等不到冰雪尽溶的时候,就放一把火把雪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



51t 发表评论于
回复 'jlsreading' 的评论 :
谢谢“煮言”的奇思妙想。这冬天的语言于罐中凝结成冰,也是分层次的,但凡可心的话,大都是平淡的,薄薄的一层,就像一片云翊;而烦心的话,则如茧般厚重;拿来一煮,那可心的话语很快就溶化了,飘向空中,满屋愉悦;剩下那些厚重的积淀,在罐底咿咿呀呀地翻滚,“张嫂,把这些黑乎乎的东西拿去倒掉吧。”~
jlsreading 发表评论于
这篇文构思巧妙,非常喜欢。

如果语言如雪一般冻结,每一句话都需要慢慢煮化,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情绪和意味。这虽然能让交流变得深刻,但更需要等待的耐心与倾听的理解。

如果不是面对面的对话,或者电话的瞬时沟通,而是通过发信息回复,其实也是一个“煮言”的过程。在交流中,我们需要的是煮的耐心和倾听。
51t 发表评论于
祸从口出,出言不逊惹了多少祸端。要是能把出口的话先冰住,再进行后期处理,且有后期处理的软件可供大伙儿使用,世界该是多么的安宁--但也是多么的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