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 - 活在美国的我们 第四十三章

四十三. 绿卡久等不来 

圣诞节前,余争鸣和肖雨禾带着女儿到了纽约、华盛顿、费城,逛了一大圈。一路上,凡是能够得着的地方都去了,每天累得浑身酸痛,可心里确实兴奋和满足。

回程飞机上,肖雨禾说:“都说美国的大城市都一样,我看不一样。休斯敦平平坦坦,那么散,就像攤大饼,而且到处都是沃尔玛,HEB那种大超市。可你们看人家纽约和华盛顿,街道边上都是小商店,这才像城市的样子。你们知道我最喜欢这几个城市什么吗?”

“我最喜欢自由女神!”余青青抢着说:“还有博物馆,我还是第一次看见木乃伊呢!”

“我觉得世贸中心不错,大气,不亏是美国的地标建筑。华盛顿也不错,只可惜那天白宫有活动,不对外开放。不过克林顿和他太太的纸板照片放在那里,我看见好多人过去和他们拍照。” 余争鸣说。

“你们猜我最喜欢什么?”肖雨禾坚持问。见老公女儿都没兴趣回答她的问题,她只好自问自答:“你们一定猜不出来吧?是气氛。”

“气氛?”余争鸣有些嘲弄地问。  

肖雨禾说:“当然是气氛,首先是文化的气氛。看看那些建筑,那些博物馆,每一栋都有自己的风格,哪像我们休斯敦那些办公楼,方方正正,一点文化韵味都没有。"

"还有就是节日气氛,我也好喜欢。每个人都在买节日礼物。街上,商店里,大家都捧着那种系着丝带的礼品盒。我看见他们脸上那种心满意足的表情,我都想把它定义为‘节日表情’,看着就让人开心。"

肖雨禾也不管丈夫和女儿是不是在听,还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

"晚上,那些圣诞树上的彩灯和花环,比咱们的元宵灯会还漂亮,Merry Christmas的装饰到处都是。咱们中国人过春节,挂灯笼,贴对联,看春晚,搞团拜,感觉是热闹,可圣诞节的感觉不一样,是温馨。我好像更喜欢这一种。”

从机场到家已经是新年前夜了,肖雨禾从冰箱里翻出两袋速冻饺子煮了,看着余争鸣和余青青吃得那么香,不由笑着说:“还是中国人的肚子,两个星期没吃到像样的中餐,就露出这付馋相。”

忙活完她也坐下,在自己的盘子里加了点辣椒酱,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啊,明天就是1997年了。我在家里都呆了一年半了,什么时候能拿到绿卡啊?”

过完新年,新学期开始了。余青青已经上了一年半初中了,在妈妈劝说下转学到了新家附近的中学,这样她就可以坐校车去学校了。

到新学校选课那天,她习惯性地选了ESL。当她上第一节课时,回答了老师的几个问题,老师惊讶地看着她问:“你的英文很好啊,能读书吗?”

“能!”余青青开始说起她读过的书。

“你把你读过的书列一张单子,送给你的咨询老师看看,我认为你不需要再来ESL班补习英语了。”

当咨询老师看见余青青的这张书单时也很惊讶:“你读的书比很多的美国同学都多,你的确不需要上ESL班。”她建议余青青把ESL课改为“德克萨斯历史”课。

总算是可以每天坐校车上学了。尽管上车的地方就在小区里,离家也就一个街口,肖雨禾还是不放心。开学头几天,她仍然陪着女儿去等车。

有意思的是,几乎每次她们都能碰见一个与青青年龄相仿的美国女孩也来等车,她身后也跟着妈妈。

那个胖胖的美国妈妈主动跟肖雨禾打招呼。聊了几句,肖雨禾知道小姑娘叫玛丽,她们家和自己家只隔了几栋房子,算是邻居。玛丽的妈妈非常健谈,肖雨禾很高兴女儿有了一个坐校车的伙伴,自己也算是交了一个朋友。 

目送校车带走了女儿,肖雨禾跟玛丽的妈妈说了bye-bye,一路溜达着往家去。这时候还不到早晨七点,已经有一辆辆汽车从小区里开出去了,开车的人似乎还没有睡醒。

看着擦身而过的车子,肖雨禾很是羡慕,又有些酸涩和失落。她很熟悉那种被闹钟唤醒,脑子还迷迷糊糊的,就开始奔波在上班路上的感觉,她现在很怀念那种感觉。

大家都在忙,连十二岁的女儿也是不到七点就匆匆忙忙地去学校了,而自己则闲在家里,成了真正的家庭主妇。

想起自己在国内时,每天也是忙忙碌碌。开会、出差,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常常是天还没有亮,女儿和丈夫还在睡梦中,她就悄悄地拖着行李箱奔向机场了。那时候也不觉得怎么样,以为生活就应该如此。

现在回想起这一切,那是多么充实。而如今,她感觉自己远离了社会,好像所有的人都在一个快速运转的大球里,自己却成了一个站在球外面的旁观者,被排除在这个忙碌的群体之外。

她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能这样等下去了,我一定要试试看。

晚饭时,雨禾对余争鸣说:“我考虑再三,决定开始找工作。”

“找工作?你知不知道,你拿的是家属签证,是不可以在美国工作的。除非是打黑工。等有了绿卡,你才能找工作。”余争鸣有些惊讶地说。

“我决不会去打黑工!我要找一份正儿八经的工作,我们的绿卡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啊?”肖雨禾的口气里有些抱怨。

余争鸣不得不解释说:“公司给我们办的是国家利益豁免绿卡(National Interest Waiver,简称NIW),首先得证明我将做的工作对国家利益有重要价值,在美国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我已经自己找了三个同行的顶级教授给我写了推荐信,可这个过程很长。你看看书房里那几个纸箱子,满满的,都是我准备这事的材料。你整天糊里糊涂,根本不知道我干了多少事。”

“为什么要申请什么国家利益豁免啊?人家张紫蔷,半年就拿到了绿卡,你这个听起来很玄,很了不起,可是一年多了,连个绿卡的影子都没有。”

“是公司雇的律师建议这样做,说是申请国家利益豁免的人少些,排队可能快一些。没想到这个准备材料的过程需要好长的时间,我先拿到推荐信,然后公司在报纸上登招聘广告,证明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所以必须要雇佣我。现在律师才刚刚完成这一步,下一步才是开始递交绿卡的那些表格。”

“那我要是直接找工作了,也许公司也会为我办工作签证呢。”肖雨禾心存侥幸地说。

“你吃亏就吃亏在你的语言上。就算你专业再强,可英语不行,在面试时不能证明你的优势,录用都成问题,还想让公司为你办工作签证?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学好英语再说吧。”

肖雨禾彻底泄气了,早晨的那股子豪情壮志,刹那间化为乌有。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余青青突然问:“那我可以打工吗?”

“你?”夫妻俩几乎同时惊讶地盯着女儿:“你才刚刚过十二岁,打什么工?好好读你的书吧。”

余青青说:“我都七年级了,很多同学六年级就打工。每个星期一,老师总是问大家周末打了什么工。别人都有打工,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

余争鸣问余青青:“你们这么点小孩儿,打工是不合法的。不过我倒是好奇了,你的同学们都在打什么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