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汽修工是怎么炼成的 (2)

My Ride

车的故事其实是人的故事。华尔街日报有一个我喜欢的专栏叫做“我的座驾”,经常登些老车的前生今世,见证世事变迁的故事。比如:49岁的CEO Edelman先生父母在上世纪70年代卖掉生意转了一笔钱,便买了一辆奔驰280SE 3.5。这辆经典老车作为家庭活动的中心,充满了小Edelman童年的记忆。后来他家生活变得拮据不得不将车卖掉以作新的皮革生意的启动资金。一代人谢幕,当年的少年现在的设计公司CEO也功成名就,在一次意外的机会重新发现了传奇老车,不惜重金买回来恢复修整,在聚集了公司员工的退休派对上戏剧性的登场,中年Edelman围绕老车激动的讲述家族故事。

这些故事的主角大多系出名门,是相应厂家的经典之作,曾经影响甚至引领了一个时代造车的时尚;它们的技术实现和设计理念需要凝聚一种简单纯粹的特质,其魅力又得经历住时间的考验。符合此标准的样品只能来自一个没有社交网络,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机械产品引领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超过100年,而电子产品成为类似的标杆也就是30多年吧?将来也许是二者的结合,数字技术灌注到成熟的机械装置里,产生出更加智能独立的实体。汽车产业的未来就像人类本身一样不确定,但愿无论何时人与车之间的亲密关系还会以某种形式保留下来。

一个国家能不能造车,造什么样的车,怎么造这些问题非常能体现其民族性格。比如,

美国:model T=流水线生产,60年代的肌肉车

德国:豪华上档次,三大(ABB)品牌无不技术文化沉淀深厚,有个性,有历史,有故事。

日本:从山寨到自立门户;JIT+精益生产,高可靠性的旧车是刚出道的年轻人的首选(老黄历?)。

北欧:工匠精神的传统执着可以追溯到维京时代;神话故事很多涉及工艺制作,比如战神Thor手中的铁锤,乃是和诸神们共生的矮人族的铁匠所铸。据说新款Volvo的大灯即是仿照它的形状。

言归正传,经过一段时间上网研究和车行试车,我最后选定了“巴宴发动机工场”的SUV新秀F25 X3,并且计划到南卡的Sparbanburg组装厂现场提车。一个偶然的场合,从一个德国人嘴里第一次听到“Bayerische Motoren Werke”这个名字我过了两秒钟才反应过来,然后仿佛马上领会到了在被高度符号化的BMW背后的那个origin story;一个德国南方地方企业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从生产飞机发动机到摩托车到汽车跌宕起伏的百年历史变得鲜活。

购买第一辆BMW需要跨越的障碍挺多:首先是价格比同类型的日本车贵一两倍,ROI真的有那么高吗?其次是来自德国同伴的竞争。朋友中有开奔驰的,Audi更是常见,买宝马的还不多见。试开了当年的GLK和Q5,不喜欢前者狭小的后座空间;当时Q5是新设计,刚开始采用硕大的嘴巴,对我相对保守的审美观是一个极大的挑战。BMW的魅力源自她独特的的历史和个性。记得有几年汽车外观的北欧设计异军突起,一些日本车一时乱了阵脚,纷纷效颦,一些高端的型号也失去了灵魂。BMW只要还保留她标准性的螺旋桨加速启动圆标+双肾进气栅格,再怎么变大致也不会错。研究,试开之后基本决定就是她了;bmw车行推销员的淡定作风甚合我意,价格顺利谈妥。

从亚特兰大沿着85号公路往北两个多小时,过了那个纸牌屋里被演绎为女人屁股的巨大的桃子水塔就到了南卡的斯巴滕伯格,BMW的组装厂所在地。BMW Performance Center的交车项目旨在培养品牌粉丝,包括免费三餐和一夜住宿,参观工厂,性能驾驶体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parents night out”的周末度假。印象深刻的是当地工人对于生产一个名牌产品的自豪感;带着这种自豪感造出的车想必不会差吧?

两天之后我和LD把2013款的X3接回了家。从此以后我上下班不仅仅是枯燥;每年的滑雪度假之旅搭载全家更是非她莫属。如今五年六万迈过去,始终不曾让我失望撂挑子。也许是一直车库存放的缘故,到现在还是光彩如新。路上X3越来越常见,我买时还属少数;平心而论这大概是我最好的购买决定之一,BMW成功的把我培养成了汽车发烧友。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