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之恋

出国14年,东与西的碰撞。爱与自由的执着。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朱的女儿桃李是个非常乖顺的女孩。她的青春叛逆期也来得晚。症状并不明显,但是也足够让一朱呛了几次。16岁那年开始不愿和一朱出去和一朱的朋友吃饭。说是年纪不同兴趣不一致。再有一次就是带了个高中同学回来。名叫蓬蓬。高挑的身材,剪得极短的清爽头发,笑起来弯弯的眉眼,举手投足就是一清秀少年。一朱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孩子,直觉这孩子有一股说不出的气质。当晚一起吃比萨时,一朱注意到蓬蓬把上面的洋葱丝全给一点点地挑出来,也不像一般男孩那样狼吞虎咽地,却是一小口一小口撕着吃。一朱这时才意识到蓬蓬其实不是个男孩子。晚饭过后两孩子去房间关着门玩,一朱一边在楼下厨房收拾着,一边心里忐忑不安起来。
过后母女打了几天的擦边球,最后桃李忍不住,摊牌了她的理论。大致是:她喜欢人与那人的性向无关。更何况事实上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世界上双性恋,同性恋和纯粹的单性恋比起来比例要高得多。是好多双性恋的人因为社会压力或者是出于生存需要,潜意识里强迫自己找了异性的伴侣。这也是为什么同性恋的现象在过去封闭的年代几乎不存在,而现在你若问问身边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有同性恋的朋友或者是和同性的人过着恋人式的生活。
一朱想想也对。过去的40年,记忆中唯一的一次关于同性恋的是古典小说中含蓄地提起某某皇帝有“龙阳断袖之僻”。 但想想一朱那时侯认识那么多的人,没有一个是有同性恋之嫌的。是不是真的没有,谁知道?倒是如今,几个好友中有3个是和他们的同性恋人双出双进的,及其美丽简约的人,其中的一对可以用青莲出水来形容也不为过。听她们讲年少时的挣扎和自己强加给自己的羞辱感,一朱觉得有罪的是评价他们的世人,绝对不是他们本身。
一朱想到自己在单身生活的7,8 年的时间里,碰到了好多优秀的女性,好多次一群人都同意等老了一起买块地,大家一起生活。那在父母那代应该是惊世骇俗的举止吧?
又想到有几次和男友谈自己的一些心思,怎么谈都觉得是鸡同鸭讲,白费口舌。但是和身边的女友一说,几句话就全部心领神会了。那时就想:如果男友有女人的细密心思,那该是何等的快意!
然后就觉得自己对女儿桃李的追究有些牵强:如果哪一天她爱上的那个人正好是个女孩,就当作自己多了个女儿。至于孙子的事情,也许可以代孕,可以领养。不过就算她和一个男孩结婚,两人也不一定生孩子。再说,照目前的社会趋势,年轻人会不会结婚还真是个未知数。


所以就不要杞人忧天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