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天的笔记

又是一年过去,法国赢了世界杯。足球的胜利,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法国是一个有着精
英制度的国家。跟美国的自由精英环境和中国的无精英环境相比,法国的社会结构是有
意识地培养扶持精英。虽然这种做法让很多人抱怨,在少数人身上花费了大量纳税人的
钱,但作为一个小国(跟中国和美国比较),想在国际社会跟大国们平起平坐,这种精
英制度似乎还是很有效的。

15年前,我开始送孩子去美国的法语学校时,对法国完全没有这种认识。当时是希望孩
子们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顺便掌握一门外语,一种我不懂的外语。我也希望他们从小
就知道父母有明显不如他们的地方,比方说他们会一门父母不懂的语言。

因为不懂,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小众,所以经历了比较特殊的坎坷和喜悦。

儿子11年级的时候参加了一次法国中学生的数学竞赛。即便在北美地区,他答题的正确
率也不是最高的,但是最后的总评,他的答卷被给予很高的奖励。幸好有网上不成熟的
翻译器,让我连猜带蒙地了解到,所有试卷的前100多名被送到专门的评审委员会,五
名评审委员会的数学家再经历数次筛选,最后投票决定名次。听着不像是评论数学,而
是为奥斯卡奖投票。

他们的试卷据说也是厚厚的一大摞,主要是书写,而不是算题。后来我问儿子,你觉得
你被授予这么好的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是9年级的历史老师对他的历
史课作业要求比较严格,让他有比较好的叙述能力。

那位历史老师,是他中学时代的老师中唯一上过精英预科的。历史老师的两年预科经历
据说痛苦不堪,他很不建议学生去投奔那所预科学校。但儿子后来的数学老师认为,精
英预科的文科班竞争激烈,现任总统也未必有愉快的预科求学经历,但数学预科班相对
来说要公平得多。文科预科班的学生大多出身豪门,或者说父母已经是精英的家庭,那
种文化熏陶,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靠努力读书或者有点儿小天赋就能弥补的。而数学大
概更接近足球,一代人的基因重组就有可能跨入那个小群体。

因为那次数学竞赛的意外奖励,儿子去了那所最热门的数学预科学校。

去预科之前的高中时代,他觉得自己可以掌握数学这门课。去了之后,他发现有不少人
比他掌握得好得多。直到昨天我才第一次问他,当你发现那么多人比你数学好那么多的
时候,你嫉妒吗?他说,其实并不嫉妒,比他好的人也比他更热爱数学。他说,预科里
对他来说革命性的转变是他意识到相比起数学,他自己太渺小了。每个人在数学面前都
是渺小的。

从他的话里,我猜测他的求学经历。他在那边读了三年书,头两年很单纯地准备选拔考
试。第三年在新学校里上课也定期参加好几个课外俱乐部。预科的老师都是精选出来的
最优秀的数学老师,而现在上的学校,也是为预科输送老师的师范学校。他不是欧盟的
公民,没有资格参加教师执照的考试,但有机会跟这些学生一起学习,体验这个国家数
学教育系统的结构和承传也是一种幸运。

高中时代他告诉我,他认为数学应该是一门人文学科。现在他说人在数学的世界里是渺
小的。他的老师们,一定是很有办法地把他们领进了一个巨大魔幻的游乐场,他们各自
玩耍,一会儿跟着老师,一会儿自己瞎玩儿。

他们眼中的数学,和我眼中的和想像的数学是不一样的。去法国后的第一个暑假回来,
我们担心他的学业,把他领到一个从MIT数学系毕业不久的大哥哥家聊数学。大哥哥说
你们学的很广,但是好像不深。他不置可否。昨天他跟我提起那件事,他说其实他们学
得并不浅。只是他们不做那么多的练习题,不在某一个地方做熟练训练。

他从自己的经历里总结说,自己大概是被法国的教育系统惯坏了。高中时的一个暑假,
无所事事的他被我送到一个韩国老师教的化学班上去读书。他在学校里所有功课都是法
语教材,韩国老师教的美国教材对他来说至少可以学习英语词汇吧,我这么给我自己找
理由。他没有反对也没有抱怨。暑假的课上完后,我就把这事儿忘了。我以为他也忘了
,其实他没有忘。昨天他跟我说,当时老师留作业的时候要求把书里每章节后编号是奇
数或者偶数的所有题目都做了,可是那么多题目看起来似乎有深有浅,本质上又是一个
题目来回重复。我心想这是我们中国人说的举一反三啊。他说在法国教育系统里从来没
有这种莫名其妙的重复,每一个题目都是精心设计的,都是特别的,让你觉得有意思的
。我心里一咯噔,莫非每道题都是一个精致的LV包?

我跟他提到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在美国名校拿到数学博士学位,然后在中美两国忙乎的中
国数学家指出,法国的数学水平远不如美国,而中国更不如美国的原因是中国无法吸引
最好的人才并把他们留下来。他说,哦,因为这位中国数学家在美国的经历使得他有美
式思维模式,似乎人才都是吸引来的。

对啊,人才其实是养出来的。就像一个漂亮的家庭后院儿花儿是种出来的,而不是天天
去市场上买来的一样。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