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航台湾(2) – 致敬历史
到台北有几个地方肯定要去的。101大楼,高调奢华,羊群中的骆驼,今日台北天际线上的大惊叹号;中正纪念堂,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回顾中国近代史,启发我们在认知上努力地去接近真实;国父纪念馆,看一个两岸都有传承、但在意识形态上却被各自表述的历史人物的历史记忆,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北京香山看到的那个空着的孙中山水晶棺;台北故宫博物院,那个藏有富春山居图颜真卿真迹翠玉白菜玛瑙红烧肉的地方,就馆藏而言,比北京故宫博物院还牛;士林官邸,那个以今天标准看似老旧简朴的元首住宅,笼罩在厚厚的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的心酸和无奈的历史尘埃中;台北国民革命忠烈祠,被切割的另一半历史中英灵的安息地。
这其中,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及忠烈祠都有准时准点的卫兵换岗仪式。看了华盛顿阿灵顿公墓、英国白金汉宫前的仪仗式,再看台湾的这些仪式,似有一种不同的感动。我们在美国认识一位台湾朋友,Rex,曾是我们的房地产经纪人。他高大帅气,在台湾时曾经就是仪仗兵。看着眼前这些英武的仪仗兵,在酷暑中一丝不苟地重复着这些庄严的仪式,想着这些年轻帅气的小Rex们,如此辛苦操练的仪式,在“去蒋”、“去中”的风向里,不知还能延续多久呢?
去台北忠烈祠我们还另有一个愿望,就是找到抗日英烈、国军郑廷珍将军的牌位,并致敬。郑将军是我大学老友的外祖父。近些年与朋友常说起有关这位外祖父的往事,让我心里多了一份惦记。
郑廷珍,生前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旅少将旅长,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忻口对日作战中,率部鏖战,壮烈殉国。同日阵亡的还有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麒。1937年12月,国民政府为表彰他们身先士卒,战死疆场,追晋郝梦龄为陆军上将,追晋刘家麒、郑廷珍为陆军中将。
就是这样一位抗日英烈,因国共之争,在大陆不但一直未被官方认可,相反,家人还因此受到种种屈辱不公的对待,姥姥更是在文革期间被轰回河南老家监督劳动,身分被人戳戳点点。
1983年,政治气氛有所松动。受父母嘱托,朋友去北大图书馆旧报馆查阅1937年10月、11月间的报纸,为的是能找到当年共产党的报纸上有关忻口战役的报道。朋友的父母想以此为凭据,趁当时松动的政治气氛,还历史真面目,也为姥姥挣得抗日烈属的名分和荣誉。
多亏了在图书馆工作的同窗,放朋友进馆查阅旧报。因分不清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报刊,又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区域,甄别起来费时耗力。在翻看旧报时,还要万分小心,深怕稍有不慎,损坏了珍贵薄脆的旧报。当终于翻到1937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巴黎办的《救国时报》有关忻口战役的报道时,朋友如释重负,止不住泪奔。父母手中有了这张报纸,增加了为外祖父获得烈士证书的胜算。更是因了1983年的政治气候,终于在当年的6月,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郑廷珍为革命烈士的证书,姥姥也因此得到烈属的待遇和名分。26岁就守寡的姥姥,用她一辈子的煎熬和等待,终于讨回了本属于自己的尊严和公道,也在近半个世纪之后,为以身殉国的丈夫争得了本该属于他的荣耀和历史地位。
后来家里人得知台北忠烈祠里供奉了外祖父的牌位,无奈两岸封闭,只能隔海遥拜,送去心香一炷。直到2005年,朋友有了海外身分后,才代表全家来到台北忠烈祠,面对写有“故郑廷珍烈士之灵位”的牌位,祭拜了自己的外祖父、逝去近70年的抗日先烈郑廷珍将军。
近些年,朋友的家人还做了很多努力,从多种渠道收集了很多很珍贵的资料,让郑将军和忻口战役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面貌,也让我们对中国的抗战史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郑将军的英雄壮举和后来的历史磋跎一直感动着我。老公是个军史迷,后来在网上一直关注有关忻口战役的资料,还写了些汇总给朋友。2016年去山西时,老公更是专门去看了忻口战场的原址,并瞻仰了文革后当地修建的“忻口抗战纪念墙”。
这次来台北前就和朋友打了招呼,一定会去祭拜郑将军。不巧,忠烈祠正在进行定期的关修,停有灵位的大殿都不让进入。来到值班办公室,老公想查找郑将军牌位的位置,工作人员问我们和英烈什么关系,我们说是“后人”。我们因此得以郑将军“亲属”的身分特许进入灵堂。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终于看到了郑将军的牌位。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感动,觉得我们就是将军的“后人”。我们向将军牌位三鞠躬,向为国捐躯的郑将军及所有有名和无名的抗日英烈表达我们的崇敬和感激。
郑将军千古!
(台北忠烈祠)
我自己心里其实还有一个结。我的姥爷原是华北平原上的一个普通农民,名李全校。抗战期间因参加抗日活动,1944年被鬼子抓了去。我的姥姥一双小脚,独自奔走县城,找寻姥爷下落,但从此再无姥爷的音讯。可怜的姥姥也是年轻守寡,和她的独生女,我的妈妈,相依为命,艰苦度日。姥爷虽不是驰骋疆场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但一介平民的他,不甘做亡国奴,为抗日救国抛洒了一腔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我心中,我的姥爷也是大英雄!
(未完待续)